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武器防护一般,为何军队还要用?因为重装部队并非万能

2020-02-29     熊熊讲武

关注军事装备发展的朋友是比较多的,但是在日常讨论中我们也发现,没有任何一款武器装备能得到所有军迷的认同。

其实,很多武器在设计上固然有问题,但在大多数时候,既然那么设计了,其实就是有考虑的。很多考虑并非是出于技术上的问题,而是作战要求所导致的。

比如我们刚写的一篇关于山地反恐轻型突击车的文章,一些朋友就提到了:这车的防护太差,容易被摧毁。

防护差是谁都能看得到的,但是这车不适用于伴随99A正面突击的,它只是一个特种作战平台而已。

在其作战定位中,防护性能要让位于重量、机动性。

仅从技术上来说,给这种小车装上30毫米厚的装甲能不能做到?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武装成这个样子,其越野性能、载重能力、机动性也会全面降低,而不再符合特种作战的需求。

对于一款武器来说,如果不符合作战要求的话,那么就是失败的。而不是说这款武器挡不住重机枪的射击,它才是失败的。

类似这种对防护比较执拗的朋友,笔者身边也很多,尤其是对武器研究较多,但却比较忽视战术和实际使用的。

比如15式轻型坦克亮相之后,不少争论也是针对该坦克的防御问题。

我们的技术水平难道不能将坦克的防御做的更好吗?当然是可以的。可问题是你的防护水平达到99A的那个程度,它本身就是99A,而不是15式了。

既然本身已经有了99A了,需要的是一款轻型高机动的坦克,再弄个99A二号出来,再强调这坦克的防护性如何如何那是没有意义的。

就比如你是水果店的店主,客人已经买了一袋大苹果,现在还想买一袋小苹果。结果你给人家介绍半天大苹果的好处,可是人家已经有大苹果了,现在想买的是小苹果。

对客人来说,小苹果能满足他现在的需求,这就是最好的。人家买了人家满意,你就不能再说什么这个小苹果怎幺小之类了,因为它本来就是小苹果啊!

回到轻型坦克的问题上来,道理是一样的。15式它首先就是30吨级的轻型坦克,吨位在这里摆着,在技术水平没有飞跃的情况下,它的防御力就不可能达到99A的那个层级。

很多人执拗于这个,其实是个死循环。因为你不能要求一个矮个子像姚明那么高,真那么高了,他就不是矮个子了!

再回头说,有的轻型武器,吨位制约了其重量,进而使得其防护力很弱,甚至近乎于没有。

这种武器在战场上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其实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军队也就顺理成章地产生了。在古代军队中,我们知道有重骑兵、轻骑兵、重步兵和轻步兵。

很显然,重装兵种比轻装兵种防御力和攻击力要好些,而且重装兵种对兵员素质要求高,耗费的财力、物力也更大。

但是,轻装兵种除了省钱、好培训之外,在战场上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呢?

以轻骑兵为例,正面冲阵效果当然不比重骑兵,但是其机动速度快,可持续作战能力强。敌军被击败后,使用轻骑兵能迅速扩张战果,还能进行远程追击,但重骑兵就不太适合了。

再以轻步兵为例,正面会战肯定也不如重步兵效果好,可是在山地战、摸哨偷袭中就要更合适些。

如果执拗于轻装部队的防护,全面发展重装部队的话,既耗费巨大,同时也不适合很多做战场合。

从古代回到现代,道理是相通的。

以美国陆军为例,其有三类旅战斗队,装甲旅战斗队以履带重坦克和步战为核心、斯特莱克旅战斗队以八轮装甲车族为核心、步兵旅战斗队就是轻型装甲车而已。

而在美军特种部队中,还装备有大量特种载具,比如文章前面提到的那类突击车也是有的。

这种突击车几乎省略了防护,但是在有限的重量下却强化了其越野和速度。

打个比方,一支特战小队需要剿灭山区中某地的恐怖分子,后者携带有部分防空兵器,直升机直接投送兵力有一定风险。

如果直升机在15公里外将特战队投放,其徒步行军至战区的话,要消耗一定体力,需要一个多小时时间,因士兵体能限制不适合携带较多大型步兵武器,且弹药基数和补给也很有限。

如果是一支山地突击车小队,直升机投放后,其可以迅速抵达战区,节省了战士们的体能。

车上搭载有各类设备和武器,可提供必要的火力支援及侦察,尤其还能带一部分步兵重武器且弹药量没问题。

突击队在安全距离内下车,在车载设备支援下,便能更好地完成作战任务。

当然了,你要是将这种武器投入到正面作战中,那肯定不太合适。但是这是指挥员的问题而不是武器本身的问题了,优秀的指挥员要善于调动不同类型的部队执行相应的任务。

让轻装部队去冲阵,而让重装部队去爬山,这使用思路就错了。

这一点反应在我们的轻高机部队上也是如此,这类战场轻骑兵的定位也不是跟对方的重装甲部队去当面PK的。

其实很多人认为一款武器防护不行,主要是将这款武器放置在了其本来就不适合的作战环境中去,如果这样类比的话,没有任何武器的防护是够用的。

比如F22战机,其低飞到人家老式高射炮的目视范围内,肯定会被打下来;

比如航空母舰,其开进到人家海岸线十公里处,肯定能被击沉;

回到我们重点提到的轻型突击车和轻型坦克上来。

前者本身就是一款特战装备,不是步兵普及型装备;后者也是针对特定地区的武器,不是跟别人打装甲会战的。

它们的设计初衷是完成特定条件下作战任务的,军队的武器属性永远是以能完成任务为优先的,而为了更好完成任务,有些武器的性能就不能不让位于其他方面,防护是如此,火力、机动甚至也是如此。

如果为了刻意的防护,而使得作战任务无法完成,那么表面上是注重了官兵的生命,但这比起战斗失利所造成的损失来说恐怕是难以比拟的。因为对一支军队来说,最可怕的不是伤亡惨重,而是伤亡惨重后仗还没打赢。

当然了,我们这么说不是认为防护性无关紧要,而是说不能唯防护性论。实际上任何武器都在追求能完成任务需求的同时,尽可能提升防护能力,只不过受限于平台,很多指标可能不如大家满意罢了,这一点也希望大家能看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PMGk3AB3uTiws8KcjX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