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确诊最为快速有效的指标。海慈医疗集团作为新冠肺炎治疗的定点医院,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2月8日21点24分,发出首例报告,为新型冠状病毒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病毒核酸检测标本需要送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随着疫情的快速发展,检测压力大幅增加。2月4日,集团向市卫健委提出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医院的申请,市卫健委要求尽快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
接到命令以后,集团立即着手筹划检验科基因扩增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室房屋和仪器设备条件,调配人员,组建检测团队。集团领导亲自部署、指导,召开多次协调会,检验科、院感科、医技办、器械科等多部门迅速行动,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整体建设。
2月7日,市疾控中心相关检测负责人对集团检验科PCR实验室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进行评估及验收。
迅速进行专业检测准备
检验科积极准备,加紧培训及演练,逐一落实空间、设备、操作要求,进行全要素、全流程演练。2月5日,提前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三次预实验,过程顺利、结果达标,并迅速完成了比对分析报告。院感科现场培训防护服穿脱、协助落实标本运送流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和消毒等内容要求。
投入使用并发出首例报告
2月8日下午14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正式开始接收样本,下午15点30分,检测人员宋晓萍、翟军清两名工作人员整装待发准备进入实验室,历经长达6小时的体系配制、加样、核酸提取、上机扩增等过程,21点24分,检验科基因扩增实验室发出了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报告。在顺利完成首批检测后,迅速按规定流程进行了上报。
2月9日,检测人员克服身体的疲惫和不适,一天之内两次进入实验室,分2批次顺利完成了确诊患者复查、疑似、密切接触人员的检测任务。
自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以来,截止2月9日晚,共完成核酸检测2批次,共77人次 。集团还将进一步提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速度,扩大检查范围,实现疫情防控和诊治工作的无缝对接。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确诊最为快速有效的指标。首先,工作人员必须要按照生物安全三级防护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方可进入负压实验室。所谓的负压实验室,就是通过特殊通风装置,使实验室内空气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使实验室内的压力低于室外压力。采集样本后,按照生物安全要求进行三层包装,由专人送到实验室。实验人员通过实验室缓冲区进入核心实验区域,分别进行标本制备、核酸提取、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核酸扩增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按照操作规程判断检测结果并上报。
每做一批实验检测,从样本接收登记、实验环境准备、个人防护装备、到实验检测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整个过程大概需要6-7个小时。为减少实验室感染风险,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不能离开污染区。而负压实验室里面异常闷热,噪声较大,实验时需要精力高度集中,一次检测下来,对实验室工作人员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相关知识
1、标本采集对象有哪些?
主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疑似病例、疑似密集接触病例、新冠肺炎确诊复检病例。
2、采集标本类型?由谁采集?
采集病患的鼻咽拭子、肺灌洗液等下呼吸道标本,由医护人员负责采集;病患痰液留取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留取。
3、采集标本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新型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第三版)的要求进行样本采集。
4、标本的保存及运送?
标本采集后及时送往检验科PCR实验室。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如无-70℃保存条件,则于-20℃冰箱暂存)。血清可在4℃存放3天,-20℃以下可长期保存;应设立专库或专柜单独保存标本;标本运送期间应避免反复冻融。
标本送检前由各科室核对标本数量和信息,标本放在运输箱中,同时填写"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送检表"完整信息,如需涂改,只能双横线更改并签名。
5、标本接收、检测时间及检测次数?
标本接收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采用预约制,因生物安全防护要求等多种客观因素综合考虑,原则上一天检测一次。
6、出报告最快需多长时间?
完成整个实验大约需要6-7个小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btkNXAB3uTiws8K-j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