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带女儿去邻居家串门,只有她自己带着儿子在家就问:“你女儿呢,今天不是周末吗”,邻居一听就气不打一出来的说:“别提了,说她两句,生气跑了,我跟你讲,孩子一定要带在自己身边养,要不以后管教都不好管教,就像我家女儿一样”
邻居家的女儿今年十一岁,她女儿小的时候迫于生活压力,邻居选择跟老公一起外出打工,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来带,每年回家一两次看看孩子,待不了多长时间就要走了,错过了孩子的成长,也错过了和孩子培养感情的最佳时期。
等生活条件好了,在城里买了房了,把女儿接过来一起生活了,才发现女儿已经不听她的话了。
“刚开始的时候,我管她,她还跟我吵说什么你就是一个外姓人,我又不跟你姓,你凭什么管我”,邻居说这些话的时候有无奈更多的是痛心,但这还只是吵架,邻居有时候气急了打她女儿,她女儿要跟她对打,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她怀二胎。
怀二胎期间,在家时间多了,陪女儿的时间也多了,虽说不能全部弥补之前的空白,感情还是慢慢地建立起来了。
邻居说刚接过来的时候还有好多不好的习惯,之前她女儿在农村生活,不像在城市里面,进门出门都要换鞋子,邻居让改了好长时间才改掉这个毛病。而且个人卫生方面也是马马虎虎,头发也不好好梳,她奶奶还说是邻居让她女儿养成了这个习惯,邻居冤枉的很说:“平常是他们带,有不好的习惯就是妈妈的错。”“老人带孩子不管会不会养成不好的习惯,会不会养成不好的性格,只要孩子能吃能玩能睡就行了。”
邻居的说法虽说是一竿子打翻了一船的老人,但是她也说出了老人带孩子的一些弊端,只要身体健康成长了其他的无所谓,而且完全丢给老人,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没有话语权的,在父母想让孩子变成父母心中模样的时候已经晚了。
而孩子是由妈妈一手带大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嫂子在我的大侄子出生之后专门辞职带他,嫂子觉得孩子小时候妈妈的陪伴很重要。
侄子从小到大就是一个小暖男,嫂子回到家,他会说妈妈我爱你,跟奶奶打电话会说奶奶我想你了。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嫂子就让侄子刷碗刷锅,自己洗袜子小内裤,让他体会大人做家务的辛苦。碗打碎了几个,袜子也许洗得不干净,但是侄子每次做完这些都很高兴,很有成就感。
现在侄子上小学了,也有一个小妹妹了,妹妹闹的时候,他会哄,跟妈妈一起带妹妹出去玩,妹妹不想走了,妈妈走累了,他会背着妹妹走,在家里,嫂子做饭,吃完饭不想收拾锅碗瓢盆,对侄子说:“妈妈不想刷碗,爸爸工作忙回来会很晚,你帮妈妈收拾好不好”,纵使有时候不太乐意也会答应下来,刷锅刷碗,擦桌子扫地,一切弄得干干净净,规规矩矩。
侄子从小到大也很听话,嫂子从来不限制他看动画片,只是在他要看动画片的时候说:这个动画片看一集,看过之后自己关掉。侄子看完一集就关掉,从来不会撒泼打滚要看第二集,很听妈妈的话,到现在上小学写作业,嫂子从来没操过心,回到家吃过饭,就跟侄子说还有什么作业没完成,可以玩一会再写,玩一会侄子就会自己去写作业。
我羡慕嫂子有这么一个听话的儿子,我也知道这是因为嫂子的付出,长久的陪伴。
我从来不否认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爱,有时候这种更多的是宠爱,甚至是溺爱,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不哭就好,而且爷爷奶奶的爱是代替不了爸爸妈妈的爱的
父母一旦错过孩子的成长,一旦错过跟孩子感情建立的最佳时期,就再也弥补不了了。
俗话说:“生情不若养恩”,孩子是很聪明的,谁陪伴他的时间多,他就爱跟着谁,也会对陪伴多的人有更大的感情依赖,也会更听那人的话。
把孩子丢给老人的妈妈们不要抱怨孩子跟你不亲,孩子不听你的话,孩子一点都不贴心,孩子不好管教,付出才有回报。
孩子小的时候妈妈陪伴很重要,条件允许的话,请妈妈一定要陪在孩子的身边,妈妈的陪伴,妈妈给予的爱,可以让孩子更有安全感,性格会更阳光,动手能力会更强,独立性也更强。
- END -
作者:啊啦拉
看完的读者,如果你赞同我的观点,记得给我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I207W8B3uTiws8KOjo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