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操盘技巧,可关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李玲珑(k63078),每日更新大盘热点,行情研判,探讨交流炒股技术,游资战法,解套战法等操盘策略,干货源源不断。
自从有了资本市场,人类就多了一个无形而残酷的争夺利益的战场,各种关于如何在这个战场作战的理论也就应运而生,正统的如学院派、基本分析派和技术分析派,边缘的如混沌理论、星象理论、周易八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为什么那么多人沉湎于资本市场?难道全部是受金钱的诱惑?不!潜意识地陶醉于人类“赌性”本能也是很多人滞留于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追求刺激、惧怕无聊、盲目自信、屡败屡战等“赌性”特征是人性使然,而几乎天天波动的“日间杂波”也提供了很多貌似可以“行动”可以“赢利”的机会。
于是,受制于本能的赌性,很多交易人只是将自己的精力和热忱放在希望能够迅速获利的侥幸心理上,对真正冷静地观察市场,对如何建立能够确保自己稳定赢利的投资风格、投资策略、投资心理反而关注不多,并往往频繁地情绪性地交易而很难耐心地等待“进退有据”的入场和出场时机。难怪交易大师威廉姆斯说:“我对交易的艺术的兴趣,远远超过对最近一两笔交易本身的兴趣”。
华尔街的大炒家杰西·利弗莫尔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赌博和投机的区别在于前者对市场的波动压注,后者则等待市场不可避免的升和跌,在市场中赌博是迟早要破产的”。
在市场,我们碰到最多的问题是诸如“能涨到哪里去”或“能跌到哪里去”此类的疑问,这些问题或许是不经意地提出的谈资,或许是认真地求索的课题,却常常在实实在在地强化着我们的一些思维,即:市场的未来到底会如何?如何预测或猜测的未来?现实生活中乐此不疲地探询这类问题的人也如过江之鲫,我们就常常听到有人为某次对市场正确的猜测而引以为豪。
但作为一个职业炒手,更应该做的工作是“识别不同的市场态势,根据不同的市场态势制订不同的交易计划,并以严格的纪律来执行交易计划”。
因为,且不去讨论人类是否有能力精确预测未来这一哲学命题(道氏理论就认为“日间杂波”是不可预测的),单就“风险管理、心理控制”等这些成功投资的重要因素而言,后一种思维方法会使我们对市场和交易考虑得更为周全,而从交易实践来看,若根据前一种思路进行交易,投资成绩可能起伏波动很大,而后一种思维方法所指导下的交易则能够持续稳定地赚钱。
一个职业炒手,在市场好的时候一定要勇猛果断,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就一定要谨慎小心,鲁莽和胆怯都不应该是性格。
预测未来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预测市场是投资人的自然欲求,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具有一定市场直觉和感受后,我们是能够一定程度上预测市场趋向的。
但是,要持续稳定地赚钱的话,还是要更多地讲究“在不同的环境下做适当的事情”,换句话说,“识别不同的市场态势,根据不同的市场态势制订不同的交易计划,并以严格的纪律来执行交易计划”对职业炒手而言是一件比预测市场重要得多的工作。
正确的投资方法可以有很多很多,但正确的思维方法却应该基本一致。很多投资人,把太多的时间耗费在前者,对更本质的后者却所思甚少。
深陷欲望诡计,盘感全然丢失
开始进入股票市场前三年,因为前期投入资金并不多,没有惨烈的亏损,但零零碎碎也亏了不少钱。
到了第四年,开始扭亏为盈,亏少盈多。我也不想提及账面资金,毕竟我知道这个战绩并不是特别出色,但也并非每个人都能办到。
我乐意给你分享以下我在交易过程中的细微感受,希望鼓励一些有天赋的交易者继续深耕下去,为什么说有天赋的交易者,因为在我接触下来,70%以上的人都不适合在这个行业继续下去。
我活下来了,但现在也时常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我的战绩有段时间保持的不错,我一直认为自己的盘感比较好,那段时间感觉自己仿佛已经找到了交易的方法和操作品种的内在秉性,所以恨不得分分钟钟都要去市场上证明自己能力。
基本看不到机会,也得硬给自己找个可能有10个点盈利的机会。
为了抓住超短线的机会,5分钟、15分钟这样K线图不停切换,有时候一天交易几十次,据以往的盈利验证下来,以为这样的交易节奏能赚取十倍甚至数十倍利润。
但是不得不承认,对身心和体力是严重的摧残。
一次遇到连续3天大跌,亏损接近40%,章法变得混乱起来,操作也越来越大胆。
在极度的焦虑与惶惑中,我也不想天天盯盘,冰冷的现实折磨着我脆弱的灵魂,我度日如年,无法自拔,日渐消沉,变得自我封闭。
这一次的损失前所未有,使我完全无力收拾残局了。孤独、无助、痛恨、后悔、郁闷的悲哀情绪充溢了我的头脑。
仅仅一月的时间,帐户急剧恶亏,缩水超过半数。那时候就感觉霉运接连不断,几次重仓被迫强平后,我开始认真寻找问题所在,并且进一步做理念上的分析和研究,不断做复盘整理回测。
在那段惨痛时期,经常困扰我的,就是无意识地冲动,即便我事前对交易行情进行了分析推理,制定了看似可行性的策略。
但真正落实到盘面上,总是不自主地给自己找理由,去支撑自己错误的观点,习惯性地去推迟止损,每次预设的亏损限度却不能不加以控制。这种无意识冲动对交易带来的冲击简直是毁灭性的。
痛苦中自我复盘,顿悟趋势之道
正在我愁眉紧锁一筹莫展之际,重新翻翻以前的交易笔记,看着自己账面的金额,一把辛酸泪。
我开始质疑自己的操作手法,开始思考交易的本质,如何才能顺应市场的走向操作。
市场的很多形态,头肩,旗型,楔型,双顶…当时的我非常痛苦,如何判断市场走向来做单?双顶下空单到底是顺势还是逆势?破了颈线大跌空单就是顺势?不破反弹创新高就是逆势?矛盾并痛苦着…
一段时间的思考后,终于回到了最简单的逻辑。
突然顿悟,所有的市场都只有两种状态:震荡和单边。(震荡着的单边上扬还是单边)也就是有趋势和没趋势。
趋势!——对,心中恍然大悟,自己知道,绞尽脑汁写了很多东西,最后却忘了最关健的一点。
当我直面接下来的交易,看到盘面再度胸有成竹,深刻牢记这个交易心法,让我再次从市场上找回了信心,一扫几周的阴云。
之后的交易中,我反复尝试了很多方法去实践交易。深刻地体会到,所有的技术都是趋势的技术,是一种最高境界的理念的发挥。
惟有达到这最高境界,对趋势的感觉心中自有一番体悟才行。
我让自己沉静下来,深刻反省了自己之前的问题:
此外,我选择均线来直击价格走势的本质,从它的运动我推测出内在的东西,然后又推理内在的发展,并用均线证明我的想法。
当然除了均线和趋势线,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实时交易的盘感。
我所用的交易工具只有这么多,没有再多。心中思路明确后,许多的障碍被一一扫除。我又变得信心倍增。
以前自己试图抓住所有的波动,不希望漏过任何行情。殊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己局限性,都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在交易中如此追求完美的心理,很容易导致重仓交易、频繁交易,最终血槽已空既成事实。
现在我只会集中火力攻击最有潜力的行情,从开始准备攻击它开始,你就已经参战。唯一的动作,就是全力以赴。
持续学习,巩固交易心法
我认为交易者,如果没有守则,无程序可遵循,无章法可言,那么即便你有再多的理论分析,最终无意识之下的交易,必然会让人性的贪念、意欲击败理智,这时候的交易往往是最脆弱的。
将交易变成有意识的行为,势必得在精学上下功夫,无论看盘技术还是操作策略,在市场里你可以观察到无数种现象,也分别有无数种技术分析法,如果每一种方法都需要仔细的研究,那么股票交易就成了无比繁重的体力劳动。
你需要做的是,从海量的信息中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上等功夫,何为上等功夫, 捋顺交易的内在逻辑,构建自有的交易体系,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时刻谨记趋势和仓位,在每一次匆忙前行中,别忘了丢下它。
真正的交易系统应包括三个部分:行情研判、资金管理、交易策略,这三者应是有机结合的整体,缺一不可。很多投资者正是因为没有一套完善的交易系统,不知道如何进行资金管理,采用何种策略,只注重买点和卖点,即使这种买卖信号成功率较高,最终还是无法摆脱亏损的结局。
(A)行情研判
它是为交易策略和资金管理服务的,抛开了这一点,任何行情研判都没了目标,都无法设立标准,也没有了实际意义。笔者强调的是行情研判,研判包含了预测,但不仅仅是建仓前预测,还包括建仓后的跟踪评判,笔者甚至认为这一点的重要性要高于建仓前的预测。
行情研判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1.什么样的情况下进场交易?
答案必须是清晰明确的,可以是一个精确价位,也可以是一个明确的区间。一般来说,不管投资者采用的是什么分析方法,其进场信号的类型大概可以分为两种:
1)顺势交易型,这一类投资者选择的最初的进场信号是区间或高低点的突破。口头禅:顺势而为。
2)逆势交易型,这一类投资者的最主要的进场信号是行情末端的拐点,或者是经过测算的目标点位。
口头禅:低吸高抛。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分析研判思路,采用哪一种都可以,但最好不要在交易中来回切换思路!
2.什么样的情况下离场?
离场包含了三层意思:
1)离场是因为行情的发展变化不符合投资者的持仓标准;
2)离场是为了止损和止盈;
3)离场的动作应该是积极主动的。
行情研判必须清晰明确回答这个问题,相对于第一个问题来说,这个问题容易被忽视,也正因为如此,这个问题更重要。什么样的情况下进场,是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离场决定的。
3.能否给资金管理提供唯一的、明确的、可执行的依据?
(B)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的意义:
1.是为了在市场上生存下来,且生存得足够久。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将亏损限于小额。这个“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虽然每个人理解不同,但应该是我们在交易过程中的绝对的追求,因为我们无法预料会连续出现几次亏损,我们只能控制每一次亏损都是小额。
2.获利是交易的最终的追求,只有获利才能弥补止损,才能最终获得利润。套用投资大师的话:将亏损限于小额,让利润奔跑。正是这个要求,决定了行情研判需要回答的第三个问题:行情研判必须可以测算出盈亏比例,否则说明行情研判有缺陷。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我们不知道自己会连续亏损几次,所以一旦持有的头寸开始盈利要积极持有。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1.我们无法知道当下是不是已经获得最大盈利,只有盈利开始出现回撤,我们才可以知道哪个位置是最大盈利点位,即便是一个精于测算量幅的投资者。因为有些行情的变化是会跨越时间级别的,比如日线级别的行情演化成了周线级别的行情,所以有了盈利。只要我们的持仓标准还在,不妨持仓更坚决一些,切不可无原则地“见利就跑”。
2.很多行情展开初期会出现反复,也有的行情初期直接V型反转,也有的可能在反复震荡后会选择向下,这些信号都需要在后市复盘才能看出当时的走势,这种不确定性就对我们的实战操作造成很多困难,所以在这种不确定的初期走势,控制资金或许是一种折衷的无奈之举,也是唯一的合理应对措施。
总之,“知止而后有得”,“量力而为”。资金管理不管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笔者认为这是成为一个合格投资者最重要的核心环节,而往往却被普通投资者所忽视。
资金管理是所有交易环节中最个性化的一个方面,体现出了投资者自己性格的各个方面,没有好坏区分,适用为美。下面简单谈谈构建资金管理模块的大概思路:对自己所能承受的保证金最大亏损制定一个明确的额度,结合投资周期的长短,将总的亏损额度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合理分配。这么做不仅仅是在强调将亏损额度量化,便于提高执行力,更重要的是,强化了一种理念:再多的资金如果管理不善,也会有亏完的一天!
有了上述额度的量化,投资者很容易明确在每次交易中,或者每个时间周期中可以动用的“亏损资源”。很多人将所有投资保证金比作“子弹”,我认为应该将自己的亏损额度比作“子弹”更贴切,子弹打出去是收不回来的,但是为了获取“猎物”我们又必须打出“子弹”,亏损额度用完了,就应该停止交易。
行情研判模块和资金管理模块相互结合可以测算出一个合理、明确的亏损额度,这个过程有助于提高执行力。
(C)交易策略
这是最灵活的一个环节,也是最见功夫的一个环节。在此环节中,许多投资者忽视了一个问题:行情的节奏感。制定一个适当的交易策略就是为了准确地踏住行情的节奏。节奏没塌好,指数上涨你也可能亏损,不同的人操作同一支股票,结局也可能是天壤之别,别人赚钱,你却亏损。交易策略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进场时机。在确定自己交易的时间级别之后,该怎么看待自己的入场信号?比如:对于一个日线级别的交易者来说,在整个交易日中,如果是做突破的投资者,遇到开盘跳空突破关键价位时,是进场还是不进场?盘中回撤到关键点位以内,进场的单子该不该离场?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日线级别的交易者或许应该在快收盘的时候根据信号进场,过滤掉日内的信号。这样做可能会错过一些盈利空间,但是可以回避日内波动带来的不必要的止损动作,趋利避害。作为期货投资者应该将避害放在前面。这里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并不是说这样做是唯一的或者最好的方法,投资者应该对自己的交易进场时机有个明确的标准,以便执行。
2.如何应对行情突发事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突发事件,一定要有积极的应对措施,不管突发事件是不利的还是有利的。很多投资者认为,突发事件虽会引起行情的异常波动,可以加速一波趋势行情,或者减缓一波趋势行情,但大多改变不了行情的趋势。既然是“突发”,无从预测,索性不去考虑。显然这样的观点有点消极。政府一直在积极号召各行各业建立“预警机制”,期货投资者也应该建立“预警机制”,最大程度地确保交易策略的顺利实施。否则会被突发事件打乱节奏,盲目进场或被动离场。
3.加减仓位,平滑心态。我一直不相信有投资者能面对行情的涨涨跌跌、资金的盈盈亏亏,可以做到真正的心如止水。都说人性的两大弱点——贪婪和恐惧。笔者认为,克服弱点应该从尊重弱点开始,弱点与生俱来,时时刻刻都会发挥作用,我们无法摆脱。但是我们可以制定明确的交易策略,通过加减仓位,来平滑或者冲抵盈亏波动对人性弱点的考验。
加减仓位的大概原则:亏损头寸只减仓,不加仓;盈利头寸加仓要按照事先设定好的经过测算的比例执行。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个大概原则,不是唯一标准。
交易系统是一个整体,各个模块是有机组合,不是简单叠加,好的交易系统不会突出某一个模块,而是通盘考虑、同步建立的。这很像中医理论中强调的“中”、“和”的思想,中医认为:人只要做到了“中”、“和”,就不会生病。好的交易系统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全息的,都可以反映出整个系统的目标、原则、技巧等等所有信息。
60日均线:均线的灵魂,趋势的灵魂
60日均线是一只股票行情的最后防线,如果跌破60日均线,那么接下来的行情就不容乐观。相反,如果在60均线附近得到强力支撑的话,后面就会有波大行情。
所有的主力、庄家对决策线都极端重视,决策线一旦拐头向上基本上主力都有胆量重仓持股,而如果决策线一旦被击破,操盘手为安全考虑一般会选择无条件清仓离场,因此对散户朋友来说,在持股策略上要极端重视决策线的指导意义,至少使自己的方向选择和主力保持一致。虽然决策线也可用于分时、周线、月线系统,但如无特别强调一般仅指日线。
60日均线的作用
60日均线是庄家的命门线,它最大的作用是揭示庄家的成本和动向。
指明价格的中期反转趋势,指导价格大波段级别运行于既定的趋势之中。
股价突破60日线,往往是中级行情启动的信号;而股价跌破60日线,则意味着中期行情的终结。突破60日均线时要有明显放大的成交量配合,随后股价能够站稳于60日均线之上,否则后市可能还有较长时间反复。
如果我们手中有在60日均线下方的股票,有时会出现骗钱,区别是真还是假一般是跌破60日均线之后,三天还站不上去,就要规避风险了。
价格突破60日均线时,一般情况下不会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反方向运行,即是是主力作出诱多或诱空动作,至少也会在60日均线之上或之下运行10~25个交易日左右方可反转。
如果在60均线附近得到强力支撑的话,后面就会有波大行情。
60日均线的运用规则
当股价长期在60日均线均线下滑跌,有一天突然放量冲过60日均线并且收盘在60日均线之上,这个形态预示后市大概率会有一波上涨趋势。
当股价长期在60日均线均线下横向震荡,有一天突然放量冲过60日均线并且收盘在60日均线之上,这个形态预示后市大概率会有一波上涨趋势。
当股价分几次上冲季均线,其中有一根阳线最终能站稳在季均线以上,这种形态也属于我们所说范围。
案例解析
如上图,该股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横盘震荡的走势,并且股价一直位于60日均线以下,从2018年3月28日开始虽然有触及60日均线但是一直没能以一根大阳线突破站稳60日均线。2018年4月17日突然放量收长阳线,阳线一举冲过多条均线且收盘价在60日均线之上,从此股价结束横盘整理进入上升通道。
在上图中也是一样,前期股价一直处于下跌状态,后经过几天的强势震荡,股价已经到达60天均线的边缘。在2018年2月28日放巨量冲出60天均线,并且收盘在60天均线以上,在之后的几个交易日的回档中,股价也并未跌穿均线系统,后市的涨幅也是非常大。
从上图可以看到,该股前期虽有和短期均线粘合但一直在60日均线以下运行,到了2月28日,伴随着放量一根长阳上穿60日均线,并且收盘价位于60日均线上,这个时候就值得大家注意,后市大概率会有一波涨势,事实上,在上图走势中也是如此。
那么这个形态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如果股价始终在60日均线以下,则大概率不会有上攻的爆发力,当股价放量切断季均线,就有可能成为向上转势的信号,如果股价能在60日均线上企稳,则转势向上的把握就更大了。所以说,如果股价在某一天放量收出长阳并且收盘价在60天均线之上,则走势出现扭转向上的概率是极大的。
结论一:60日均线是股市的牛熊分界线
60日均线是股市的牛熊分界线,第一层意思是,是股市的牛熊分界线,不是股票的牛熊分界线,换句话说,代表股市的应该是上证指数(特殊情况下是创业板指数)。
60日均线,难道就不是股票的牛熊分界线?是,也不是。我们首先强调的是指数,如果上证指数站上60均线,指数代表了绝大多数的股票,所以绝大多数的股票也站上了牛熊分界线。但是,个股站上牛熊分界线,不代表指数(绝大多数个股)站上牛熊分界线。想要强调的是,回到均线的出发点,趋势的判断,个股的趋势,有个股的特殊情况,哪怕熊市中,也有特力A特立独行,四川双马一骑绝尘。但是这样的妖股不常有啊,几乎所有的个股在熊市中,不是惨烈的杀跌,就是挣扎着下跌,总之难以逃脱下跌的命运,危巢之下岂有安卵。
2015年的牛市,上证指数于6月15日见顶于5178.19,中国国航逆势上涨并于6.29日见顶,随后一路补跌,而且是加速下跌追平指数的跌幅。
在熊市的行情中,强势如中国国航,业绩牛逼如中国国航,曾经的起飞,都是下跌的梦魇。
60日均线是股市的牛熊分界线,第二层意思是,是股市的牛熊分界线。近10年左右,A股一共有两轮牛市,分别是2007年的牛市和2015年的牛市。60日均线,明显成了牛熊的分界点。
牛熊的界定,在股票的操作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操作意义。
牛市思维是趋势做多,每一次回调就是买入的机会,2007年和2015年的牛市,2007年牛市的中信证券,每次回调,都是买入机会。
熊市思维就是趋势做空,每一次反弹都是出货的机会,2008年和2015年的熊市,每次反弹,都是出货机会,即使管理层在2015年熔断后的救市,依然是出货的机会。
所以说,60日均线,不仅仅是均线的灵魂,更是趋势的灵魂。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所以,60日均线决定牛熊,决定趋势,趋势决定格局,格局决定成败。
结论二:60日均线,也是趋势线
60日均线是牛熊分界线,60日均线之上是牛市,60日均线之下是熊市!
这是60日内均线理解上最大的误区,也是应用上最大的难点。
再看结论:60日均线,也是趋势线。我们是怎么判断趋势的,低点抬高,高点抬高。60日均线,也是趋势线,所以,我们判断的依据不是60日均线上下的问题,而是60日均线趋势的问题。
以上证指数2011年5月-2014年5月为例,60日均线的低点不断创出新低,高点也不断创出新低,尽管指数时有站上60日均线。
以2017年上证50牛市为例,60日均线的低点不断抬高,高点也不断抬高,尽管指数时有跌破60日均线。
所以,指数站上60日均线,并不是判断股市牛熊分界线的标准,准确的表述是指数趋势站上60日均线,牛市,趋势站下60日均线,熊市。
专一而精才能在股市长久生存 !!!
只用最擅长的一种手法,其他都忘掉,久了就会形成梦寐以求的稳定获利模式 !
假如你对股市运行规律有一定的认识,也能看明白大多数股票的走势,但你还不能稳定获利,我建议你只做你最擅长的一种手法,其他的都不做了。只专注一种战法,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你梦寐以求的稳定的获利模式。
一入股市总想学全股票所有的技术,以为那样才行,所以真是很难克服多学技术的强烈欲望。由于咱们的精力有限,很难样样精通。炒股是所有参与者智慧的较量。差一点也不行,所以炒股不要搞全能,一定要单项冠军。炒股到最后一定要从复杂到简单,把你的全部技术凝聚成一种战法,或结合自己特长找到一种最适合你的操作系统的战法,专注一种战法会使你对它越来越精通。只专注属于你技术的操作模式的市场机会。不再眼红市场眼花缭乱的干扰,恪守本分,耐心等待符合你战法的机会,就像狙击手在等待目标的出现一样。其实成功的交易就是用百分之80时间的等待,和百分之20的时间操作。只专注一种战法会使你的选股简单了)。虽然你好像失去了大多数机会。其实股市不缺机会,就缺高水平的炒手,但你已能抓住属于你的机会,只专注一种战法成功的概率会很高。这样你就有了一套完整的攻防策略。就像佛家讲的万法归一!
声明: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操盘技巧,可关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李玲珑(k63078),每日更新大盘热点,行情研判,探讨交流炒股技术,游资战法,解套战法等操盘策略,干货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