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横空出世的《少林寺》绝对是华语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佳作之一。该片不仅在中国、在东南亚、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掀起了一股“少林功夫”热潮。
《少林寺》之所以能够造成如此巨大的轰动,除了影片质量极佳之外,还在于它在许多方面都开创了先河,而且还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少林寺》是第一部成功的内地港台地区合拍片。继本片导演张鑫炎第一个吃螃蟹之后,徐小明、刘家良、张彻等香港知名导演纷纷来内地发展,并且都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合拍片一时蔚然成风。
《少林寺》还为华语电影(尤其是功夫片和动作片)挖掘了一大批人才,他们也成为了日后香港和内地影视界动作片领域的中坚力量,比如于承惠、于海、计春华、胡坚强等等。而从内地武术冠军中挖掘功夫巨星更成了华语电影界的惯例:李连杰、赵文卓、吴京、张晋、吴樾……这一切的源头都出自《少林寺》。
《少林寺》上映的时候,不但在国内呈万人空巷之势,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也是所向披靡,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打破历史票房记录或者华语票房纪录。以日本为例,其票房达到36亿日元之巨,超过了成龙的《A计划》(31亿)和李小龙的《龙争虎斗》(30亿),这个记录一直到2002年才被《英雄》打破。
在《少林寺》上映之前,中国民间虽然有很多关于少林寺的传说,而且也有不少少林寺题材的影视作品,但对少林寺所起到的宣传推广作用微乎其微。而李连杰主演的这部电影却让这座千年古刹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少林寺》不仅成为旅游胜地,更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文化潮流。
不仅如此,《少林寺》还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学习“少林功夫”的热潮。不少如今的明星都是因为当年观看了《少林寺》才萌生了学武和拍电影的志向。比如王宝强、释彦能、于荣光、熊欣欣等等。网上更有戏言:一部《少林寺》,为当今各行各业造就了无数保安。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如果说李小龙是将中国功夫推向全世界的第一人的话,那李连杰毫无疑问是将中国功夫发扬光大的继承者。
而对于李连杰本人而言,《少林寺》更可以说是改变其一生轨迹的作品。
对于任何一个动作明星而言,处女作《少林寺》的起点之高,简直是前无来者,恐怕只有李小龙的《唐山大兄》勉强能够与之相提并论,但其实李小龙在拍摄该片之前,早已有多年的演艺经历。
而成龙出道早期的作品都不甚理想,其成名作《蛇形刁手》的轰动程度也远不及《少林寺》。
此外,鲜为人知的是:李连杰一开始并不是《少林寺》主演的第一人选。《少林寺》最初的导演是陈文,而主演则是京剧团出身的吴刚。
但影片投资方香港中原电影公司的老总廖一原对样片极其不满意。为了确保影片质量,于是撤掉整个剧组,并请到张鑫炎担任导演,主演方面则圈定了当时荣获五届全国武术冠军的李连杰。
由于是首次深度合拍,来自内地和香港地区的制作团队和演员们都力求尽善尽美,因此影片的整体制作水准极为精良,多少年之后重温仍不失为一部佳作。
以李连杰、胡坚强、于承惠、于海、计春华为代表的来自全国各个武术队的演员们,在银幕上充分展示了他们全面而扎实的武术功底。
这种集体亮相的真功夫和以前港台影视作品中的功夫明显截然不同,给观众们带来了极为震撼的观影冲击。
女主角丁岚的演出也是令人眼前一亮。
此外,内地更为广阔的外景资源,也为影片带来了呈现出了一种开阔壮丽的气象。
而一曲《牧羊曲》,更是红遍大江南北,传唱至今。
但其实当时的全国武术冠军并不少,比如比李连杰更夸张的十连冠(1978~1987)获得者赵长军。
除了身手出众,李连杰身上的那种灵性也是打动影片制作方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和后来的赵文卓、吴京等人其实是一个道理,毕竟拍电影也要讲究外貌、气质和表演潜质。综合这几点而言,李连杰绝对是数十年不遇的奇才。
短短四十年间,出演过数十部电影,但纵观李连杰的整个演艺生涯,也许角色方面不及黄飞鸿知名,但就影响力而言,《少林寺》无疑才是其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作品,它可以说是完全改变了李连杰的人生轨迹,让他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武术冠军,成为了全球知名的“功夫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