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支援湖北第一批医疗队凯旋侧记:山河染春色 英雄平安归

2020-04-02   红河发布


出征时武汉还在飘雪,如今白衣卸甲,归来却已是最美人间四月天。



4月2日16时8分,载着红河州支援湖北第一批医疗队20名队员的大巴抵达蒙自市北平收费站。“敬礼!”随着一声令下,早已守候在此的民警齐刷刷地向车队致以标准的军礼。警车开道、骑警护送,沿途车辆纷纷停驻鸣笛,路边迎接的群众报以热烈的欢呼……今天,红河以最高礼遇迎接战“疫”英雄凯旋。



16时50分许,大巴缓缓驶入红河会堂南广场,一场热烈而又简短的欢迎仪式等待着医疗队队员。



“妈妈!我看见妈妈了!”医疗队队员、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何秀英年幼的儿子在她下车的瞬间,迅速寻找到了母亲的身影,奋力将妈妈的照片高高举起。


何秀英的母亲木腊梅站在外孙身旁,打开了抖音直播,激动地对观看直播的网友呼喊:“他们到了!他们到了!”


等着,盼着,念着,终于回来了!大家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整齐地列队在旁,共同见证这充满荣光的一刻。



“在武汉的44个日夜,我们充分发挥职业专长,圆满完成了疫情防控任务,全体队员以零感染安全归来!”欢迎仪式上,作为云南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统战委员,医疗队队员邱然向家乡人民铿锵报告,“驰援武汉的抗‘疫’工作虽已结束,但医务人员的工作使命不会终止,我们将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继续救死扶伤!”



掌声和欢呼声再次响起。


仪式结束后,何秀英走出人群,一把抱起儿子,紧紧搂在怀里,泪如雨下。“妈妈,我好想你!”“我也好想你,儿子!”木腊梅眼角噙泪,用手机定格这期盼已久的团圆瞬间。



“她怕我担心,去武汉的时候都没告诉我,我是看新闻才知道的。”木腊梅说,知道这个消息后,她曾打了多通电话给何秀英,“她都不敢接,因为不知道怎么跟我说。”好不容易接通了,母女二人却只是隔着电话默默流泪,一句话也讲不出来。挂了电话后,何秀英发微信给母亲:“妈妈不要哭,前方需要我,我只是换个地方上班。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等我平安归来。”牵肠挂肚了近60天,默默祈祷了近60天,如今,女儿终于一切安好地站在了自己面前,木腊梅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另一旁,医疗队队员范春光和妻子杨秀梅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你终于回来了!”这是杨秀梅流着泪,对久别重逢的丈夫说出的第一句话。



夫妻二人同为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对于报名驰援武汉的决定,他们之间更多的是理解与支持。春节前夕,范春光的女儿刚在北京做了手术,正在家中休养,由爷爷奶奶照顾。两人忙完院里的工作就要赶回去照顾孩子,正是家中需要人的时候。“在这个时候离开家,我对不起孩子和家人,但忠孝不能两全。”出征前,范春光含泪对妻子表达着歉意。“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看到丈夫流泪,杨秀梅忍泪安慰道。


本来决定团聚时不哭了,但看到丈夫红红的眼眶,杨秀梅也感动不已,再次流泪。以泪送行,再以泪迎接,这样的情感表达直白而又深情。


同一时刻,滴滴司机杨帅举着一个大大的“点赞”牌子,静静地立在仪式外围,目睹这感人的场景,打心里为白衣战士们高兴。“知道医疗队队员要回来了,我就想着一定要在他们经过的地方等着,表达一位普通市民最真诚最深切的崇敬和感谢。”杨帅说,疫情防控最严峻的那段时期,公交和出租车都停了,考虑到市民的出行问题,他在做好车辆消毒和自我防护的前提下,一直坚守在岗位上。“那期间也接了不少去医院的行程订单,不知道其中有没有医护人员。如果有,那就太荣幸了。”



如果不是亲眼见证,你可能无法预料,红河人民对这些白衣战士的崇敬和爱戴之心。


“他们在疫情一线守护我们,这次换我们守护英雄回家。”红河州公安局交警支队锁蒙高速交巡警大队副大队长李庆说,今天中午,他和20名队员一起,在北平收费站出口反复列队演练,只为在白衣战士们回家时致以最高礼遇。



赵晓燕是大队的一名普通民警,她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得知母亲将要在蒙自北大门迎接援鄂医疗队凯旋后,就一直嚷嚷着要与母亲“一起接英雄回家”,赵晓燕深有感触地说:“这不仅是一场隆重的欢迎仪式,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欢迎仪式结束后,来自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的10名援鄂医疗队队员登上了去往个旧市的大巴,踏上了回家之路。车队经过,交通管制,但对于司机们来说,这是最心甘情愿的一次等待。他们鸣笛致敬,和路边驻足欢迎的市民一起,向医疗队队员们鼓掌、竖起大拇指点赞……医疗队队员们止不住热泪盈眶,不停地向窗外挥手、挥舞着国旗。“40多天里所有的辛苦和劳累,在这一刻全都值了。”



春日的斜阳,金子一样洒落在街道上,温暖无限。无论是车内的白衣战士,还是车外守候的家乡人民,此刻心中都充满了浓浓暖意,曾经的苦辣酸甜都化为喜悦的泪水。


因为有爱,终于迎来了这春暖花开。



记者:车安达 寸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