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已发生很大改变,很少有人再需要大量碳水化合物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颗汗珠摔八瓣”劳作提供血糖快速上升的能量模式了。因此,现代人的餐饮结构也需要随之改变;尤其是上海地区,传统上喝白米粥还喜欢加一两勺糖……真应该好好听听张医生的建议。
(新华社/图)
日前,张文宏医生建议给青少年的餐饮要注重营养均衡,增加些牛奶、鸡蛋,同时建议不要给孩子喝粥,他所指的是白米粥,本人常年居住上海,熟悉东部地区民众生活习惯,理解他言有所指的意思,而非广州大米加瘦肉、鱼片或梭子蟹熬制的粥类。
此言一出,一些人纷纷指责医生不爱国、崇洋媚外、破坏传统文化,等等,还有人开始质疑张医生年薪很高,拿那么高年薪是否道德?是否爱国?
这一话题,涉及到几层思考:
不预设立场和偏见,而从科学与健康角度看,单纯的白米粥,在营养结构方面,确存在问题与不足。
白米粥的不足:大米的营养结构,碳水化合物77.6%、蛋白质6.7%、脂肪0.9%、粗纤维0.3%……还有少量氨基酸、维生素;单纯的大米粥营养结构单一。
仅米、面等粮食,难以维持人体长期健康;所以,食谱才要尽可能丰富;事实上,现代人的食物结构,鸡鱼肉蛋瓜果蔬菜等“副食”越来越多,而米、面“主食”的比重越来越低;因此,现代人的身体越来越健康,平均寿命越来越长(良好的饮食营养,与医学发展,是人类寿命延长、健康改善的主要物质因素)。
而传统东南部饮食习惯,早餐往往是“稀粥+小菜”,小菜是腌渍的菜蔬,属于对健康不利的咸菜类型;早餐是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一餐,不吃早餐或早餐随意敷衍,对健康都不利;早餐配餐,除一定的碳水化合物之外,还应该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适当的脂肪供给。
这就是张医生所言的牛奶、鸡蛋,还要有瓜果蔬菜、肉类……张医生所举例的“三明治”就是由麦类、蔬菜、鸡蛋、肉类等夹层构成,其营养结构比白米粥要丰富得多,而备餐并不复杂,不失为早餐的好选择之一。
传统早餐喜食白米粥,传统上有重要的生产性功用:用较少粮食,就能养活尽可能多的人口;几口粥喝下去,就有了力气、身子暖和了、能迅速投入农业生产。个中原因是:大米的淀粉在煮粥过程中,被溶解在水里,饮用后,身体吸收迅速、血糖值上升很快,所以,很快就感到“身子暖和、有了力气”。
白米粥的问题:正因其造成人体血糖值上升太快,因此不利于少年儿童身体发育,对糖尿病患者更是有害;糖尿病患者都清楚医嘱:少喝粥,尽量吃较为干硬的米饭、饼类;尽量以热量较低、较难消化的杂粮替代精米、白面。
现代社会,糖尿病已成为发病率很高的常见病,嗜甜、喜吃精米白面的东南部地区,糖尿病发病率远高于西北地区。
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已发生很大改变,很少有人再需要大量碳水化合物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颗汗珠摔八瓣”劳作提供血糖快速上升的能量模式了。
因此,现代人的餐饮结构也需要随之改变;尤其是上海地区,传统上喝白米粥还喜欢加一两勺糖……真应该好好听听张医生的建议。
把一个科技问题,变成道德审判、立场争执,是非常要不得的,这种狭隘、偏激、反智的思维方式,是一些社会问题的肇因。
牛奶、鸡蛋、大米、瓜果蔬菜……哪有“姓社、姓资、东方、西方、传统、破坏传统”这些劳什子纠纷啊?
难道中国就不能有奶牛?不许母鸡下蛋?中国奶牛产的奶、母鸡生的蛋,难道是西方的?是反传统的?
难道中国人就不能吃牛奶、鸡蛋?只能喝白米粥?吃了牛奶、鸡蛋,不喝白米粥就不是中国人?就忘本?反传统?成了汉奸、卖国贼?
至于质疑张医生的薪资问题,更是短陋的体现:
诸如钱学森、袁隆平、钟南山、张文宏……这类高级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中国所拥有之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他们的薪资不是太高,而是吸引力还不够。
古代的盛世,譬如盛唐,曾胸襟开阔、气度恢弘,盛唐气象下,高丽的武将、波斯的王子、日本的遣唐使,纷纷来长安做官、求职;他们总不会是为了窝头咸菜而来吧?
正因广泛吸引了天下群英,盛唐才愈发强盛;如果全世界,包括美国的英才,都被大陆的开放、自由、稳定、高薪……所吸引,融入我们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综合体,那么我们还用发愁未来的前景吗?
中国人能不能吃牛奶、鸡蛋,与中国科技英才能不能挣高薪,这两个疑问其实是一个问题,而且早在三十多年前的1980年代“思想大解放”讨论中,就已经有了明确结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这是毋庸置疑的、经实践检验过的结论;而今,却有些人再次质疑之,说明有些人思想滑坡得很厉害,要为之警醒了。
不能再搞“牛奶鸡蛋是不是西方化的,白米粥是不是更加传统文化”这样的思维。
应该多研究些具体的问题,学会就事论事式的讨论。具体到“白米粥”,其实可以思考、改进、解决的问题层面很多:
一、老年人和肠胃有问题者,因习惯或身体疾患,喝粥会感到舒服些;为避免“白米粥”营养结构单一问题,可尝试用多种食材混合煲粥,以改善粥类的营养结构;广东的粥类,在这方面做得更好,怎样进一步做得更好,怎样向广东以外推广(很多北方人只是听说过广式“皮蛋瘦肉粥”),不就是问题么?
二、喝粥时的配餐,改掉咸菜、油条之类传统;迅速提升血糖的碳水化合物,与高温油炸的碳水化合物,再配上高盐分腌渍食品……相当不健康。
三、牛奶、鸡蛋等低碳水化合物的优质蛋白,以及高纤维素、高氨基酸、高维生素等营养结构丰富的食材,如何与粥相结合,以优化传统“白米粥”的营养结构?
四、如果餐饮企业坚信粥是优秀的食物,那么如何将其向世界推广(而不仅仅是华人餐饮圈),以获取更大利润和影响力?
……
可以考虑、讨论、努力、改进的问题非常多,不要空作审判,不要为难一位有贡献的专家……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多,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机会与利益,也非常大。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美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