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柿子养生功效多,这个部位吃完就扔掉太可惜了

2019-10-28   黄穗平说脾胃

最近柿子上市了,看着那一颗颗火红火红的柿子,不少嘴馋的朋友都来问我,脾胃虚弱的人能不能吃柿子。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

柿树是我国栽培悠久的果树。我国栽培的柿树有许多品种,其中一些著名或优良品种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的大磨盘柿,陕西临潼的火晶柿,三原的鸡心柿,浙江的古荡柿,广东的大红柿,广西北部的恭城水柿,阳朔、临桂的牛心柿等。柿子甜腻可口,不知道大家喜欢吃哪一个品种的?

01

柿子营养丰富

柿子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胡萝卜素、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和钙、磷、铁等矿物质,享有“果中圣品”之誉。

据现代科学测定,每100g鲜柿果肉中,含糖类11g、蛋白质0.7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15g、钙10mg、磷19mg、铁0.2mg、维生素AO.16mg、维生素C16mg。柿子的糖类和维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出1至2倍。

柿子既能生食(去涩),又能熟食(放软),还可加工成柿饼、柿糕、柿干、柿面,又能酿酒、制醋等。如山东荷泽的“曹州耿饼”、陕西富平的“合儿饼”,都是以柿子制成的,质量上乘,远销各地,历久不衰。

既然柿子这么好,是不是大家都适合吃?

02

柿子性寒

柿子除了食用价值外,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学认为,柿子性寒,味甘、涩,入脾、胃、肺经,具有清热润燥、生津止渴、养阴止血之功,适用于燥热咳嗽、痰中带血、胃热伤阴、烦渴口干、痔疮下血等。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甲,性涩而能收,故有健牌、涩肠、治嗽、止血之功。”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鲜柿甘裹,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因此,阴虚燥咳的人不妨吃点柿子。

03

食用柿子的注意事项

柿子虽有很多药用功效,但食用时还需注意其副作用。

柿子性味甘寒,凡是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者应忌食。

过食柿子容易便秘。柿子中含有较多的单宁物质“具有收敛性,吃得过多,不但会感到口涩、舌麻,而且单宁物质进入肠内后,会刺激肠壁收敛,造成肠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降低,导致大便干燥。

空腹食柿子容易形成胃结石。柿子含有大量柿胶酚、果胶、单宁等成分,在胃酸环境中凝结成不溶性硬块,难以消化排出,形成胃柿石症,造成上腹部疼痛、饱胀、呕吐、反酸等一系列症状,空腹吃柿子,同时饮桔子汁等酸性果汁,或胃酸较高的人、十二指溃疡的人吃过多的柿子,都易于凝结形成胃结石。

04

柿蒂有妙用

柿蒂就是柿子上的那个小小的帽子,实际就是柿子的花萼。吃柿子的时候,剩下的柿蒂可别随手扔了,这是治疗呃逆的好药。

你可能会问了,呃逆是什么?和嗳气、干呕怎么区分?

呃逆就是胃气上逆,膈肌收缩,出现的难以自制的“呃呃”之声,但是声音短促。多是因为进食太快,大量吃生冷或辛辣煎炸食品导致,俗称打嗝。

嗳气是胃中气体通过咽喉所发出的声响,有气从口而出,其声长而沉缓,多可自控,俗称“打饱嗝”。

干呕为胃气上逆,冲咽而出,呕时有声无东西吐出来,其声长而浊,多伴恶心。

应该不少人都有过呃逆的经历,虽说这算不上是病,但却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适和麻烦。常常有人到药店购买止打嗝的药,但总是无功而返,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对药:丁香、柿蒂。

丁香、柿蒂配伍,出自《济生方》柿蒂汤,用于治疗胸满呕吐,呃逆不止。丁香味辛,性温,入肺、胃、肾经。丁香气味芳香,辛散温通,能暖脾胃、散寒止痛、降浊气之上逆,以止虚寒呃逆。

柿蒂味苦、涩,性平,入肺、胃经。其酸敛苦降,善降气逆,为止呃逆之专药。用于治疗胃寒气滞所引起的呃逆、反胃、呕哕。二药合用,一散一敛,一升一降,相互制约,相互为用,止呃逆甚妙。

如出现呃逆是胃中寒冷者,可将这两味药(丁香5g、柿蒂10g)放入用锅,加300毫升水,煎煮10分钟左右,温服,止呃逆效果奇特。

小贴士:如何挑选柿子?

看外形:个儿大、颜色鲜艳、无斑点、无伤烂、无裂痕者为最佳。

看硬度:柿子分为软、硬两类。

软柿:要选表皮橙红的柿子,软而甜,但注意要整体同等柔软,局部有硬有软者不宜选。

硬柿:硬柿表皮青色,口感偏硬而不脆,手感硬实为佳,硬柿甜度比软柿稍差些。

活学活用

下列哪些属于清补的食材?

A.阿胶

B.党参

C.太子参

D.石斛

我们将在下期公布答案,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

上期答案:CD(注:阴虚体质的人和孕妇不适宜吃薏米。)

大家日常有什么问题和心得,欢迎互相讨论和交流,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