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浚县城东7公里处,善堂镇酸枣庙村与马村之间,曾经有一座1600多年前东晋时期修筑的古城。
这座千年古城有个很特别的名字,叫做逯明垒。
逯明垒位于古黄河东岸,与黎阳津(古黄河渡口,日后会有专篇介绍)隔河相望,曾经是南北朝初期的军事要地。
说起逯明垒,跟东晋大分裂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勒有关。
石勒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奴隶出身的皇帝,也是一位有勇有谋的马上帝王。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曾经给予他极高评价,说:“两晋时出过一个马上皇帝石勒,他是一位很有军事统帅能力和政治远见的政治家。败后汉,灭前赵,擒刘曜,是个厉害的角色。”
石勒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奴隶打拼到贵为一国之君,他早期创立的嫡系组织冀州十八骑功不可没。石勒的十八骑都是他的好友和亲信,个个忠肝义胆英勇善战生死相随,十八骑中有位大将军名叫逯明,逯明垒就是就是逯明大将军在古黄河东岸所筑的城,后人以他的名字命名。
1600多年前的逯明垒方圆二十里,是一座据古黄河之险的军事重地,石勒让自己的心腹大将军在此筑城,足以证明这里的重要程度了。
如今的逯明垒遗址还在,城堡早已荡然无存,留给后世的只是一段支离破碎的历史印痕。
相比起逯明垒,同为东晋故城的翟辽城历史地位更为突出。
古翟辽城位于今浚县大伾山东南一里开外,城南掌控着古黄河黎阳关(黎阳津),北依大伾、浮丘二山,西临永济渠(今卫河),可谓是依山绕水地势险要,兵家相争之时固险据守易守难攻。
翟辽城这个名称的来历跟逯明垒一样,都是因人而名,只不过翟辽的名气比逯明大得多,因为他是十六国时期翟魏政权的建立者,也就是说,翟辽是一国之君。
说到这儿,浚县境内就又多了一个古代帝王的都城。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丁零族(我国北方古代民族)翟辽占据黎阳(今浚县),公元388年,翟辽自称天王,建立翟魏政权,年号建光,翟魏的都城就是古时的翟辽城。
到了唐代,翟辽城改为白马镇,千年古城历经时事变迁不复存在,考古专家已发现古翟辽城遗址,至今尚待发掘,期待古迹重现天日之时,必然会有新的发现。
来源:看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