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做朋友,到底对不对?对,但也不对

2020-03-30     柏柏育儿漫画

一亲戚家的儿子高一期末考试,数学只有5分,大家听到这个分数,都瞠目结舌,“我闭着眼睛选择都不止5分啊!”

可亲戚却不着急,对儿子说:“没事,下次考好就行。”然后就和孩子一起打起手机游戏。

后来听说,亲戚主张“要和孩子做朋友,要平等。”可是,平等不等于可以纵容你做任何不管对错的事。

亲戚不是个例,随着年轻一代思想的开放,越来越多家长都渴望能够和孩子成为朋友,其目的主要在于,能够更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可这个问题就在于,了解完之后呢?如果发现孩子错了,是不是应该进行纠正和指正。

和孩子做朋友,到底对不对?对但也不对,这中间的尺寸必须要拿捏到很精确。

首先,和孩子做朋友只是一个帮助孩子进步的方法而已,不是目的。

为人父母,教育孩子并且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才是最终目的。社会上宣扬的和孩子做朋友,是指在态度上要把自己看作和孩子平等的。

比如,尽量不动粗,以成年人的方式坐下来好好聊聊、谈谈自己内心的想法;比如,尊重孩子的穿衣选择,但家长必须亮出自己的底线,别孩子穿个肚脐装到学校,家长还对学校说:“平等嘛。穿衣自由嘛!”

你不教孩子规矩和底线,未来社会就得教,那付出的代价可就不小了。

其次,如果家长发现孩子错了,必须及时指出。

像亲戚家这孩子数学都考5分了,家长还跟他一起玩游戏,也许家长是想要安慰孩子,“没关系,下次再考好。一次没考好不算什么。”可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却是“考试成绩不重要,我考了5分,回家都没事。”

孩子这样的心态,高考必定考砸,安慰孩子心理状态固然重要,可孩子的成绩、前途就不重要了?难道家长可以为孩子铺一辈子的路吗?就算是同龄朋友,看到朋友考成这样,也会“苦口婆心”唠叨几句吧。

第三、如果家长自己做错了,也该向孩子认错。

家长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肯定会存在无意识中误会孩子、让孩子受委屈的情况,事后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家长就该向孩子认错,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这才是真正让孩子感受到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第四、和孩子做朋友,也要有边界感。

就是要让孩子多信任自己,在外出了任何事情,有了任何不开心的事情都能够找你倾诉,也许有些问题在家长看来是危险的,家长会预见可能给孩子造成的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忍不住“出手”帮孩子一把,可往往也会“帮倒忙”,反而让孩子觉得不能再告诉家长事情了。所以,不管你把自己的定位定在“家长”还是“朋友”,都不能轻易越界,多听孩子的需求。

当孩子的朋友,日常问题提建议、关键问题靠强制、该放脸时须放脸。

EN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bMqM3EBiuFnsJQVSy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