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猴桥镇交出了喜人的“成绩单”

2020-01-19   保山日报网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氛围之中腾冲市猴桥镇是力量更加凝聚、激情更加焕发的一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猴桥镇是党性观念显著增强、正能量充分弘扬的一年……猴桥镇实干笃定前行,经济稳步高质量提升、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乡村振兴纵深推进……交出了喜人的成绩单。

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注入经济发展活力

一个个重点项目、一家家企业落地生根、一系列扎实行动,带来的是喜人的成绩。

积极服务工业企业。徐家寨新材料产业园进驻企业5家,其中石墨电极厂已投入试产,阳邦商贸(原巨鑫硅业)顺利恢复生产。

做活做大边境贸易。依托猴桥国家级口岸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带动猴桥镇餐饮、住宿、购物等行业快速发展。1—10月猴桥口岸边民互市实现货运量108万吨,货运值22.4亿元,边民互市车辆6.5万辆次,参与边民互市28万余人次,边民互市收入1400余万元。

巩固传统农业产业。猴桥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1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87万亩,肉类总产量2468吨。

项目建设夯实基础。2018年边境地区转移支付、猴桥灯草坝道路、国门新村“直过民族”养殖小区附属工程等8个项目一竣工。完成了箐口至松山河口边防公路、灯草坝至黄心树垭口、孙家坝至琅琊山道路项目建设。实施了猴桥社区民族团结示范村“傈僳族民俗文化展示馆”、国门新村旅游景区建设、下街石头河民族团结示范村、2019年抵边口岸、2019年边境地区转移支付、猴桥桥头麻力坝道路、孙家坝至琅琊山道路建设等多个项目。

构建扶贫格局,齐心协力攻坚

一户户贫困户的脱贫退出,展现了猴桥党员干部为撕掉贫困标签的决心。目前,猴桥镇建档立卡贫困户规模为588户224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91%。

产业扶贫。大力发展草果、中药材、肉牛养殖等林下种养殖业,带动建档立卡户增收。探索“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在猴桥社区黑泥塘发展肉牛养殖业,探索“党支部+公司+合作社”模式在胆扎社区发展冷水鱼类养殖业,帮助周边建档立卡户稳定就业。

教育扶贫。强力开展控辍保学工作,适龄青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实施“雨露计划”助学项目,受益建档立卡贫困学生65名。

住房保障和家居环境提升。采用“挂图作战、销号处理”、社区工作进度日报制等方式压实镇村组责任,详细制定一户一方案。积极寻求社会支持,部分爱心企业和知名人士雪中送炭,为脱贫攻坚提供物资帮助。通过“示范点”+“攻坚点”模式,为全镇住房保障和家居环境整治提升树立标尺。

饮水保障。投资119.63万元对东村社区董劳寨、箐口社区刘家寨、板桥3个村民小组供水管网老化的饮水项目进行巩固提升改造。

持之以恒补短板,乡村振兴显成效

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业。猴桥镇成立农机、烤烟、药材、经济林果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0个,家庭农场5个。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的农技推广作用,为农民提供全程服务,全面发展特色种植产业。

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镇处理”模式,猴桥镇9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持续开展“七改三清一拆”专项活动,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抓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引导全镇居民注重家庭建设、家教传承和家风培育,开展“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以治理有效为基础,推动乡村和谐发展。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脱贫攻坚等工作,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驻第一书记,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引导边民积极参与边民互市,大力促进群众增收。坚持“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把就业创业作为农民增收主渠道,完成各类实用技术培训6期,参训47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