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不久,有个在幼儿园当老师的朋友,和我分享了她在给一帮小孩子讲故事的时候遇到的尴尬。当时她正读到对霸王龙的描述:
“霸王龙生活在离现在大概6800万年之前,它可以长到4米高,12米长,最重的霸王龙能有9吨重,是那个时代最凶猛的掠食动物之一。”
突然有一个小男孩举起手提问:“老师,我没有听懂。”
她愣了一下,没有反应过来——这段文字明明没什么难度啊,大班的孩子怎么会听不懂呢?
于是她问孩子:“你什么地方听不懂呢?”
“6800万年前是什么时候? 12米是多长呢?9吨又是多重呢?”
我的这位朋友一时语塞,她突然意识到,对于孩子提出的这个问题,她并不能一下子给出很好的解答。
这其实是一段很难理解的语言。
别说是孩子,一般的大人对上面这段文字的理解也是有很大困难的。霸王龙究竟有多高,有多重,其实在我们的脑海中根本没有清晰的概念。
之所以我们大人会觉得上面这段文字“并不难”,那是因为上面的每个字我们都认识,每一句话都很平实,才给了一种我们已经“读懂”了的错觉。
2
这就是大部分孩子在小学阅读的时候会遇到的问题——明明每个字都认识,每个词语都似曾相识,但把他们组合在一起究竟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描绘了一个什么场景,却无从知晓。
更麻烦的是,孩子认识的字越多,读的书越多,似是而非的概念也就越多,这就更容易给他们造成“我读懂了”的错觉。
有很多小学生的家长会抱怨:
我的孩子明明很喜欢看书,但是为什么阅读能力依然很差呢?或者
我天天让孩子做阅读理解,可是成绩为什么一点儿也不见提高?
一个孩子或许的确读了很多书,做过很多题目,但如果他阅读的方法是错误的,或者他从来没有深究过自己所读到过的内容,那么他的阅读就会流于表面,难以深入。果真如此,那么他读再多的书也是没有作用的。
因此,在想办法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阅读的本质是什么,真正有效的阅读方法又是什么。
一个人阅读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人的思维会经历三个过程:
1、从书本中获取信息和知识;
2、在头脑中处理这些信息和知识,并将其内化;
3、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书本内容的理解。
只有完整经历过这三个过程,我们才能说孩子进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但是我遇到过很多孩子,在进行所谓的“阅读”之后,却对于文章简单的复述都做不到,更遑论深入的理解和表达了。
北京名校校长,著名的语文老师李希贵90年代在山东做校长的时候,曾做过一个实验:他让刚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参加了高三的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以后,他儿子考了82分,和高三的平均成绩84.5相差无几。
为什么他的孩子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
其一是因为李希贵从小就让孩子沉浸在阅读的海洋中,他孩子上初中时候积累的阅读量甚至超过了不少大学生。
而更重要的是,在孩子阅读的过重中,李希贵一直坚持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不是浅尝则之。
当时,他的非常喜欢《戴高乐传》。于是他给孩子买了三本不同的《戴高乐传》,让他每一本都比照着阅读。最后孩子不仅能够自己来讲述戴高乐的生平,而且还能说出同样一场战争,哪个传记写得比较好,哪个传记写得有问题。
思考到达这个程度,书中的知识就已经真正内化成孩子自己的知识,而孩子的阅读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突飞猛进了。
3
孩子阅读的时候,有两个问题常常会困扰我们:
孩子从这些书中获得了多少有效信息呢?
孩子真的理解了这些内容了吗?
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读书的“数量”,却忽视了孩子读书的“质量”。我们让孩子读了很多书,做了很多题目,但光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真正有效的阅读训练不是让孩子多读书就行了,还必须让孩子理解内化从书中得到的信息。
那么如何促使孩子去理解?又如何检验呢?
今天我们介绍上一种世上公认的最佳学习方法——费曼学习法。
理查德·费曼是美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量子电动力学创始人之一,也是纳米技术之父。他曾因对量子电动物理学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这位物理大师的启蒙教育是由他身为普通人的父亲完成的。
费曼的父亲是一个推销员。在工作之余,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把孩子抱在大腿上,给孩子读百科全书。有一次,给费曼讲恐龙的故事的时候,费曼的父亲遇到了和我朋友所遇到类似的问题。
父亲对费曼说:“霸王龙有20英尺高,头有6英尺宽。”
但是对于年幼的费曼来说,20英尺、6英尺这些概念显然过于抽象了,他根本无法理解。
于是,爸爸停下来解释:“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意思?如果霸王龙站在我们家前院,他的头就能伸到窗户高度,但却伸不进去,因为它的头太宽了,挤不进窗户里。”
这么一番解释下来,小孩子立即就明白了。
费曼的父亲这个行为很好诠释了真正有效的阅读是什么样子的——用连孩子都听得懂的语言,把书中抽象的概念具象地表达出来。
这不仅让孩子理解了书中的内容,也这说明费曼的父亲是真正读懂了书中的这些表达。
或许是受到了父亲的额启发,成年后的费曼,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并不复杂,只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学习一个概念;
第二步:把这个概念教给别人;
第三步: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重新尝试,直到0基础的人也能轻松理解;
第四部:去掉专业术语,简化类比,直到5岁孩子也能理解你的概念。
费曼学习法的本质,其实是在鼓励我们通过输出的方式学习新的知识。并且这个输出不是鹦鹉学舌地把学到的内容再原封不动地重复一遍给另一个人听,而是加上自己的理解,用更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要让一个外行也能够轻易理解。学习过程思维方式的变换,会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
类似的,孩子的学习阅读也是如此。
检验孩子究竟有没有读懂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别人能够轻松理解。我们在训练孩子阅读能力的时候也可以借鉴这个方法,把孩子阅读的过程分成三个步骤:
第一步:阅读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
第二步:把这本书用自己的方式(语言、图画等)讲给别人听;
第三步:在讲述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重新尝试,直到从来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也能够理解。
只有当孩子能够清晰地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并让别人理解,才算他进行了真正有效的阅读。也只有通过这种方法,他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升。
阅读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希望通过费曼学习法,我们能够让孩子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让他们不仅能够读好书,也能读懂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