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和湿热有什么不同?小儿推拿李波教您巧妙祛湿,赶走体内湿气
版权所有,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侵权必究,小儿推拿李波!
寒湿和湿热有什么不同?小儿推拿李波教您巧妙祛湿,赶走体内湿气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我湿气太重了”,有些想尽各种办法祛湿,效果却不是很理想,甚至越祛越湿。这是因为没有辨证祛湿,只知道有湿气,却不知道湿热和寒热的区别。不同的湿气,祛湿方法不同,没有对症祛湿,只会越祛越湿。你真的了解它吗?知道自己到底是“寒湿”or“湿热”吗?
吴鞠通在《温病调辨》里讲的很清楚:“湿之入中焦,有寒湿,有热湿,有自表传来,有水谷内蕴,有内外相合。其中伤也,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款,遗患无穷,临证细推,不可泛论。”
从性质来看,人体的湿简单地分为寒湿与湿热。从湿邪喜欢和其它邪气一起致病这个特点来看,湿和热一起就是湿热,和寒一起就是寒湿。
寒湿和湿热有什么不同?小儿推拿李波教您巧妙祛湿,赶走体内湿气
一、湿热
湿热,是热与湿同时侵犯人体,或同时存在体内的病理变化,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可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
小儿湿热证的常见临床表现:口干口苦口臭、大便燥结或粘滞不爽,异味特别大,臭秽难闻;怕热易出汗,小便黄赤、颜色很深;尿道口红、肛门红;舌像:舌质红,舌苔黄厚或者黄厚腻。
小儿的湿热与积食有很大的关系,通常吃了不该吃的,不容易消化的,导致身体内有垃圾瘀滞才会出现湿热。
1、调理脾胃,清热利湿,让身体不容易产生垃圾!
2、让小孩吃容易消化的东西,从饮食上减少甜腻,油腻,冰镇的食物,减少产生垃圾的机会。
3、增加运动,运动会帮助气血提升,来排除这些湿热的垃圾。 身体寒气大,代谢不了的水会成为废水,又称为痰湿、痰饮。
二、寒湿
寒湿寒湿更易伤阳气,阻滞气机。中医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外感寒湿: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以关节、筋骨疼痛为常见症的证候;内生寒湿:寒湿内困而损伤脾阳,或脾肾阳虚而寒湿内停,以畏寒肢冷,腹痛泄泻,或浮肿为常见症的证候。
小儿常见寒湿的表现:食欲不振,口黏发甜,怕冷,手脚冰冷,大便黏不成形,易水肿,舌苔白厚或有齿痕。
寒湿体质的小孩不适合多灌水。
寒湿和湿热有什么不同?小儿推拿李波教您巧妙祛湿,赶走体内湿气
三、湿热or寒湿有什么区别?
1、看全身:
湿热体质的人多口渴,喜欢喝冷饮,全身粘滞不爽,手脚出汗,体味较大;
寒湿体质的人不容易渴,喜欢热饮,身体沉重,头重涨闷,起床时痰多,易体肿,腹胀,冬天手脚冰凉。
2、看面部:
湿热体质的人面色红赤,寒湿体质的人面色晦暗苍白,眼睑易呈肿。3
3、看体型:
湿热体质的人体型有胖有瘦;寒湿体质的人胖人居多,一般都是下半身肥胖,小腹赘肉多。
4、看大便:
湿热体质的人大便燥结,会有拉不尽的感觉;寒湿体质的人大便粘,稀软不成形
5、看小便:
湿热体质的人小便会发黄,味道很重;寒湿体质的人尿液清长没有什么味道,如水样。
6、辨别寒湿和湿热的其他简单方法:
(1)寒湿:一般不口干;湿热:一般有口干。
(2)寒湿:舌苔一般是白的;湿热:舌苔一般是黄的。
(3)寒湿:舌苔一般是津液较多,滋润的;湿热:舌苔一般偏干的,多干燥的。
(4)寒湿:一般怕冷多些;湿热:一般怕热多些。
对于寒湿体质以及湿热体质来说,这两种体质有着不同的症状,因此在想要调理自己的身体需要先区分自己属于什么体质,才能够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调理,避免错误的调理方式让自己身体的症状加重,也别让自己因为错误的调理而引|起一-些其他疾病。
寒湿和湿热有什么不同?小儿推拿李波教您巧妙祛湿,赶走体内湿气
四、如何调理?
对于体内有湿者,调理自然应以健脾祛湿为主,但结合寒、热的特性,也应注意选择驱寒或清热。 (一)寒湿体质的人,在去湿的同时要驱寒,一定不要吃一些寒凉性食物。日常可多吃些具有温热、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常用如鲤鱼、茯苓、薏米、扁豆、砂仁、山药、猪肉、红枣、龙眼等。食用参考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适量(结合食量而定):薏米先浸泡一小时,而后与茯苓文火共煮30分钟,可加入葡萄干,熟后食用。
(二)对于湿热体质的人,湿热的调理原则是去湿、泻热、清火,还要强调调理脾胃:湿热的热,是因为有垃圾才引起的,调理脾胃,让身体的运化能力强了,就不容易产生垃圾。
中医认为脾脏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化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
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
在饮食上主要选择:薏米仁、莲子、紫菜、红小豆、绿豆、扁豆、苦瓜、冬瓜等。
寒湿和湿热有什么不同?小儿推拿李波教您巧妙祛湿,赶走体内湿气
五、宝宝寒湿的小儿推拿调理
推拿穴位和手法如下
1、补脾经、
使孩子拇指微屈,术者以右手拇指桡侧或指面自孩子拇指桡侧自指尖推至指根,推100~500次。
2、揉板门、
术者拇指揉孩子大鱼际平面中点,揉100~300次。
3、补肾经(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
术者右手拇指自孩子小指掌面偏尺侧指根推至指 尖,推100~500次。
4、掐揉四横纹、
术者拇指指甲依次掐孩子食、中、无名、小指第1指间关节横纹,继而揉之。掐3~5次,揉100~500次。
5、顺运内八卦、
术者用左手拇指按定离卦,右手拇指自乾卦开始向坎卦运至兑卦结束。
6、揉外劳宫、
术者用中指指尖揉孩子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中 间,揉100~500次。
7、揉一窝风、
术者右手拇指掐孩子手背腕横纹中央凹陷,掐3~5次。继以揉之,揉100~300次。
8、推三关、
术者食、中二指并拢,自孩子前臂桡侧腕横纹推至肘横纹,推100~500 次。
9、揉中脘、
术者右手拇指按揉孩子脐上4寸, 按揉100~200次。
10、顺摩腹、
术者用掌顺时针摩孩子腹部,摩300~500次。
11、按揉足三里、
术者拇指指腹揉外侧膝眼下3寸, 揉50~100 次。
12、捏脊 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用食、中二指面自下而上捏,捏3~5遍。
六、宝宝湿热的小儿推拿调理
推拿穴位手法如下:
1、清补脾、
在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处来回推100-500次
2、清板门、
术者拇指从孩子掌根推至第1掌指关节,推100~300次。
3、清胃经、
术者食指自孩子大鱼际桡侧掌根推至拇指根,推100~500次。
4、清大肠、
术者右手拇指桡侧 面,自孩子虎口直推至食指指 尖,推100~500次。
5、清小肠、
术者用 食、中二指自孩子小指尺侧指根直推至指尖,推100~500次。
6、掐揉四横纹、
手掌面,第二至五指节第一指间关节之横纹,掐四横皱:以拇指甲依次掐之,继而揉之。掐3~5次;推100~300次。
7、揉掌小横纹、
掌面小指根下,食指或中指揉100-500次
8、清天河水、
术者食、中二指指腹沿孩子前臂正中线,从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 推100~500次。
9、顺摩腹、
术者用掌或四指摩腹部,称摩腹,摩300~500 次。逆时针摩为补,顺时针摩为泻
10、分腹阴阳,
术者两拇指自孩子中脘向两旁斜下分推之,推50~100次。
11、揉足三里。 外侧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拇指端按,称按揉足三里。次数:50~100次。
寒湿和湿热有什么不同?小儿推拿李波教您巧妙祛湿,赶走体内湿气
版权所有,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侵权必究,小儿推拿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