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戴莹、刘同 |《我在未来等你》:一场关于“我和我的对话”

2019-09-10     一点剧读

文 | 翟笑千

“你不用焦虑你现在的工作,一切都会好的”、“面包会有的,爱情有没有还得看你的努力”、“你要坚持,相信我”……当37岁的你遇见了17岁的自己,你会对他/她说什么、做什么?

37岁的大学老师,工作生活各方面都不顺利,还要被家里逼婚,能回到自己17岁的他想改变自己的人生,但没想到他并非成为了年轻的自己,而是成为了自己的高中班主任。这个有关“我和我的对话”的故事,让知名青年作家刘同全心身地投入了进去。

白天写剧本、晚上写小说,之后是2017年9月小说《我在未来等你》出版、2018年3月剧集《我在未来等你》开拍、8月项目杀青、11月补拍雪景、2019年9月9日正式上线。

见到《我在未来等你》原作者兼该剧监制刘同,以及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我在未来等你》总制片人戴莹,是在媒体看片会当天。娱乐独角兽在和两位交谈过后,获悉了该项目三年来的种种不易与特殊之处,了解了其背后的诸多趣事,也看到了“青春市场”一扇新窗口的缓缓开启。

当37岁遇到17岁,《我在未来等你》如何为青春做加法?

近年来,随着内容市场的蓬勃发展,青春题材在历经量少而质佳的1.0时代、量多却粗放的2.0时代,迈进频出精品的3.0时代后,垂直细分、“青春+”成为这一市场的突围逻辑。《我在未来等你》则跳出了以往青春题材的局限,尝试以中年人的视角回望青春。

37岁的郝回归,就像这个年龄段人群的缩影,他们大多独立,或许没有成家也没有太成功的事业,也会常常感到困惑与迷茫,如果能重回青春,他们是要重新来过,还是正视自己现在的生活?17岁的刘大志,年轻、勇敢、无谓且乐观,但学习和生活都有不如意的地方,他们的青春该怎样度过,又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在未来等你》到最后,都会做一个比较好的解答。”正如戴莹所言,《我在未来等你》与以往青春题材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并非是单面性地展现正青春人群的成长状态和心态,该剧首次以“对话式”方式实现了人物从高中时期到中年阶段的年龄跨越。

所有经历过或正值青春的人或许都会和刘大志一样,在逐渐接近社会化的过程中对“名牌”产生莫名的好感与执念。17岁的刘大志一心想得到的礼物就是一双Nike鞋,当时的他无法拥有,而37岁的郝回归回到过去后却可以用自己赚到的钱实现当时的小心愿。尽管他已不是17岁,可穿上鞋子的那瞬间,满足感丝毫不减。

而刘大志,虽然没有得到Nike鞋,但却被妈妈奖励了一件名牌夹克,一面Nike一面 Puma的假名牌。郝回归无法阻止“假名牌事件”的到来,但他明白这件事对刘大志造成的心理创伤,所以当刘大志被一群同学围观并嘲笑时,作为班主任的他身穿同款衣服出现了。一个人是丢人,两个人却是肆无忌惮的勇气。

人到中年的郝回归和正值青春的刘大志,代表了两个不同年龄段的思维方式和心态,“两个自己”从以师生身份的互怼到在彼此身上获取力量、得到成长,是一次自我和解的过程,更是直面生活这一正向价值的传递。同时,加入了“双视角”解构方式的该剧,也巧妙地以陪伴式的疗愈节奏融合了亲情、友情、爱情等更多元化的元素。

“虽然故事背景是1998年,但时空只是一个外壳,真正引起大众共鸣的是情感和人物,30多岁的人群和年轻人群正是《我在未来等你》要击透的两个人群。”戴莹一语成谶,通过受众市场反馈不难发现,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年轻人看到的是青春共情,成年人找回的则是记忆共鸣。

刘大志、微笑、陈小武、丁珰、陈桐五人之间的友谊,刘大志与微笑、陈小武与丁珰之间,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的青春懵懂,以及刘大志与妈妈、微笑与父亲、陈小武与父亲之间的亲情互动……人生的至真至善与至美,都借由主角的“双视角”以及内心独白的方式,掷地有声地铺展在观众面前。

“曾经认为青春迷茫彷徨、一无是处,甚至想问为什么要拍青春片。拍完这个剧之后逐渐意识到,没有青春的迷茫和彷徨,就没有现在的坚定和勇敢”。李光洁的这番话,似乎也道出了《我在未来等你》这部青春剧对于观众而言能够达到的最大现实意义:对自己、他人与生活的和解、释怀与珍惜。

而在这样一部以人物为主要推动力的文本中,演员起到的作用自然是不容忽视的。

李光洁与郝回归、费启鸣与刘大志,不是初选却是优选

“郝回归这个角色并不是一开始要找李光洁,因为我们觉得他根本没时间,也担心他太快拒绝我们。”刘同的担心并非毫无原因。当时的李光洁刚与爱奇艺合作了动作悬疑剧《悍城》,且在该项目之前的《和平饭店》、《林海雪原》、《毒战》、《我的经济适用男》等影视剧早已让他在业内获誉无数。

而让刘同没想到的是,李光洁收到剧本后很快就回复说要见面聊一聊,见面前,为了壮胆的刘同干脆把自己灌醉。但更没想到的是,两人一见面,李光洁就发出了继续喝酒的邀请,“同哥,我真的好爱你们这个本子啊。”合作很快敲定。

在《我在未来等你》剧中,李光洁所饰演的37岁的高校单身教师“郝回归”,面对心爱的人却始终不敢表白,因被母亲逼婚而随便找了人假结婚。当回到少年时期,看到17岁的自己“刘大志”,并成为刘大志的班主任后,他开始重新了解并面对那些自己遗忘的、错过的、或不曾注意的事情,也开始获得真正的成长。这样一个有挫败感和不顺意,也有阅历和成长的人物,在李光洁的演绎下鲜活而真实。

作为一个角色的两个年龄段,郝回归在成长的同时,刘大志同样在收获。有趣的是,刘大志差点错过了他的演员,费启鸣。

“费启鸣是谁?”当戴莹推荐费启鸣时,刘同正在因刘大志选角的事而忙得焦头烂额,且出于对费启鸣的不了解,刘同一开始并没有太过重视。“但见了面还挺让我意外的。”

第一次试戏,费启鸣没戴眼镜、放得很开、台词一字未错,第二次试戏依然谦逊、真诚、努力且不出错。事实证明,选择费启鸣的决定是正确的。年轻且此前毫无经验的费启鸣非但没有“掉链子”,反而将“刘大志”真实地带到了观众面前。

单纯善良、调皮捣蛋,一往无前且重情重义,费启鸣所演绎的刘大志就像每个人学生时代都会遇到的一位同学,他平凡真实却又时不时发出光亮。在回忆了费启鸣的表现后,刘同认可道,“和他接触后我也知道了年轻的短视频创作者有多不容易,狒狒真的很棒。”

从小说、剧本、拉合作,到选角、拍摄、杀青,再到定档、上线以及宣传,在“小未来”终于交给观众去验收的那一刻时,刘同最想说的是和所有主创人员的一句“谢谢”。

历时三年,一场 “我和我的对话”

很多人熟知刘同是从他的那本日记《谁的青春不迷茫》开始,但2012年的刘同却陷入了对自我的无限惆怅。

“谁都没有想到那本日记销量那么好,但我把以前的日记全部拿出来之后,觉得怎么那么做作和矫情。”彼时的出版社编辑向他提议,既然这样,不如把想对以前的自己说的话写在书的后面。

“你不用焦虑你现在的工作,一切都会好的”、“你要坚持,相信我”……30岁的刘同在和曾经的自己进行了漫长的对话后,第一次萌生了将这一感动记录下来的冲动,“如果我能够写一个这样的故事该多好,写一个能够和自己对话的故事。”

这个有关“我和我的对话”的构想,刘同直到2017年才找到机会去将它完成。

2017年初,刘同带着未成型的故事和内容梗概,在一家湘菜馆里和戴莹进行了首次会面。

“当时刘同这本书还没有真正开始写,他说了自己想法后问我们感不感兴趣,很快就达成了共识。”戴莹回忆到,虽然双方对项目的谈话只有五分钟左右,但基于刘同想法的好玩有趣,以及故事题材的创新,当场拍板下定。“我们在青春领域一直希望能够不断寻求创新,也在想下一部青春题材的内容应该怎么去做突破,刘同的‘小未来’正是我们想要的。”

得到爱奇艺的支持后,刘同继而去找了磨铁图书有限公司创始人沈浩波,进展依旧顺利,“听完创意之后,沈总就说如果要写小说就支持我。”

有了爱奇艺和磨铁的双方保障,刘同才有信心回到光线。内容创作者之外,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光线影业副总裁,日常要负责光线所有电影宣发工作的刘同,想要做自己的项目并不容易,不仅时间和精力是摆在面前的门槛,公司老板是否能够支持同样重要。好在经过一番努力和争取,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最终松口,“好吧,你做吧,我们支持你。”

在之后几年的时间里,白天写剧本,晚上写小说,小说完成并出版后,一边宣传小说一边修改剧本……小说和剧本从无到有又同时进行,影视项目拍摄、杀青、定剪、调整、筹备物料和歌曲,这些共同交织为刘同过去两年忙而不乱的生活节奏。

《我在未来等你》的定档很突然,但刘同却为这一刻等待了许久,“创作了3年,历经了无数的心理斗争,也见过了许多美景,终于能把小未来交出来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qCBIW0BJleJMoPM2k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