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娟,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药剂科
医研部医学科普中心 编辑
近期天气变化无常,医院带状疱疹患者明显增加,老少皆有。带状疱疹,俗称"缠腰蛇",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是潜伏于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后发生的皮肤感染,会引发神经痛,若治疗不及时,顽固性神经痛将一辈子如影随形。
症状及表现
带状疱疹患者可根据其疱疹分布具单侧性,呈带状排列和伴有神经痛确诊,以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出现呈带状分布的、成簇出现的疱疹为特征。一般初次感染时全身散发小红疹,其中央水疱瘙痒但可自愈。若初次感染未根治,其潜伏病毒在患者免疫力低下时将复发,形成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患者病发前一般伴随身体疲乏、发热、精神不济、四肢酸软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其好发于三叉神经、肋间神经、臂丛神经及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病程一般持续2~3周,其重要特征之一是神经痛,儿童疼痛较轻,年老患者则疼痛剧烈,皮损患者愈合可遗留为顽固性神经痛。
治疗方法
治疗带状疱疹,要从抗带状疱疹病毒,减少疼痛和炎症,促进愈合等这几方面着手。
(1)抗带状疱疹病毒药:如口服泛昔洛韦胶囊,3/日,500 mg/次,共7天;口服伐昔洛韦胶囊,3/日,1000 mg/次,共7天;用于早期带状疱疹的抗病毒治疗。
(2)镇痛药:带状疱疹伴随神经痛,应加用镇痛药。如布洛芬、曲马多等。
(3)皮质类固醇药物:带状疱疹水疱破裂可传染,要抑制炎症,减轻后根神经节炎症及其后的纤维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如泼尼松治疗,但因其可抑制免疫功能,有使带状疱疹扩散的可能,因此要慎用。
(4)干扰素:用于带状疱疹的辅助治疗,用于严重或免疫功能明显减弱的患者,还可用B族维生素,如口服维生素B1片或肌肉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营养神经,减轻疼痛和损伤。
(5)局部治疗:用于水疱吸收、收敛、干燥、消炎,预防皮损继发感染,如病损局部可涂抹1%甲紫和炉甘石洗剂。
(6)药物联合物理疗法:昆山中医院对65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联合高能红外线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皮损修复及神经痛症状,疗效确切。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在对40例带状疱疹患者的研究后认为,加巴喷丁联合高能红光是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7)中西药联合:有人用口服阿昔洛韦联合五福化毒丸治疗30例,发现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口服阿昔洛韦。
(8)中医非药物疗法:有人采用针刺夹脊穴联合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34例,发现总有效率为94.1%,疗效优于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阿昔洛韦软膏患处涂抹)的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效果良好。
预防及护理
(1)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身体抵抗疾病的机能提高了,将是一切疾病的防护伞。应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一些体育项目,用以增强体质。保持愉悦心情也是增强免机体疫力很重要的方法。
(2)增进营养。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多食豆制品,山楂,甘蔗和梨等偏寒水果,禁食辛辣温热食物,慎食油腻制品,少喝咖啡等兴奋神经的饮品。
(3)预防感染。感染是诱发带状疱疹的原因之一。应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提高机体防御能力。尤其是在春秋季节,冷暖交替,稍微不注意就极易感冒,要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引起感染。若一旦感染,一定要及早到医院进行治疗,千万要重视,若任其发展,将导致病情加重并难治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tK5hG4BMH2_cNUgeu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