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输球低分却大胜,林书豪仍需在进攻与组织作出选择

2019-10-14   篮球归之路

上场对广厦狂砍40,媒体上一片欢呼,仿佛要将林书豪来CBA之前受到的质疑一扫而光。然而第二场对江苏只得11分一下让林书豪的球迷回到了现实,更尴尬的是球队却大胜了江苏。季前赛的表现并不能说明一切,林书豪还需要继续适应CBA的节奏和自己的角色。应该大胆自己进攻还是串联全队,这是个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昨天发了微头条评论了林书豪第一场的表现,说一场季前赛并不能代表什么,正如今天的表现也不能说明什么。但是林书豪的球迷似乎很不满意,大概认为我在吹毛求疵。但是对不起,CBA对小外援就是吹毛求疵的严苛。各种冷嘲热讽质疑我水平的不少,不得不再发了一条,话有点难听但是实话。对于看惯了NBA对CBA不屑一顾的球迷,看来有必要给他们科普一下林书豪想在这里立足并不是想像中的虐菜一样容易。很多人以为CBA就是NBA的饮水机都能打成超巨的联赛,首先来CBA的是猛龙林书豪,而不是篮网黄蜂时期的林书豪。林迷们找的NBA不喜欢华裔而导致林书豪找不到工作的借口,掩盖不了他重伤之后下滑的事实。事实就是林书豪现在只是NBA饮水机到板凳末端的水平,也就是说他和其他外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场均10分只是过去,不代表未来。

刷出爆炸的数据是一回事,帮助球队赢球又是另外一回事。所谓巨头般的数据,在中下游球队无限开火权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真正的巨头只有像马布里和哈德森关键时刻也能爆破对手的。但是就算强如他们,在球队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队友不给力的时候也是空砍群群主,在山西和佛山马布里分数很高但球队打不进季后赛、在青岛和东莞(现深圳)时哈德森也只能一轮游。

林书豪现在最重要的是他的心态,从弱队主力到强队饮水机再到CBA,这过山车一样的下滑的确非常难熬,林书豪能从阴影中走出来也非常不容易。但他来到CBA,不但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从饮水机到队里一二号角色的转变,也是他需要尽快适应的。CBA并不是他轻轻松松就能淘金,也许找回状态还能回归NBA的地方。在这里他的一举一动都在聚光灯下,稍一表现不好就会招来各种质疑。

林书豪幸运的是,现在的北京队拥有完整的防守体系和成熟的打法,这种打法在马布里和艾伦杰克逊的手里运转得很流畅,雅尼斯也将他改造得更好,但是老迈的马布里和缺乏强行得分能力的杰克逊难以更进一步。目前北京最大的困境是没有强力国产内线,关键攻坚时除了方硕没有其他人。第四节单外援时,上大外援就没有组织,上小外援内线非常吃力的两难局面不止一次出现。

了解完北京的体系,就知道林书豪要成功首先得加强自己的强打能力特别是关键时候。要知道杰克逊的组织已经是CBA顶级的,但是没有关键时刻爆破对手的能力,对手就不会改变阵形来包夹你,队友就不会获得大的空位出手。前两个赛季北京都止步第一轮,证明这种人员配置打法的上限只能到此,国内球员没有太大变化,希望只能寄托在林书豪身上。如果北京的成绩没有进一步,林书豪在CBA的评价就是普通外援。记住,打CBA名气比林书豪大的外援不算少,栽跟头的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