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
| 那年今日 |
绝世名伶,柔情亦傲骨
京剧大师梅兰芳诞辰125周年
1894年的今天,梅兰芳出生于北京梨园世家。
他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
自10岁登台,他便将人生托付给了戏:《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游园惊梦》……眉尖若蹙眼若秋水,令世界如痴如醉。
他,曾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他,曾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他,是京剧演员里电影作品最多的大师,从无声片到有声片,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他全都拍过。他和布莱希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并称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的创始人。
梅兰芳,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而对于大多年轻人来说,只知梅兰芳是四大名旦之首,代表着中国历史悠久的京剧文化。事实上,除了精于京剧表演,大师的其他才艺也很了得。
比如,他从年幼起就喜欢收藏。
他的收藏始于戏画,藏品中最丰富、最有艺术价值的亦属戏画。又并不只限于戏画,还有古剧本、珍本线装书及碑帖、古董和家具等,他的藏品包括一些贵重的剧本孤本和梅兰芳祖父梅巧玲在宫中受赏的殿本。
如收藏的马少宣画的鼻烟壶,画面有谭鑫培的《定军山》、《卖马》等。
据不完全统计,梅兰芳先生收藏的剧本、戏单、照片、图书、书画、期刋、信件、剪报、邮票、火花、纪念品等,约有4.1万余件。
绘画收藏包括有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的,也有当代著名画家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人的作品。
其中也有收藏不少海外艺术家相赠的作品,如当代印度画圣难达婆薮为梅兰芳绘制的巨幅油画《洛神》、日本著名画家渡边晨亩赠给梅氏的画、印度诗人泰戈尔亲笔题字赠诗的团扇。
日寇侵华期间,梅兰芳蓄须明志,坚拒演出,靠变卖家产和鬻画度日。日本投降后,梅兰芳立即重登舞台。
1946年,吴湖帆为他画了一幅《梅兰》并题《蕙兰芳引》词一首。张大千也于该画左上角题《浣溪沙》一首:
试粉梅梢有月知,
兰风清露洒幽姿,
江南长忆好春时。
珍重清歌珠簇落,
定场声里动芳菲,
丹青椽笔妙新词。
两位丹青妙手用清词丽语写尽了梅兰芳一生的际遇与才情。
再比如,他还喜欢绘画,总是能在绘画中找到灵感,融入到自己的京剧表演当中。
梅兰芳曾说:“我好结交、善看书、爱绘画及收集文物的习性,也可说是祖传给我的天资。”
在梅兰芳先生的眼中,戏曲并不是唯一的艺术方式,只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而戏曲和其他艺术息息相关,并有着共同的内在特质。
对于戏曲和绘画之间的关系,梅兰芳是这样解释的:
“朋友当中有几位是对鉴赏、收藏古物有兴趣的,我在业余的时候,常常和他们来往。看到他们收藏的古今书画,山水人物,翎毛花卉,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从这些画里,我感觉到色彩的调和,布局的完密,对于戏曲艺术有声息相通的地方;因为中国戏剧在服装、道具、化装、表演上综合起来可以说是一幅活动的彩墨画。我很想从绘画中吸取一些对戏剧有帮助的养料。”
旧时梨园艺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但成名之后,又多有书画诗文的传统。
梅兰芳便是开艺人和文人合作风气之先者。
梅兰芳除了精于京剧表演,还擅长绘画、书法,人物、花卉、山水,无所不涉,“画花画佛画美人”,是一位多面手。
他早年花卉师从王梦白,人物画师从陈师曾、姚茫父。
梅兰芳与齐白石合影
以后又受齐白石的影响,加上其自身艺术修养也非常深厚,绘画成就突出,尤以仕女、佛像、达摩最拿手,其作品清丽秀雅、神形兼备。
梅兰芳 偷油吃
梅兰芳的书法功底,主要来自于传统的“帖学”,以行、楷为主。
风格娟秀华美,中锋行笔,得规中距、干净利落。字型瘦长,十分精神,有如先生在舞台上的表演,亭亭玉立,含蓄且到位,意境深远。
佛像图 作于1921年
泰州博物馆收藏
画中无量寿佛安坐在莲花宝座之上,左臂上举于胸前,手指自然舒展,手掌向外,施无畏印。这一手印表示佛救济众生的大慈心愿,据说能使众生心安,无所畏怖。
右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施与愿印,表示佛能给予众生愿望满足,使众生所祈求之愿都能实现之意。
佛像的背光和形象很有古朴之意,下有落款“佛弟子梅澜为写佛像”和“梅澜画佛”白文印。
佛像图有一特别可贵之处,就是在它的天头处有罗惇曧抄录的一段佛经。
罗惇曧,号瘿公,是康有为的大弟子,是近代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也是岭南近代四诗家之一。他工书法,于楷、行、草最为擅长。当时以扶持梨园而出名,与梅兰芳交往很深。
从这幅合作的佛像图中,可以感受他们深厚情谊。
观音像轴 作于1923年中秋
纸本设色,长82厘米,宽27厘米
泰州梅兰芳纪念馆收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梅兰芳子女捐赠
画面中观音菩萨足踏莲花,手持净瓶,微微颔首,双目凝视下方大千世界。
观音像面部刻画细腻,表情平静凝重,颇有高古之风,与情境十分吻合。线条虚实处理极为见功力,圆转、刚劲兼而有之。
从画作可以看出,梅兰芳此时的人物绘画功力已十分深厚。
折扇
梅兰芳的琴师许兰沅有一次赠给老舍一把梅先生画的扇子。
许先生说这把扇子有着非同一般的经历,很有纪念意义。
原来,梅先生演《晴雯撕扇》时,必在上台之前,亲笔精心画一张扇面,装上扇骨,带到台上去表演,然后当场撕掉。
演一次,画一次,撕一次,成了规律。
许先生后来索性等戏散了偷偷地把撕掉的扇子捡回来,请裱画师想办法粘好。
送给老舍的那把就是这么捡回来的。
以梅兰芳先生的名气,他的绘画作品在艺术品拍卖市场很受青睐,但也因此,颇多赝品入市,以至于拍卖市场署名“梅兰芳”的绘画作品,成交价格参差不齐。
但只要是来源可靠的绘画作品,往往就能拍出天价,比如:
梅兰芳《松寿图》立轴 作于1947年
成交价:39.2万元
这件作品由收藏大家张伯驹、书画大家溥佺、陈半丁、秦仲文等题边跋,陈半丁题签,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作品的真实性。
梅兰芳作品历年拍卖行情
梅兰芳《九秋竞妍图》
123×61cm
2013嘉德春拍
成交价:40.25万元
梅兰芳《游鱼》
129×66cm
2015嘉德秋拍
成交价:120.75万元
梅兰芳《无量寿佛》
51.3×36.4cm
2016苏富比春拍
成交价:68.75万港元
梅兰芳 寿桃
2017北京保利
尺寸:90×55 cm
质地:设色纸本 立轴
款识:梅兰芳画于艺学轩时乙酉春分。
钤印:畹华
梅兰芳 梅花争芳
2016北京保利
尺寸:133×41cm
材质:设色纸本 立轴
题识:丙戌麦秋节之初,梅兰芳写意。
钤印:梅兰芳印
“淘金”梅兰芳作品的另外一大诀窍,就是投资与名家一起合作的绘画,特别是“四大名旦”一起创作的,更格外有意义,比如: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和尚小云作于1938年合作折扇17.92万元成交。该折扇一面是梅兰芳绘“朱衣罗汉”、“梅花水仙”,荀慧生绘“芦汀野鹜”、“墨梅”;另外一面则是程砚秋绘“秋菊”、“松下静坐”,尚小云绘“寒江夜钓”、“古木红叶”,合成八景,别有韵致,清雅秀逸。
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梅兰芳《献寿图》
135×67cm
2011春拍保利
成交价:115万元
张大千吴湖帆陆抑非冯超然吴征王震梅兰芳庞元济等《张叔良先生小像》
149.5×82cm
2014西泠秋拍
成交价:207万元
梅兰芳画梅、尚小云添萝卜、荀慧生补佛手、程砚秋写水仙
荀慧生画菊、梅兰芳写杞草、程砚秋添灵芝、尚小云补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