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
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寒露是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转变的标志
这几天我们明显感觉到气温下降,
在此小编提醒大家
早晚凉意浓,
记得适当增添衣物
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都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因时、因地、因人”,那么寒露要有哪些养生要点呢?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吧!
日常: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
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脚离心脏最远,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为防止凉气侵入体内,大家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另外还要注意肩颈、腰背的保暖。秋季还是是腹泻的高发季,一定要注意腹部的保暖。
艾叶泡脚
泡脚注意:水温宜高一些,以不伤足为原则;水量以没过脚踝部为好;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其间加入热水2~4次;晚饭后1个小时以后才可以泡脚。
泡完脚,若有时间还应该搓双脚底板各50下,然后熏灸脚底的涌泉穴。这样做不仅适合寒露的暖脚,也起到引火下行、不容易上火的作用。
寒露过后,随着气温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心脑血管病、中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也容易复发。在这“多事之秋”,应合理安排日常起居,早睡早起,每天可多睡一个小时,缓解秋乏。进入深秋后,要一边预防感冒,一边勤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饮食:秋燥不妨,身体难扛
入秋之后,“燥气当令,易伤津液”,空气变得异常干燥。您最近是不是时常感觉口鼻干、阵发性咳嗽、皮肤干,晚上还特别容易口渴?这是典型的秋燥症。
这时候的养生重点是滋阴益肺,对付“燥气”,除了要多喝水(蜂蜜水)外,饮食上适当多补充滋润生津的食物。这样才可以帮我们把更多的津液存储在体内,免受秋燥阳邪的侵扰,安稳度过一个内敛、收藏的季节。
蔬菜类推荐:
1、莲藕
莲藕在秋季时大量上市,在秋季的莲藕是最补人的,鲜藕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具有养阴润燥、清心安神和缓解便秘等作用。在秋天想防秋燥不妨多吃莲藕,还可以补肺养血。
推荐食法:莲藕还可以跟白木耳或者黑木耳一起搭配,滋补效果更佳。
2、菠菜
菠菜,甘温而滑,利五脏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根尤良。自古被认为是秋季润燥的上品蔬菜,味道略带点甜味,而且汁液丰富,尤其是以那种红头(根部有红色)的更好。同时由于它的润性,因滑而通窍,治老人、久病者大便难下最妙。
推荐食法:习惯性便秘者,取鲜菠菜250克,开水煮几分钟捞出,用香油拌食。
3、萝卜
中医认为,白萝卜可利五脏,轻身益气,具有清热生津,消食化滞,开胃健脾,顺气化痰的功效。
推荐食法:萝卜是汤饮的最佳搭档,萝卜鲫鱼汤、萝卜马蹄排骨汤、萝卜老鸭汤都是很好的滋润汤水。
4、山药
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还能清肺脾之余热,是这个季节1+1+1>3的彪悍食品。秋季很多人容易出现嘴唇干的现象,可以注意补补脾胃、气血,多吃山药达到滋阴补脾的功效。
推荐食法:山药排骨汤喝就是不错的选择。山药蒸两分钟备用,排骨加水煮开,放姜、葱、黄酒适量,一小时后放山药,煮至排骨酥烂即可。汤味清香飘逸,健脾开胃。
水果类推荐:
梨
说起适合缓解秋燥的水果,自然就离不开梨子,因为秋天的空气非常干燥,而梨子鲜嫩多汁,酸甜可口,一个梨子85%都是水分,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自古就被誉为是秋天缓解秋燥的最佳水果。
柚子
现代医药学研究发现,柚肉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类胰岛素等成分,故有降血糖、降血脂、减肥、美肤养容等功效。经常食用,对糖尿病、血管硬化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对肥胖者有健体养颜功能。
柚子还具有健胃、润肺、补血、清肠、利便等功效,可促进伤口愈合,对败血症等有良好的辅助疗效。
葡萄
葡萄含有的水分是很高的,秋季多吃葡萄可以帮助我们补充因为秋燥而流失的水分。葡萄中的酒石酸还有助消化的作用,对于肠胃功能较差的朋友来说,秋季吃葡萄不仅能预防秋燥还有保健功用。
不过大家要注意,糖尿病患者不宜在秋季食用葡萄,另外便秘的人也是葡萄的禁忌人群哦。
寒露到,深秋至
希望大家都能忙里偷闲
好好照顾自己
编辑 | 老伴旅
图文综合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