文/刘晓博
从9月27日晚上到9月28日上午,接连发生了两个“超级新闻”,一阴一阳、一好一坏,将对未来一个时期产生深远的影响。
消息一: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先后表态。
上图是新华社的稿件,文章不长,全文截屏都在这里了。
而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用5.5个版的篇幅,刊登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上图是人民日报相关版面,以及“大事记”里的对重要事件的表述。
两大央媒在70周年之际不约而同的表态,值得关注。这是一个大利好,如果折算成资金,至少是万亿、十万亿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价之利好”。
消息二:特朗普的新想法。
上图是国内媒体报道的截屏,事实上昨夜今晨中概股发生了巨大波动,其中阿里跌幅超过5%,京东跌了接近6%,百度跌了3.67%,拼多多跌了4.2%。
中国有156家中概股在美国上市,市值超过1.2万亿美元,如果特朗普“蛮干”,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两件“超级新闻”显然影响巨大,我在语音课里做了分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本号首页左下角的“晓博课堂”,听我的具体分析。
下面再谈两个重要的财经新闻:
1、北京的真实地位
9月27日,胡润百富连续第三年公布了中国“30岁以下创业领袖”榜单。通过这个榜单,我们可以看出哪个城市的年轻人创业最活跃、最有成就。
闲话少数,直接上地域榜单:
可以看出,北京是绝对的“头号创业之都”,拥有的“30岁以下创业领袖”达到141人,占全国的37%;上海和深圳紧随其后,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上榜人数分别为61位和59位;杭州、广州和厦门分别以35位、15位和11位位列第四到第六。
北京的优势极为明显,超过“深圳+上海+广州”。沪深基本在一个数量级,而杭州显著超过广州。
我们再看一下同样是胡润百富此前公布的2019年一季度全国独角兽企业榜单:
所谓“独角兽”,指是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企业,目前全国有202家,北京竟然占了40%,仍然是超过“上海+深圳+广州”。
独角兽企业数量上,杭州甚至超过了深圳。而广州不仅被杭州超过,还被南京超过。
已经上市的科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30岁以下创业领袖的企业,构成了创业类企业的三个台阶。目前在“已经上市科创企业(或类似华为这种未上市,但已经成熟,不属于独角兽)”的类别里,深圳处于第一位,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也在几个片区里位居第一。
但独角兽企业数量、估值,以及“30岁以下创业领袖的企业”两类里,京津冀、长三角显然远远领先粤港澳大湾区,北京的优势非常明显,上海、杭州也非常厉害,现在南京也在崛起。
而北京的创业氛围、创业企业数量、获得风投数量,无疑都遥遥领先,这符合我之前的判断:北京正在日益巩固其中国唯一的“超一流城市”的地位。
在1949年之前,中国唯一的“超一流城市”是上海,当时上海的经济总量是天津的3倍,而天津是北京的2倍。
北京在计划经济年代,成为国企总部的大本营。如今,则又成为科创企业总部的大本营。北京房价很高,写字楼租金就更高,远非广深可以相比。但高营商成本,并没有削弱北京成为科创中心,这是为什么?
因为北京拥有17.5万亿资金,远超上海、香港、深圳,是中国第一大资金中心。同时,还汇聚了全国最多的风险投资机构,最多、最高级别的政府决策部门,最多的优质大学和大学生。
所以,在北京创业虽然房屋租金高、人工工资高,但获得政府支持的成本低、获得风投机会多,获得科研成果的渠道畅通,各类人才充裕,新信息、新观念容易获取。因此,北京反而是“创业综合成本”最低的城市,所以才汇聚了这么多的初创企业。
看懂了这一点,你就会知道目前北京房价是多么实在,多么值得中长线投资。至于当前楼市偏弱和微跌,则正是难得的买入机会。
2、深圳的“第一入口”之变、“第一门户枢纽”之变
今天(9月28日),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在“机场北”举行了一期工程落成仪式。
这个巨大的会展中心占地148万平方米,相当于2个故宫。一期工程用地面积121.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0.5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40万平方米,会议、办公、餐饮、仓储等辅助面积64.2万平方米,地下车库56.3万平方米。
工程全部完成后,市内展厅面积将达到深圳中心区的“会展中心”的5倍。
新会展中心的落成,意味着深圳彻底完成了城市的“入口之变”、“门户枢纽之变”。
“入口”,是一个互联网概念,是说用户从哪里进来。“入口”因为拥有巨大的“流量”,所以非常有价值。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机场、高铁站是第一入口。外地人从这里进入城市,然后奔赴各个片区。吸引商务人士最多的片区,也是“入口”,或者称之为“门户枢纽”。
早期的深圳,门户枢纽是罗湖、福田两个区,这里是传统的中心区,也是连接香港最密切的区域。所以,商务人士到深圳,大多集中在这两个区。
但最近10多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增量人口、企业落户在宝安区、南山区、龙岗区、龙华区,这几个区成为外来访客集中的区域。
上图是某移动公司根据“移动电话用户数”估算的深圳各区常住人口(2017年11月),可以看出宝安、龙岗、龙华常住人口位居全市前三。
上图是“频繁访客”来深圳最喜欢到访的各区排名,宝安、龙岗、龙华也是前三。
这说明,深圳的首要“入口”、“门户枢纽”在2017年的时候,已经是宝安、龙岗、龙华。而这三个区,恰恰是老深圳人眼中的郊区。
新会展中心落户宝安区的“机场北”片区,会强化宝安区“第一入口”和“第一门户枢纽”的地位。依托深圳机场,以及未来的海洋新城,宝安区的北部正在迅速崛起为深圳的“新一线城区”。
事实上,这里正好是“粤港澳大湾区”黄金轴线(香港—前海—宝中—深圳海洋新城—东莞滨海湾新区—广州南沙—广州市区)的中点位置。
深圳为什么把新会展中心放在这里?除了距离深圳机场近,还因为这里靠近大湾区的中心点,深圳有意把这个新会展中心运营成“大湾区的会展中心”。
中央正在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和“国际标杆城市”,支持深圳举办更多国际活动,其中就包括很多会议、展览,未来新会展中心将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商务人士在飞抵深圳之后,可以直达会展中心。这里还有城际铁路连接广州、东莞中心城区,以及广州白云机场。再加上周边配套完善,很多商务客在参加完活动之后,就可以直接离开,而没有太大必要进入深圳市区。
所以,未来新会展中心的“流量”相当一部分是宝安区自己的“私域流量”。这会强化深圳的“入口之变”和“门户枢纽之变”。
未来深圳会参照上海虹桥商务区的做法,在机场东增加高铁站,建设机场东商务区,它将跟机场北商务区、海洋新城以及宝中连成一片,让宝安区充满活力和能量。
总之,宝安区北部和光明区,是深圳未来5到10年最值得看好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