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贵州茅台长期走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下一只10年10倍大牛股将出现在哪个领域?

2020-05-06     投资快报

(本文由公众号越声策略(yslc188)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浅谈贵州茅台长期走牛的根本原因:

贵州茅台成为A股价值投资的标杆,多年来一直上涨。支撑贵州茅台上涨的核心逻辑就是业绩,2018年贵州茅台净利润352.04亿元,1998年贵州茅台利润为1.47亿元,2008年贵州茅台利润为37.99亿元。现在贵州茅台的利润是1998年的239.48倍,是2008年的15.57倍,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利润不断增长,是贵州茅台长线走牛的根本原因。

一家公司要想长期走牛,需要三个因素:行业需求稳定且持续、公司盈利能力强、具有护城河(产品无法复制或技术领先)。

A股的下一只贵州茅台会在什么领域?

很多人说下一个茅台会在科技领域,这个可能性也是很大的,但是实际上在互联网领域,我们已经有阿里巴巴和腾讯了,市值都在3万亿左右,本身就可以做几个茅台了。而很多小的公司,大多是讲故事的,比如之前的乐视网和暴风影音,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公司不多。

而医药行业,本身属于泛消费,需求是稳定且持续的,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需求更大,很多医药公司具有研发能力,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壁垒,并可以进行专利授权获得规模收益,药品的高利润也是公认的,只要药品效果好,形成品牌,持续性的广告和营销费用递减后就是持续不断的印钞机。

在健康需求越来越大的未来,中国医药行业肯定会出现国际性巨头公司,因此我认为下一个贵州茅台会产生在医药领域,具有研发实力的医药公司在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技术上抓牛股:

1.“攻击迫线”战法抓牛股

“攻击迫线”的技术要点:

1、第一个交易日:出现涨停板(或涨幅5%以上的大阳线)。

2、第二个交易日:收十字星线(阴阳都可以)或者收长上影线(7%以上),最好是先上后下的走势。

3、放量。

4、如果有跳空缺口,盘中不回补。

5、第三个交易日:会用长阳吃掉第二个交易日上影线。

符合以上5点要求的这根长上影线,通常被称之为“攻击迫线”。

买点把握:在第二个交易日形态确立后追涨买进!

“攻击迫线”的实战案例:

以下图形,是属于无跳空缺口的攻击迫线。北斗星通,在出现攻击迫线的时候,买入!随后该股短期暴涨57%!很是惊人!

“攻击迫线”的市场含义:

在一些关键位置,主力经常通过长上影线达到两种目的,一是试盘,测试上方压力;二是洗盘,将一些短线获利的不坚定者清洗出局。

“攻击迫线”的注意事项:

1、攻击迫线经常出现在两种阶段:一是大盘趋势发生改变或在个股主升浪的初期。二是在个股一些平台突破的关键位置。

2、有人强调,攻击迫线的这根长上影必须跳空,并且不能回补缺口。但从近期一些强势票的走势看,一些非跳空缺口的线,同样具强大威力,具体的情况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稍微的变通一下即可。

3、如果第二天走出一根暴跌-5%至-7%的中阴线,是不是要放弃这类型的个股呢?笔者认为,这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这根中阴线收盘的时候会拉回到头一天的收盘价附近,留下来一根长下影线的锤头,先探天后探地,是属于后市看涨的一种技术形态。

2.“单阳不破”战法抓牛股

一根大阳线出现后,其后出现6—7根小阳线或者小阴线横向整理,并且所有小K线的最低价都没有击穿大阳线的最低价,这就是“单阳不破”形态,一旦有效成立,其调整时间不会超过8根K线,通常运行的第6根K线便进入启动期,行情随时会拉升而起。

这种形态是最安全的买点,即使走势失败,也能顺利出局,风险极小。下图就是单阳不破的形态图。

买入条件

1、第一根大阳线幅度越大越好,最好是5%以上的大阳线或者是涨停板。

2、“单阳不破”形态配合放量,可以将成功率提高到80%以上。

3、“单阳不破”形态最后的上升时间不能拖过第9根K线,如果第9根K线依旧盘整,那么在第11根K线开始引发趋势急速下跌的可能性极大。

4、市场处于弱势行情,任何类似“单阳不破”形态的都不要介入,尽量避开。

5、当市场进入强势阶段,20日均线拐头向上并且向上持续延伸时,此阶段出现的“单阳不破”形态才能介入买进。

卖出条件

1、定时止盈:买入后3-7天定时止盈。

2、目标止盈:获利7%-----13%空间后,要获利出局,切记贪心。

3、信号止盈:5日线下穿10日线,MACD、KDJ指标死叉等。

4、坚决止损:跌破前一根大阳线最低价就坚决止损出局。

选股器寻找强势黑马股

如果你入市多年,还不会选股,不妨试试“资金强度黑马选股器选股”,选出的结果都是有主力而且有黑马潜质的股票,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入场位置,如何高抛低吸,如何寻找顶点及时离场;公式代码复制过来难免造成部分格式错误,如果不能成功导入,可以找我领取源码!

ZLCM:=EMA(WINNER(CLOSE)*70,3);

SHCM:=EMA((WINNER(CLOSE*1.1)-WINNER(CLOSE*0.9))*80,3);

ZZLKP:=ZLCM/(ZLCM+SHCM)*100;

ZZLJJ:=EMA(ZZLKP,89);

ZJLRQD:=INTPART(ZZLKP-ZZLJJ);

主力控盘系数:=INTPART(ZZLKP);

资金流入强度:=ZJLRQD;

K1:=LLV(LOW,5);

K2:=HHV(HIGH,5);

K3:=EMA((((C-K1)/(K2-K1))*100),4);

K5:=((HIGH+LOW)/2);

K6:=DMA(K5,(VOL/SUM(VOL,5)));

K7:=DMA(K5,(VOL/SUM(VOL,13)));

K8:=DMA(K5,(VOL/SUM(VOL,34)));

K9:=DMA(K5,(VOL/SUM(VOL,75)));

KA:=EMA(WINNER((0.9*C)),5);

KDY:=((100*(C-K6))/K6);

KE:=((100*(C-K7))/K7);

KF:=((100*(MIN(C,O)-K8))/K8);

KG:=BARSLAST(((K8>K9) AND (REF(K8,1)<= REF(K9,1))));

KH:=((((COUNT(((WINNER(CLOSE)<0.11) AND (EMA(WINNER(CLOSE),5)<0.15)),2)>0) OR (((1-WINNER((1.2*C))) >=0.8)

AND (WINNER(C)<0.05))) AND (COUNT((KE<(0-16)),2)>0)) AND (COUNT((KF<(0-20)),2)>0));

K12:=((((COUNT((KDY<(0-10)),2)>0) AND (COUNT((KE<(0-15)),2)>0)) AND (COUNT((KF<(0-15)),2)>0)) AND (COUNT((KA>0.8),KG)=0));

K13:=(((COUNT((KH OR K12),2)>0) AND (K3>REF(K3,1))) AND (((1-WINNER((1.15*CLOSE)))*100)>80));

K14:=IF((K13 AND (COUNT(K13,3)<=1)),1,0);

ZVF:=100*(C-REF(C,1))/REF(C,1);

控盘:=主力控盘系数>10 AND 资金流入强度>-10;

XG:BARSSINCEN(K14,10) AND ZVF>3 AND 控盘;

想了解更多目前A股阶段的操作技巧及公式代码,或有任何疑惑,可关注公众号越声策略(yslc188),更多后市操作及股票技术分析方法等你来学习,干货源源不断!

最后来说一下牛市板块的轮动顺序:

为了在牛市中把收益扩大,必须要先知道牛市什么板块最先爆发,什么板块最后板块,或者清楚板块的轮动顺序,所以下面我将根据前面两波牛市总结下的经验给大家具体讲讲。

牛市第一阶段

牛市中最先爆发的板块自然就是券商板块了,因为我们之前一直强调过券商是牛市的风向标,而且牛市来临后券商是最直接受益的板块,业绩方面会迎来拐点,所以最先启动就是券商板块。

牛市第二阶段

这类板块虽然在牛市初期也出现了上涨,但是没有迎来大的爆发性上涨。所以在券商板块上涨了一段时间后,接下来上涨的板块就是一些蓝筹为主,主要集中的板块是银行,保险,煤炭,钢铁,有色,电力,军工为主。因为牛市上涨阶段开始主要先集中在蓝筹个股里面,但是上面提到的蓝筹板块启动时间会适当慢于券商。

牛市第三阶段

等到大部分蓝筹出现明显上涨后,市场将会启动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往往也是处于牛市的中期了,牛市中期市场主要消灭市场的低价股了,比如三四块的低价,可能低价股可以处于很多行业中,可能电力上涨后还有一部分是低价股,或者一些造纸行业等,所以大家在大部分蓝筹出现了明显涨幅后,可以去选择市场的低价股布局。

牛市第四阶段

牛市中如果低价股基本已经被消灭了,那么牛市已经进入了中末期了,这个市场资金会选择题材炒作为主了,那么这类个股主要集中在一些科技股小盘股里面了,所以牛市的中末期,一些低价股都已经涨完了,可以再次做波科技股。等到科技股也涨完了,资金连最后一波题材炒作都结束了,那么牛市也快结束了。

若您对股市投资经验及技术分析感兴趣,或想与更多的股民交流,不妨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越声策略(yslc188),干货很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声明:本内容由公众号越声策略(yslc188)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N0p6nEBnkjnB-0zf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