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越高层价越贵,你是否考虑高层住宅未来或将成为“贫民窟”

2019-08-28   哈楼会


拆迁,伴随着拆迁当事人大量的利益诉求,被称作“天下第一难事”。以前,因为政策前紧后松,越晚走补偿越多,所以大家立志都要当钉子户。平时温顺低调的居民,遇到拆迁也会横眉冷对。

近年来,拆迁政策越来越公平透明,补偿标准也持续走高,先走后走都一样,先走的还可以先选房。预期已经被拨乱反正,拆迁变得更加容易,百姓也越来越欢迎。

我们发现,很多城市改造,都是将以前的平房、旧房拆掉,在拆迁原址建起了高楼大厦。而比起货币补偿,“原拆原迁”,这种拆迁方式,也为许多市民所接受。

但是否考虑过:当下的高楼大厦在30年-40年后是什么样子?

不少房地产研究专家认为:当下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在未来的30年-40年后,可能变成贫民窟,到那时房子可能难转手、有钱人早已搬走,留下来的是城市务工者或者一些收入水平较低的人群。

持此观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朱国钟是其中之一。

在普通人的眼里,一个城市的发展越好,一个城市的经济越发达,那么这个城市就有很多高楼大厦。农村人进城,他们更多感慨大城市里的高层建筑,非常高端和有气势,似乎高楼越多,它们就越成为城市的象征。

在不少大中城市,高楼大厦随处可见。楼盘普遍有二三十层,有的甚至是四十多层的超高层楼盘,而楼层越高,售价越高。是的,高层住宅的确解决了很多人对房子的需求,在有限的土地上将效益利用到最大化。

事实上,和超市里的每个商品一样,房屋也有保质期的。虽然房子被卖出了高价,但是我们往往对房子只有几十年的使用权。到了这个年限后,房子可能会被拆迁重建。

但由于补偿问题,高层建筑将面临越来越难拆。

朱国钟通过大量数据模拟购房者与开发商动态行为,结合房价、供给、房龄和城市扩张等因素,分析了住宅用地70年使用权对房价、供给、房龄以及城市扩张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以后中国也会出现大面积的贫民区,主要就集中在现在建造的高层住宅里。

上海新村是福州最早动建商品房之一,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2010年2月,万科以公开竞买方式竞得福州上海新村旧改项目,项目容积率高达到了4.8,建设9座28层~42层住宅楼。

上海新村,从建好到拆迁也就30年左右时间。而一般来说,我国的房子在30年左右的时间,就已经非常老化了。研究表明,水泥的最佳保质期不到50年。

“数年之后,所谓的高层住宅建筑可能真的会留下很多问题。”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钢筋混泥土的结构让房子稳固了不少,但是历经岁月,房子总是会变旧的。墙漆剥落,瓷砖脱落,房顶漏水……任何房子都无法避免的。

此外,所有高层还将面临着基础设施的老化的问题。比如供水供电设备,比如电梯。比如高层住宅为了让给高层住户用水用电方便,供水时会对水进行二次增压,如果几十年后,这些设备老化后,会影响供水效果。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拆迁成难题。虽然目前棚户区改造,很多拆迁的小区都是一些多层住宅,很少有高层住宅被拆迁的,主要原因在于高层住宅,拆迁年限还没有达到。

棚户区改造,容易搬迁。未来10年,大中城市陆续将有大量高层住宅面临拆迁。而原拆原迁或将不现实,外迁或者货币补偿,不仅商人无法获利,就连政府也将面临无法补贴巨大的拆建资金,所以,高层住宅拆迁,未来或许真是个难题了。

未来高层建筑将成“贫民窟”,如此想法,是否杞人忧天?

我们都知道未来高层势必拆迁补贴难题。拆迁难,但是,否可以集资重建呢?要知道,就算是产权年限到期了,业主也是可以续的;房子即便旧了,毕竟还是业主自己的。但是,这个重建难度很大,现在旧房子加装电梯都有意见不统一。

但是,房子势必会有老旧的一天,打包卖掉可不可以?比如,售卖给某家大型企业,进行重新建设。售卖后,依照产权面积,领取对应售价。如此一来,虽然没有了政府补贴,但至少保证房屋能够售卖。

当然,还有一种想法,就是:这种楼根本不值得去拆。毕竟,如果没有合理的拆迁补偿方案,楼房里的拆迁户都不情愿,想拆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和财力。而当城市的热点都发展成新区,这里根本也就没有拆除的必要了。

“贫民窟”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拆迁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拆一栋房,盖一栋房,都可以带来GDP的提高,问题在于如何保障这类拆迁户的利益。未来,通过技术手段或者政策的改变,都可能使得成本收益符合逐利需求,拆迁也就自然而然的事。

大家如何看待,欢迎留言。

声明:文章已获“七楼谈”正式授权,未经许可,严禁任何转载与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