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能备赛 巧抓三个环节

2019-11-08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护理技能竞赛现已成为各中、高职职业院校学生的常态化比赛,护理技能竞赛成绩不仅取决于选手自身能力,还取决于赛前科学的培训指导。学生不同阶段的训练,需采用不同的方法,备赛过程需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

熟练操作步骤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操作正确,动作连贯。学生反复练习,教师耐心纠错,并多多给予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随着练习的进展,学生对操作手法会有较好的领悟,从而能较好地把握操作动作的协调性和流畅性。

第二环节

细化、优化操作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把握操作的准确性、特别是操作的细节部分,并强调“省时节力”。

训练时注重细节非常重要,比赛中胜出的选手,肯定是每个细节处理的非常合理,要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练习中,要让学生在操作中注意每一个细节,统计分析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并深究原因:是习惯?是偶然?还是技术问题?只有找到了错误的根源,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去体会“巧”在练中生,学生在练习中自然会去琢磨如何“省时节力”。

不同操作项目,缩短操作用时,方法会有所不同。有些操作项目可让学生将操作分段记时,比较每次每段的操作用时是否一样,便于找出用时或多或少段的问题所在。比如静脉输液可分为五段——评估、备药、穿刺前、调速后、拔针后,将学生每次每段的操作用时记下来,进行自身前后对照,也可以横向比较(和别的同学比校),和学生一起总结、分析和改进。

而有的操作一些部分是不可以省时的,比如心肺复苏术有几个时间段是基本固定的,判断心跳、呼吸,五个循环中的胸外心脏按压、五个循环中的吹气,所用时长不能多也不可以少,若要“省时”,就要去发现除这几处之外的操作步骤中哪几处可以省时省力完成了。限定时间完成,是对学生意志力和耐力的锻炼。

图文无关

第三环节

设置不同场景训练

比赛场上选手往往会受到场地、用物、人物等不同情况影响心态。因此,临近比赛前给学生适当设置不同场景进行训练,以提高学生在不同条件下的随机应变能力和现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在比赛时能稳定发挥。

例如,变换不同操作场地、变换不同病例,也可在操作中设置障碍或“意外”。比如,输液用的止血带落地,口腔护理擦拭过的棉球没能扔进该盛放的弯盘内,观察学生的应变力,并适时引导学生如何补救。设置不同病例,让学生重视查对病人,并要求学生根据病人及病情不同,在操作语言蓝本的基础上,变换操作目的解释和健康教育内容,以此加强学生与病人交流沟通能力的锻炼;模拟比赛场景,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适当的变换场景训练,可有效规避赛场上操作缺陷的出现。此外,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当学生在面对较复杂的临床护理环境时,能有良好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

在备赛指导中,巧抓以上三个环节,以“大目标、小步子、步步落实、螺旋上升”为策略,可有效提高操作训练的效率。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和微信公众号(cjmn2015

欢迎您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平台投稿:cjmnwx@vipcjm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