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克制和解脱,你的选择是什么?

2020-05-18     水煮闲娱

原标题:《黑天鹅》——克制和解脱,你的选择是什么?

《黑天鹅》这部电影是由曾荣获八座大奖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饰演玛婷达的女主娜塔莉·波特曼在 29岁时出演的。

豆瓣评分 高达8.6,入选豆瓣电影Top250排行榜,讲述的是一个有关芭蕾舞剧团的悬疑故事。

它也在2011年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是一部不容错过的惊悚悬疑片。

在电影这部中,由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的主角Nina从小被母亲管束,一直顺从母亲的意思,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乖乖女”。

但这样克制自我的性格却让她在职业生涯中饱受困扰,在选择芭蕾舞剧主演时,导演需要一位可以同时饰演黑、白天鹅两种不同性格、品质的芭蕾舞演员。

Nina的美丽、恐惧、脆弱的气质和优秀的舞蹈功底对于饰演白天鹅是得心应手的,但她的舞蹈虽一丝不苟,却缺乏灵性。

她虽有着宛如机械一般的精准,却无法完成集妩媚、性感、狂野于一身的黑天鹅的角色。尽管如此,导演似乎看到了Nina的潜质,依旧选择她为主演。

家庭影响

我们先来看一下Nina的母亲埃里卡。

埃里卡是一名退休芭蕾舞演员,她为了生下Nina而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在她的潜意识里,自己的牺牲是非常大的。所以她寄希望于自己的女儿Nina,希望能够将她培养成一名优秀的芭蕾舞演员,这类似于望女成凤的心态。

她总是过分关注Nina的身体情况,却丝毫不了解Nina真正的内心需求。埃里卡甚至直接脱光Nina的衣服检查她的身体。

Nina在母亲面前几乎毫无隐私可言,这也逐渐形成她起初略带懦弱的性格。

Nina的母亲,像目前许多父母一般,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味把自认为的“好”填鸭给孩子,以父母的身份命令、控制孩子。

并不是把孩子当作一个成人来看待,而是犹如一个可以随心操纵的物品。

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在步入社会后,容易处在受到欺负却不敢说的困境中,更甚者会有抑郁情绪,变得 自闭自卑,不愿意社交

这样的孩子在“爱情”这件事上,也是吃亏的,他们容易过分在意伴侣的感受,而丧失自我,失去魅力。

性格转变

转变一个人的性格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有一个人引导。

就如同电影里的舞剧团导演托马斯,他虽看似玩世不恭,不正经,却一步步引导Nina释放自我。

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被选定为主演的Nina起初总是放不开,难以进入到黑天鹅的性格中。

尽管在排练结束后依旧独自在舞蹈房不停的练习,动作却一直不够自然、情绪不到位,这让她压力倍增,开始陷入无尽的自我怀疑中。

Nina性格开始发生大转变,是她的母亲在家门口不停的在她同事面前像教训小孩一样管教她。

已经28岁的Nina显然无法再接受这样的管束,于是她赌气似的应约和女同事莉莉去了酒吧。

在醉酒后,半夜和女同事莉莉翻云覆雨。这其实是由于她的精神压力太大,而基于导演让她放开自我的引导想象的。

结果第二天母亲没有叫醒宿醉的她去上班导致排练迟到,导演则让昨晚邀请Nina去酒吧的莉莉替代她的位置暂时参加排练,为了故意让Nina看见莉莉在主演位置上自信的表演。

这严重刺激到了Nina,她开始幻想身边的人都窥伺自己的位置,想要抢走它。

我们再来看一下已经28岁的Nina的房间,它主要以粉色调为主,放了许多可爱的玩偶,仿佛是一个一直被呵护着的纯真小女孩的房间,这和她的年纪其实是违和的。

回到家后的Nina,把家里的毛绒玩偶全部收拾扔掉,这也暗示着Nina开始主动挣脱母亲过分的束缚,释放自我。

自此,Nina对于黑天鹅的演绎也逐渐有了起色,却在演出前得知,莉莉成为了她的替补。

这让本就觉得莉莉会替代自己的她陷入恐慌和悲愤,以至于一度产生臆想。

最终舞台

而在最终演出当天,母亲埃里卡认为她乖巧听话的女儿因为这个角色消失了。

于是擅自打电话到剧院,谎称Nina不舒服给她请假,Nina的母亲几乎变态的控制欲促使她把Nina锁在房间里。

而Nina终于受够了这样被监管着的生活,不惜掰手指受伤的母亲的手指从母亲那里抢到钥匙,赶往剧场。

可Nina内心最恐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导演已让莉莉替代自己。不过此时的Nina已然不同,她冷静的示意导演托马斯,自己必须登台演。

Nina对于自己的要求极高,以至她精神紧绷到产生错觉,总以为有人看不起她,耳边充斥着嘲笑、否定的声音。

在第一幕时,她的舞伴竟还掉链子,没有拖住她,导致她直接摔落在舞台上,而舞伴却推卸责任,这让Nina陷入自责和愤怒。

Nina再一次产生错觉,她回到自己专属的休息室,看见莉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说要替代自己,此时她完全无法克制自己的愤懑,把莉莉往镜子上推,并用镜子的碎片往莉莉肚子上捅。

但事实是她在与软弱的自我搏斗时,捅伤了自己。Nina在后来的表演中,几乎疯狂的克制住自己的疼痛,浑然天成的演绎了黑天鹅。

随着台下的观众无止境的鼓掌,呼喊Nina的名字,Nina终于达成了自己内心的对完美的标准,也完成人生最后一场演出。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幕,是Nina的母亲最后坐在观众席,眼里噙着泪水注视着Nina演出。Nina的母亲,其实也和许多母亲一样,尽管受到伤害,依旧爱着孩子,希望孩子好。

整部电影剧情紧凑、此起彼伏,内容饱满,配乐恰到好处。再加上波特曼的精湛演技,及其有吸引力。

电影通过Nina长出翅膀的不同阶段来表达Nina性格的变化,而在你专注于剧情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惊悚的画面来突出人物性格的转变,所以这也可以看作一部优秀的恐怖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cfuJ3IBfGB4SiUwdXX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