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寒假余额一再充值,充到我都不知道小孩在家待几天了。寒假本来的使命是放松一下,好好过个年,留个几天没玩够的再玩一玩,多出来的时间收收心。
结果现在有把寒假过成暑假的趋势。更难熬的是,这个假期必须全程闷在家里,不能带娃出去放风。天天跟熊孩子在一起,大眼瞪小眼,家长眼看就要疯。
对于本来就喜欢鸡娃的父母,可能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是对于大部分平时用8小时工作来“放松”、“充电”,下班回来才有力气跟孩子斗智斗勇2小时的父母来说,怎么督促孩子学习就成了个难题。
难题一:多余的精力发泄不出去
对于很多低龄的小学生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出门玩,精力消耗不掉,没办法专注地学习。
这时期不建议孩子出门溜达,人少的地方倒是不怕飞沫传播,但是孩子小,管不住手,东摸西摸,再摸摸鼻子,揉揉眼。这些都防不胜防。
建议让孩子在家运动,如果房子够大,可以在屋里跳个绳。相信白天跳楼下邻居不会投诉的。如果地方不够大,可以带小朋友跳跳小苹果,各种节奏明快的舞蹈都行。男孩子可以跟着 tfboy 跳舞。
孩子跟大人不一样,多余的精力不消耗,他很难集中精力去学习。
难题二:作息不规律
本身过年,假期又长,很多父母也不知不觉放纵了。尤其是带孩子的父母,每天得等孩子睡了才有自由时间,常常会睡过头。还有平时不做饭的两口子,为了省一顿早饭,干脆让孩子睡到中午才起的。
作息不规律是学习的大忌。11点起,起来多半要忙做午饭,啥都顾不上了。时间一晃就天黑了,父母太懒散,孩子也跟着没有自制力的。
要想让孩子好好学习,作息规范是必须。平时上学6-7点起,那么假期稍微放松一点,7-8点,最晚不超过9点起。早上的精力是最充沛的,学习效率也高。可以把孩子不喜欢,比较难的内容放到早上做。
下午可以让孩子适当运动,做做家务,劳逸结合。毕竟是放假在家,已经把孩子关在屋子里不让出去了,学习时间太长,反而会引起逆反,学习效果变得更差。
难题三:父母的情绪影响孩子的心情
这个特殊时期,大家都在家里歇着,加上各种消息纷至沓来,成人也难免焦虑。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肯定会影响到孩子的。即便父母三缄其口,孩子还是会感受到父母的焦虑。
孩子会表现地很烦躁,脾气也不好。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他作业本摊好,但是东扭西扭,半天写不了几个字。
建议父母其中一人,有工作的在家办公,或者找本书看。像我就每天固定时间写作,孩子在一边写他的作业。不要刻意监督他,也不要让他来打扰你。这段时间就是你工作,孩子学习的时间。互相约定不要干扰。
当然你不要一会工作,一会刷微信,一会看小视频。自己都定不下来,小孩怎么能专注地学习。每天也不要多,有个1-3个小时专注学习时间也就够了。
两个妙招让孩子专心学习
1、布置好学习环境
24小时在家,很多父母也会让孩子玩手机,看电视,玩ipad。学习的时候所有不相干物品都要拿走。桌上除了作业没有其他东西。
环境能帮助孩子专心。不要给他手机让他查作业。如果确实有需要查找的内容,建议在学习的最后时间专门拿出10-15分钟集中查。
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把手机锁起来,增加获取的难度,人们就更不容易在工作学习的时候拿手机。同样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不要给他分心的机会。
2、必要时可以搬出班主任镇宅
如果父母唬不住小朋友,可以适当搬出班主任。现在有微信了,让孩子每天发一点学习的内容给老师打卡。如果怕打扰老师,可以搞一个小号,改成班主任的头像和昵称。
目的就是让孩子敬畏。如果是自己建的号,可以多表扬孩子,让他学习动力更充足。
最后,这个特殊时期,祝小朋友们可以在家好好学习。开学以后翻身当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