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悟透这三句话,便可通晓成功之道的秘诀

2019-07-17     国学智慧书院


一勤天下无难事!

相传曾国藩年少时,有一天晚上,曾国藩背诵一篇文章。有一个小偷潜伏在他家屋檐下,准备等曾国藩背完书睡觉后偷点东西。可小偷等了好几个时辰,都听见了公鸡打鸣的报晓声了,曾国藩还在背书,一直没有睡觉的意思。小偷实在是不耐烦了,跳了出来,走到曾国藩的面前,怒气冲天地说:“你笨到这种程度还读什么书呢?”说完,他便很流利的将这篇文章背诵了一遍,便扬长而去。

就论天赋而言,曾国藩在这方面实在算不上高。他连续考了7次,直到23岁才考中秀才。同为晚清名臣张之洞13岁即中秀才,左宗棠14也考中,即便是李鸿章也是17岁中的秀才。但即使如此,其余三位都视之为师长,能取得如此成就,与曾国藩的勤奋和坚持脱不开关系。

曾国藩说为官者当有五勤:“一曰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四曰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

曾国藩,他以中人的资质,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最终成为半个圣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实都是因为一句“以勤治事”。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修身自律,还是为人处世,一勤天下无难事。

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王阳明是心学的创立者,更是习得鬼谷子思想的大成者,名望高成就大,所以慕名前来拜师求学的人数不胜数。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他的门徒,他收徒弟有个标准: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王阳明说,立志成为君子之后,就要勤于学习,因为就像诸葛亮《诫子书》中所说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如果你立了志却做不到勤学,王阳明认为那只说明一个问题——你的志向根本就不坚定。要立志,还要志向坚定,这才是王阳明所强调的立志的完整内涵。

学习先要端正态度,即不以聪明机警为高尚,却是以勤奋谦逊为上上。王阳明说,只有具备这种态度,才有资格追随于他,才有资格接受心学的启发和洗礼。这其实已经是做人做事之道了,何止适用于勤学,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如此。

所以,我们才会发现为什么王阳明的徒弟里有徐爱、王龙溪这样聪慧的弟子,但是更多的却是钱德洪,薛侃这样的“笨徒弟”。

王阳明在牢狱里面临死亡的威胁,几乎奄奄一息时,他仍然在诏狱之中研习易经。即便身处逆境,王阳明依然还是勤奋的读书。

受王阳明的影响,嘉靖二十年,钱德洪因抗旨入狱,在狱中仍学《易》不辍。

言传不如身教,王阳明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弟子的。不管是个人修行还是管理团队,这一点至关重要,要给周围的人和下属做一个好榜样。

为强者积于弱也,有余者积于不足也

鬼谷子说: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意思是说:强者是由弱小积累而成。直壮是由弯由积累而成。金钱的有余是由于不足积累而成。

生怕我们不懂勤奋的重要性,鬼谷子还特意补充了一句:此其道术行也。懂得了这个道理,道术就可以实行了。

鬼谷子认为今天积累一点,明天积累一点,后天还积累一点,必定积少成多,如此方能成功。如果你太弱小,是因为你没有坚持积累。如果你太贫穷,是因为没有坚持积累。如果你总是碰壁,是因为你不懂拐弯。

积累是死功夫,但却是道术施行的根本。

有人会说不对,我明明已经很勤劳了,可是我还没有成功。所谓勤劳分为两种,一种是体力劳动,一种是脑力劳动。

有的人虽然身体勤劳,可是懒得思考。这个世界上,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就算掉下来,也不会掉你手里。与其等待,不如让自己更加勤奋些吧。

在鬼谷子看来成功者哪有什么秘诀,天道酬勤,贵在坚持。每一个勤劳的人,每一个懂得积累的人,才是可以走向成功的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dgXN2wB8g2yegNDGbN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