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国内孩子忙着刷题,我女儿在日本刷马桶

2019-06-23   家长会了么

【欢迎搜索关注公众号“家长会了么”:孩子,遇见你,是我人生重来的唯一机会】

“原生家庭”这个词最近常听到,尤其是孩提时代的家庭环境和生活,似乎成年后的各种不如意不顺遂,都能从这里找到渊源。

你得承认心理学上的东西自然有它的道理,但是我也发现一个事实:从小到大,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没有认真教过我们在家庭这个具体的物理环境中生活的常识

我们的孩子呢,在家里被长辈和父母照顾的无微不至,上学后被无穷尽的学习和考试包围,很多人直到上大学都没怎么做过家务,以为家里住着个田螺姑娘。

这张令人啼笑皆非的衣物洗涤说明,说明了一切

以前还有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说法,现在各种家政服务又便宜又好,花钱也能不定期请个田螺大婶,自己动手的人越来越少了。

“公主和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生活是什么样的?童话故事里从来不提。幸福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吃穿用住、整理清洁,过好这样的琐碎日常,才是每个幸福的家庭时刻都在经历的。

作为家庭成员的孩子们,越早了解这个真相越好。

上周六,大阪赶上个大晴天,赶紧洗衣服换床单,洗衣机还在转,我得出门弄头发,嘱咐先生待会儿晾衣服,他一口答应了,等我两小时后回来发现:衣服晾晒好了,拆换下来的床单被罩洗了,卫生间的地垫也都晾在阳光下,而楼上楼下的地板干干净净,明显吸过了。

我很庆幸,家庭成员们在家务这方面动手能力都很强,而且都很合作,一点不抗拒。

孩子们叠衣服的本领是幼儿园时期就学会的,他们每天穿制服去幼儿园,换成运动服再换回来,老师教着把衣服叠好放进柜子里;在家里,儿子泉泉常哼着歌儿用吸尘器打扫房间,女儿珍珠用湿报纸擦镜子,刷厕所也不含糊。

姐弟俩从小最喜欢干的家务是一起刷浴缸,撸起袖子挽起裤脚,有时候恨不得穿着背心裤衩,在满是泡沫的浴缸里奋力擦拭,再挥舞着喷头冲干净,别提多开心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五年级以后的女儿珍珠,书架和衣物柜里总是摆放得整整齐齐,厨房里也能看到她干活的身影,还时不时撺掇我把缝纫机搬出来一起做点针线活儿。

我还以为是自己身体力行影响了闺女而沾沾自喜,直到有一天聊起她在学校最喜欢的科目,看到她的《家庭课》课本,才意识到:原来日本的小学里还有如此实用而效果显著的教育。

公立小学五六年级的小学生,都会开始上一门“家庭课”,不是偶尔活动或者做着玩,是每周两次实打实的家庭生活课。

五年级的阶段目标是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并初步体验,到了六年级就会讲到一些生活小技能,具体到如何做基本的食物以及收纳、如何有计划的购物、生活用品如何再利用等等,作为家长的我翻看着都觉得有收获。

学校里有专用的料理教室和缝纫教室。料理教室我去过一次,案板、洗碗池、天然气炉子一应俱全,缝纫教室没去过,据珍珠说有一屋子的电动缝纫机,估计跟我在家里用的那台差不多。

家庭课有专职老师,教孩子们如何用各种厨具,如何纫针、打结、手缝以及用缝纫机,都会让他们实际上手操作。

如何缝制一件围裙


女儿的成品

珍珠还在学校学习了各种切菜方法,以及煮鸡蛋、做酱汤,手缝杯垫,还用缝纫机给自己做了条围裙。据说六年级还要做餐垫和便当包,她非常期待。此外,如何收拾整理课桌、如何打扫房间,这些技术细节也是家庭课上学来的。

寒假时珍珠的好朋友来家里住,两个五年级小朋友一起下厨做炒面,说起上家庭课时演练的切菜法,我在一旁偷笑:原来“田螺姑娘”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学校教出来的。

两个认真切菜的小姑娘

我们来一起看看家庭课的课本里都有什么内容——

:日本从北到南,口味上可能会有地域性差异,但饮食结构基本是一样的,加上分餐制,家庭做饭基本上都是三菜一汤加米饭主食的标配,很简单。

五年级的孩子要开始帮厨,首先要注意安全,安全切菜都有什么手法,刀如何摆放才安全,站姿如何才方便操作,都有图片说明。



厨房操作时的站姿,如何安全切菜,用菜刀的注意事项

:日本的房子除非自己有特别要求,一般来说不管是公寓还是独户都是精装好的,整体浴室和整体厨房的配备率很高,基本上都是木地板,吸尘器使用比较普遍,壁橱用的多,收纳整理也有共通性。

以前还觉得因为日本的房子面积太小放不下东西,才会需要那么多整理要诀,翻着《家庭课》的课本,我想“断舍离”理论的发明者山下英子,肯定也是从小在学校接受了这些实际操作教育,才会在这基础上总结出更具体实用的方法,使收拾家也成为一门学问。


衣服如何叠放,整理房间的要点

至于垃圾如何分类,把旧衣服卖掉、送给别人或者再利用的环保理念,更是从小就开始灌输了。

:最让人惊奇的是,虽然是面向小学生,课本里已经有了关于理性购物的环节。要买一样新东西前,要考虑到底需不需要,如果确实想要,是攒钱买还是等到降价再买,不买的话,能不能修理现在的继续用、借用或者接受二手。

你看,孩子从小接受这种训练后,是不是将来可以避免成为被打折促销左右的“买买买”一族?

家庭课在初中阶段也有,而且除了家庭课,还有一门技术课。跟我学英语的两个中学生说,她们最喜欢上技术课了,因为可以用到锯子或电钻等工具,每次上课同学们都很兴奋,有些从家里延伸到院子和户外的感觉。

怪不得很多日本人一到星期天就喜欢在院子里各种DIY做木匠活儿,还美其名曰“星期天大工”,敢情是打这儿来的。

但不得不说,这些教育内容都很实用,初中阶段的孩子还有“职业体验”课,在社区内的超市、幼儿园、面包店进行各种实际体验,高中以后很多孩子就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了,这都为他们将来了解社会打下了基础。

相比读书改变人生,我越来越觉得,日本公立小学的教育方针就是“最基本的生活教育”。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出人头地——毕竟大多数的孩子长大后都会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而家庭生活这件事,擅长不擅长先不说,了解了它的琐碎,但又能知道“有章可循,有技可施”,才不会产生嫌麻烦或畏惧心理

自己动手掌握技巧后又能享受到其中的乐趣,才是一门应该从娃娃抓起的“童子功”。不管我家姐弟俩长大后过着怎样的生活,作为父母,我已经能在小学阶段享受到某些成果了。

作者简介:史努比,豆瓣人气作者,旅居日本大阪多年,家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学生;喜欢用文字记录亲子生活、儿童教育以及异国风情。

【欢迎搜索关注公众号“家长会了么”:孩子,遇见你,是我人生重来的唯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