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界“一代宗师”赵忠祥病逝,铁打的春晚流水的星

2020-01-17     一点剧读

文 | 七夜簌

1月16日早间,一则“赵忠祥去世”的消息,霎时引爆了社交媒体。上一刻倪萍看望赵忠祥、赵忠祥经纪人辟谣其去世的新闻还在前列,下一刻赵忠祥之子赵方登录其社交网站个人账号的发文,证实了这一消息,表示父亲于早上7:30在北京因癌去世,享年78岁。

在倪萍、杨澜、董浩、张泽群、刘晓庆、赵薇、冯远征等同行及好友纷纷公开发文悼念,称赞并缅怀其知识渊博、好学敬业时,不少网友也表达了对其离世的惋惜,重温“童年的记忆”《动物世界》。

作为国内第一代电视主持人中家喻户晓的代表人物,他曾被派随领导人访美在白宫采访美国总统,也曾参与十余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可以说,赵忠祥的工作轨迹陪伴着几代人的新年记忆。

“杰出演播艺术家”,主持界的璀璨人生

1959年,在广播事业局新增电视播音员这一需求之际,18岁的赵忠祥就经过多轮选拔,进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成为了中国第二位电视播音员、第一位男播音员。

当时的播音主持人才紧缺,不少播音员身兼数职、被委以重任。作为台里的第一位男播音员,赵忠祥曾多次参与国庆庆典与阅兵式的实况转播。1979年,被派随邓小平访美参与《人民日报》等的报道工作,专访美国总统卡特,其采访开场白“总统先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电视台记者第一次有机会采访一位美国总统”,在当时中美建交伊始的背景下,一度让全国不少观众为之自豪和振奋。

此后,赵忠祥还曾采访过几十余位国内外政要及名流,除两次采访卡特外,还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前国务卿基辛格、全国劳模时传祥、数学大师华罗庚等知名人物。后来,赵忠祥在出版的回忆录中,如此表达参与外事活动的感想:“我微不足道,但我代表的是五千年的一种文化传统,我所应体现的是站起来的正在日益强大的中国人民的气质、风度和自尊自重的尊严……”在专业能力之外,更多几分有关政治的敏锐。

1980年,赵忠祥开始为《动物世界》《人与自然》这类环保科普节目进行配音解说,其中有关世界各地野生动植物的介绍及自然如何影响人类等新颖的内容,广受喜爱。“雨季过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又到了交配的季节……”赵忠祥浑厚磁性而极具辨识度的声音,更是成为这档节目的标签之一。据悉,赵忠祥至今为其解说两千五百多部集,解说文字达一千八百多万字。

此外,在赵忠祥50多年主持生涯中,其在央视曾参与《新闻联播》《五四蒲公英青年智力竞赛》《正大综艺》等节目的播音主持工作,离开央视后先后在东方卫视《舞林大会》、广西卫视《老赵会客厅》、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我们的师父》等多档节目担任主持或嘉宾。

在80年代的“五亿”电视观众心中,赵忠祥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几乎全国人民都认得他的声音,出席活动甚至日常出行,都受到群众簇拥着要签名的明星级待遇。同时,业内也没有忘记他在国内播音行业起步阶段的贡献,赵忠祥在2006年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评选“中国电视主持人25年25星”中,经二十多位专家的评选,在2万多位候选人中以最高票数荣获“杰出贡献大奖”。而在去年2019年10月评选出的“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中,赵忠祥的名字同样在列。

铁打的春晚流水的星,主持阵容的20年更迭

“有主持的,有朗诵的,更有之后参与小品的,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经历,有快乐的,也有悲伤的。18次参与春晚,对我这个电视工作者来讲,已经大喜过望了。”赵忠祥曾经在采访中,这样回忆自己从1983年到2000年的春晚记忆,而在“看春晚”逐渐成为过年必备的一代人看来,赵忠祥本身就是青春回忆的一部分。

作为前新闻联播播音员,赵忠祥的专业素养和控场能力似乎毋庸置疑。从1983年第一届“负责念一下开幕词”开始,赵忠祥曾在一次采访中回顾自己央视春晚的主持生涯,表示“主持词完全是由撰稿给主持人写,一旦词给了你,根本就不能变一个字。我不知道别的主持人的经历,就我来讲,添一个字、减一个字都是不允许的”,这种严格到近乎刻板的专业精神,不禁令人赞叹。

1991年,赵忠祥与倪萍首次搭档春晚,并在此后长达12年的合作中,成为国民度爆棚的“荧屏搭档”。两者端庄大气的台风,深入人心。1999年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我十分想见赵忠祥”、“我的梦中情人是倪萍”的金句,又何尝不是当时亿万观众的心声。而距2000年最后一次共同主持央视春晚的19年后,赵倪两人在节目《身临其境》中,分别以77岁和60岁的高龄再度合作,重现春晚倒计时送祝福的跨年时刻,让不少观众泪目。

在赵忠祥与倪萍担任春晚主持的十余年间,专业主持群的设置逐渐被观众熟悉起来。其间,周涛、朱军、李咏、董卿先后于1996、1997、2002、2005年加入,后相继离开。每一次观众对主持队伍的瞩目,似乎均不亚于对春晚表演嘉宾的期待。

日前,2020年央视春晚主持人阵容的变化曝光,最近几届春晚主持的董卿、李思思、朱迅、康辉等并不在列,除尼格买提和任鲁豫外,央视《主持人大赛》中张舒越、尹颂两位新人主持及影视女星佟丽娅的跨界主持,不由得引发了大家对于春晚主持专业水准的热议。

其实在1983年-1985年早期的春晚中,较之专业的主持人,春晚的组织者出于联欢氛围的考虑,往往更愿选择人气和知名度不亚于当今“流量”的文艺界名人。比如,1983年首届春晚中,4位主持人分别是马季、姜昆、王景愚、刘晓庆,其中刘晓庆更是以众望所归的最佳女主持人的身份占据C位。此后两年,姜黎黎、陈思思、张喻、顾永菲、方舒等当红女影星,也先后担任春晚主持。

铁打的春晚流水的星,荧屏里的明星更迭不止,荧屏外的观众同样在更新换代。或许正如日前蔡明在与何冰合作的小品被毙后的感慨,“有的时候排练的时候站在春晚的舞台上,那么熟悉的舞台可是身边又少了熟悉的人,春晚剧组的办公室是不变的,永远是那个办公室。每年春晚刚开始的时候都会去开会,坐在那张熟悉的长长的桌子旁边的时候,就会想对面曾经有他,有他,还有她。春晚还在继续,那张桌子还在,但是坐在桌子后面的人不一样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ACctG8BUQOea5OwtN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