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画像)
记得当年上高中时,语文老师说了一段关于清朝皇帝的顺口溜,大概是这样的:崇德打江山,顺治捡江山,康熙兴江山,雍正治江山,乾隆坐江山,嘉庆守江山,道光省江山,咸丰败江山,同治玩江山,光绪叹江山,宣统送江山。
这段文字严格地讲,可能说得不完全标准,但个人认为也差不太多。乾隆确实是在“坐”江山,而且还是“软椅子”,乾隆是中国历史所有皇帝里面,日子过得最悠哉的皇三(二)代、富三(二)代、玩三(二)代。
乾隆这人喜欢书法也爱好绘画,但他最喜欢的就是到处胡乱题字,当弹幕君。
闲暇之余,乾隆也会写写诗作作赋。据考证,他一辈子差不多写了四万多首诗,但令人遗憾的是,却没有写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他的朋友圈根本没人点赞。同为君主,姑且不说李煜,隋炀帝好歹也有一首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不是张若虚版本的),隋炀帝还有“流波逐月去,潮水带星来。”、“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这样的千古名句,可乾隆就是没有,但乾隆“狡诈”,他另辟蹊径,选择了当弹幕君,只要是名字贵画经他之手,都会成为重灾区,乾隆兴致勃勃,都要在上面一顿胡涂乱写,简直是暴殄天物!
(Q版乾隆画像)
乾隆这人,命是真的好。
他坐了很久的皇位,加上太上皇,一共63年。
据野史记载,乾隆既喜欢男的又喜欢美女,相传和珅就是因为颜色好,而备受乾隆宠溺。
而且,乾隆这家伙还高寿,死的时候都89岁了,比萧衍还能活,可见乾隆的身体素质绝对是杠杠的!
(Q版乾隆)
说到乾隆,就有很多话要说,首先,他是个典型的闭锁国门分子。老外的洋枪洋炮给他拿过来展示推销,他不屑地说:我们有长枪锋刀,我们有弯弓利剑;老外再把火车模型给他展示看,他说您这是神马玩意儿,还要修轨道,忒麻烦,看着真别扭,说我们的战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还修什么弯弯曲曲的轨道,老外听完彻底无语了......
说到文艺方面,乾隆是个极其自恋的人,他自称“十全老人”,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乾隆平时特别喜欢吟诗作对,而且是即兴的那种,经常跟大臣互动以此为乐,据说大臣为了照顾他的感受,故意把对联对的都不如他,进而显示乾隆的才华。
乾隆的字在古代皇帝里面属于中等偏下水平,这个只要是喜欢书法或者认真练过书法的人都基本认可。因为书法是一个纵向概念,是个经度问题,书法没有新旧之分只有好坏之别。
(乾隆“糟蹋过”的名作)
乾隆临了一辈子的赵孟頫,偶尔掺杂董其昌,后又唾弃董其昌的为人而弃之不练、专攻赵子昂,然只拾得松雪先生的万分之一,根本没有挑起来赵的遒劲和端庄神秀,写出来的尽现俗媚、满纸轻佻,真是俗不可耐。
他跟古代其他帝王相比水平逊色不少,比如以下这些皇帝:晋元帝司马睿、梁武帝萧衍、宋明帝刘彧、隋文帝杨坚、大帅哥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玄宗李隆基、后主李煜、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眘、宋理宗赵昀、明成祖朱棣、明宣宗朱瞻基、明神宗朱翊钧、明思宗朱由检等人。
乾隆尤其跟李世民隋炀帝宋徽宗李隆基赵构、这几人的书法水平相比、更显得差距甚大,李世民和赵佶的书法水平就不用赘述了,再说到赵构,赵构为了讨好父皇练得那一手好字真的是让人嫉妒,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 又云”高宗善真行草书,无不造妙,或云初学米芾,又辅以六朝风骨,自成一家”!
(宋高宗的书法作品)
唐玄宗的《鹡鸰颂》我第一次看到时,彻底震惊了,感觉全是兰亭笔法,那运笔虽肥但又不失庄重、墨纸辉映、笔实墨沉神气完足,遒劲而飒放舒展,清王文治跋:“帝王之书,行墨间具含龙章凤姿,非人文臣者所能彷佛,观此颂犹令人想见开元英明卓逾时也!”
(唐玄宗的《鹡鸰颂》)
说了这么多,还是一句话:不能说乾隆的字写得不好,只是书法是一个纵向概念,要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和检验,因此乾隆的书法水准,放在中国古代帝王里面,只能说是三流水平。
不过话又说回来,乾隆的字放到现在的书协,那90%的人照样写不过,至少乾隆是规规矩矩写汉字的,他没有搞丑书。不像现在的“书邪”,现在的“书邪”真的乌烟瘴气、满屏恶札,虽不好量化,但绝大多数的人基本上都在写丑书,简直糟蹋文化、令人恶心至极!
(乾隆影视剧照)
乾隆自恋无比的性格,驱使他根本无法控制自个儿,因此非常喜欢到处胡题乱写。他光印章就1000多枚,平时经常拿出来搞“弹幕”的就有500多方。
《快雪时晴帖》就被他“糟蹋”了,《富春山居图》被他盖了N个印章,上了泰山那就更别说了,他能控制得住吗?肯定得抡笔大甩啊,他连香山都不放过,更何况泰山。据说,乾隆到处题字惹得众人很烦,他题过字的地方被人为破坏了不少,现存55处算是保存比较完好的。
(乾隆激动无比,遂写下这四个大字,而且他的印章都比别人的更大)
最令人生气的是谪仙人李太白的《上阳台帖》,那可是国宝中的国宝,是诗仙李白传世的唯一真迹(此处感谢张伯驹老爷子),但不幸的是:被乾隆硬生生的在最右边裱接了四个巨大的“青莲逸翰”,光这四个字就比李白《上阳台贴》的全部内容占的面积还大,可谓自恋至极!
(李白的《上阳台帖》经乾隆一搞,也成了重灾区)
宋徽宗对李白推崇备至,但他也仅仅是在最左边做了几行小字尾跋,不过宋徽宗题的那43个字,真的是锦上添花,使原本就很值钱、文物价值很高的李白真迹更显弥足珍贵,可不幸的是被乾隆“搞砸了”,乾隆虽说是帝王,但帝王和帝王的书法真的不一样,宋徽宗题过字的作品价值会翻倍甚至翻很多倍,但乾隆题过字的作品就会遭到市场嫌弃、甚至还会打折扣。可见,人啊、光有地位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还得有自知之明。
(宋徽宗在李白《上阳台帖》上题写的尾跋)
观乾隆一生,其政治生涯如何如何,此处不表,想必喜欢历史的兄弟姐妹们都甚是了解。单说文艺方面,他真的是一个狂热甚至燥热的“弹幕君”,放到现在,估计也是个抖音红人微博大V,他的朋友圈肯定也是各种45度的自拍晒照。
乾隆的一生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但就是他这个无比自恋、且又喜欢胡涂乱画的文艺行为,被后人紧紧曳逮,一直臧否至今,估计这种“臧否”行为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注:图片皆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与本文作者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