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师弟出马》是成龙早期的集大成之作。
《师弟出马》最大的意义,就是基本形成了成龙电影的个人风格(尤其是在动作设计方面),日后成龙电影的诸多特点,在本片中都有所展现。
虽然与袁和平、吴思远等人一起开辟了谐趣功夫片的潮流,并凭借《醉拳》等片奠定亚洲巨星的地位,但这些作品明显深受袁八爷的影响,尤其是在动作方面,成龙的个性和才华并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师弟出马》展现了成龙作为顶级动作指导的最强天赋:那就是根据现场环境进行动作设计的能力(情景式动作设计),以及对于道具的使用。
扇子功。和成龙对打,你得随时留意他身边的小玩意儿,因为这很可能是他反败为胜的关键。
板凳功。成龙元彪师兄弟两人用两条板凳对打,很温馨的场面。
长棍破板凳。
李丽丽的裙子功。仅凭一条裙子和一张凳子,成家班就能编排出一整套花样百出的动作戏。
在木桩上以一敌二。
西班牙裙子功,戏耍李海生和冯克安。
除了对现场环境和道具的利用,成龙的动作设计还明显带有杂耍的成分。洪金宝、元彪的电影也有这样的特点,这明显得益于他们从戏剧学院那里学来的一身翻腾跳跃、摸爬滚打的本领。不同于李小龙的雷霆万钧和刘家良的硬桥硬马,他们的很多动作都是以惊巧致胜。
而成龙更是出了名的“弹弓人”,他的平衡性、节奏感和弹跳能力都是惊人的。
片中饰演大反派的是韩国腿法高手黄仁植(合气道七段、跆拳道六段),尤其左腿出神入化,被称为左腿攻击之王。黄仁植出场那一幕拍得极其精彩:出手迅猛凌厉、招招致命,犹如猛虎下山,杀气逼人。
在黄仁植凌厉的左腿攻势面前,成龙一度几无任何招架之力。
无奈之下,成龙只能祭出自己的搏命式打法。在这段长达十多分钟的动作戏里,成龙几乎一直在表演各种花式挨打。这应该算得上是成龙银幕上被人打得最惨的一次了。
关节被锁。
被海扁。
被飞踹。
被腾空踢出老远。
被踢得在空中旋转720°。
不但连打人的黄仁植都累得气喘吁吁,估计观众们一定也是看得目瞪口呆而又精疲力竭。
到最后,还是被灌下烟袋水之后,变得毫无痛觉而且力大无穷,才最终力克强敌。
成龙拍片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极其精益求精。下面这个著名的甩扇子的镜头,据称拍了50多次才达到成龙的要求。
如此用心和博命,自然深受观众欢迎,《师弟出马》上映后即以1102万破香港电影票房记录,是香港地区首度冲破一千万大关的电影(包括华语片和非华语片),在东南亚各地也是大卖特卖。可以说,《师弟出马》的成功,预示着成龙全盛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