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男子深夜胸痛就医,心梗离世,提醒:睡前2件事做不得

2019-07-27   关注心脏健康

凌晨一辆救护车拉着一位年轻男子匆匆进了医院。

医生检查发现,男子已经陷入深度昏迷状态,血压血氧持续降低,通过查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医生判断为急性心梗发作,可能一支重要的心脏动脉闭塞了。

医生赶紧为他进行了电击除颤、肾上腺素注射。不幸的是,经过长达3个多小时的抢救,男子还是因心肌坏死面积过大不幸离世。

他的父母接到消息后大哭:都怪我啊,不该和你吵。

原来,男子姓孔,今年32岁,父母均有高血压,他平时血压偶尔也高到160mmhg左右,但从来没有不舒服,也没在意。从上大学的时候,他就迷上了游戏,天天熬夜打游戏。为了提神,烟也是一根接着一根的吸。

大学毕业后也不出去工作,一直待在家里啃老。他的父母为此没少和他生气。

事发当天,他的父亲半夜起床后看见他还在玩电脑,气的一下子把电脑给他关了。

这下可把小孔急坏了,冲着父亲大喊:你干什么啊,我正比赛呢,你怎么那么烦人啊。

话没说完,他突然两眼一黑就晕倒过去。

父亲赶紧拨打120,结果还是没能救回他的命。

医生摇头道:睡前2件事,害了他的命啊。

第1件:吸烟

香烟中含一氧化碳会渗透到血液中,会使运送氧气的血红素卸下氧气而改与一氧化碳结合,导致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就会减少。

同时,尼古丁会使冠状动脉收缩,血管收缩越严重,心脏的运动就会越艰难。

小孔长期吸烟,血管早已伤痕累累,一收到外界刺激,心肌缺血严重,心梗就随之而来了。

第2件:熬夜

有相关调查发现,经常熬夜的人因冠心病入院治疗者比只在白天工作的人多1.15倍。

经常熬夜的人身体正常的生物节律被打破,易导致体内各脏器功能失调,睡眠欠佳、影响身体的恢复和休整,饮食也会发生改变,会增大精神压力,易诱发心梗。

心梗上身并非了无踪迹,3种异常一出现,最好及时就医。

异常1:心跳失常

在心梗发作的时候,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心跳失常、心力衰竭、血压下降等。

一般在心梗发作的前几天,都会有这些症状。

但是在病情发作的时候,这些症状并不能明显的表现出来,情况危急的时候,也是没有时间按压脉搏数心跳的,因此还需要了解一些比较直观的症状。

异常2:呼吸困难

由于心力衰竭,是会影响到呼吸的,患者会出现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可以明显观察到的。

而且在心梗发作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就会出现,对判断心梗是很有帮助的。

异常3:心绞痛

在心梗发作的头几天或者是发作的时候,心绞痛是必然出现的,有个别的患者还会同时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

预防心梗,坚持3件事,清血管防血栓。

第1件:保护血管不氧化

血管需要“抗氧化”,当人体自由基过多时,会造成血管内皮老化,引起动脉硬化、弹性变差,使得血管内更容易沉积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疾病。

而抗氧化剂,可以捕捉并消灭“自由基”,减少其对血管的伤害,维持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预防血管疾病严重化。

生活中,茶叶就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如玲珑菊、枸杞子、覆盆子、绿茶叶等。

其中,玲珑菊属于四大怀药之一的药用菊,不仅抗氧化剂含量最为丰富,且富含钾和三萜类化合物等营养物质。

泡茶、做粥时放些,有利于减慢血管退行性变,减少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第2件:适量运动

长期久坐不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使心脏血液循环减慢,会间接性的促发血压升高,严重可导致冠心病症状。

适量运动,有助于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免疫能力。

曾有一项结论在《英国运动医学期刊》上发表,若中年人坚持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等,可平衡身体的协调性及平衡性,对肌肉的健身有很好的作用。

第3件:避免过度疲劳

很多年轻人因忙于工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使身体处于过度疲劳,这样会降低身体免疫力,促使各种细菌和病毒防御能力下降;同时新陈代谢也会减慢,导致身体内的毒素无法排出体外,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适度放松自己,保持良好心态,不要生气、发怒,遇事时情绪不要激动,保持平和心态。

更多心脏、血压疑问:

请微信搜索、私信:关注心脏健康 (GZXZJK123)公众号

三甲医院心脏科医生定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