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后成吉思汗后裔东征复国,明成祖为此一度搁置迁都北京

2020-10-07   新车测评

原标题:靖难之役后成吉思汗后裔东征复国,明成祖为此一度搁置迁都北京

1399年时为燕王的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集结10万大军自北京出发,直奔明朝都城南京而来,经过3年的征战,1402年朱棣攻占了南京城,建文帝落荒而逃。1403年朱棣在南京称帝,改年号“永乐”,并着手迁都北京。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西方一国强势崛起,让刚刚经历政变洗礼的朱棣措手不及,为此他暂停了迁都一事,开始纠集人马准备迎战。究竟是哪个国家,让后世尊称雄才大略的永乐帝竟这般慌了?

它就是14世纪末崛起的帖木儿帝国,其大汗名曰帖木儿,自称是成吉思汗孙子撒班(察合台之子)的后裔。1336年帖木儿生于西察合台汗国治下的撒马尔罕以南的谒石,由于家族和王室的姻亲关系,帖木儿便在军中任职参赞。1362年西察合台汗国发生内乱,帖木儿因为拥戴王子塞因被政敌打断了腿,因而此后他又被称为跛子帖木儿。幸运的是最终帖木儿帮助塞因击败了政敌,1370年帖木儿便除掉了塞因,自立为王,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对外扩张生涯。

1375年挥军东向历经4年灭掉了东察合台汗国,此战虽然胜了但帖木儿深感国力不支,至此他止戈为武大力发展生产组织经济建设。1388年经过10年的休养生息帖木儿一举征服了西方强国花拉子模。紧接着1393年,又着手向西南扩张版图,吞并阿富汗,逼迫伊尔汗国纳岁上贡,袭扰金帐汗国。1398年帖木儿开启了新一轮西征,他先是侵占印度,继而进犯小亚细亚,1402年在里海海域大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俘虏土耳其国王苏丹拜牙(即巴耶塞特一世)。

1404年在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后,帖木儿并没有一路向西灭掉已经奄奄一息的拜占庭帝国,他选择挥军向东进攻大明朝(由于帖木儿打击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这样拜占庭帝国得以喘息几十年,不过后来帖木儿死后它还是被土耳其灭亡了),妄图恢复当年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帝国的版图。此时,大明王朝刚刚历经一场叔侄夺位的饿“靖难之役“,元气大伤,刚刚即位的明成祖还沉浸在初登大宝的喜悦中,此时他正在督促六部加紧筹备迁都北京事宜。可是西线战报突然传来:帖木儿亲率110万大军进犯边关。

据史料记载,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明成祖朱棣着实吓了一跳。根据明朝实力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召集七八十万大军,只是自己刚刚窃夺江山,四海还未完全降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开战,难免那些觊觎皇位的人趁机发难,里应外合。朱棣越想越明白事情的轻重与紧迫,据悉当时他立即叫停了迁都一事,南京城进入警备状态,并传召各地,迅速调集大军集合。

大概是上天眷顾朱棣吧,让他在夺位成功后又将这场灾难消弭于无形。1404年11月,帖木儿亲率110万大军叩关(除去后勤军备和新兵实际上只有50万),然而就在这个时候,69岁的帖木儿因为马上饮酒过度,失足跌死在马下。50万大军瞬间群龙无首,最后经最高军事会议决定,遣使明廷罢兵议和;朱棣此时政权新立,内患未平,当时不想妄动兵戈。最后两国各自退兵,明成祖躲过劫难后,迅速清理朝中鼹鼠,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终于让大明王朝迎来了永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