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讨论体检时发现了幽门螺杆菌阳性,但没有任何症状,要不要治疗呢?其实,他们的潜台词大多是:最好不治疗。回答这个问题,要了解个人情况:比如年龄、性别、既往史、家族史、生活饮食习惯、甚至工作环境等。
没有症状=没病么?
答案是否定的!
没有感觉到不适症状,不代表就没有问题!
真正患上某些疾病,早期也并没有症状,就像消化科医生中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早期胃癌的典型症状就是——没有症状”。
研究发现,每100位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病人当中,会有30位左右的患者有不舒服的感觉,比如胃胀、胃痛、反酸、烧心等。剩下的70位患者他们基本没有什么症状。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什么东西?幽门螺杆菌,就是我们说的Hp,通常寄生在人的胃粘膜表面。一旦感染,若不治疗,终身携带;抗酸能力强;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
有1%的感染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
细菌和病毒周围颗牙。口腔卫生医疗让步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抗酸性强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因此能在胃酸中长期生存。它利用鞭毛在胃粘液层内部移动、并附着于上皮细胞的表面,在胃粘液层进行增殖破坏粘液层,让失去粘液保护的胃上表皮细胞发炎,并能带来进一步伤害,是炎症症状恶化。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幽门螺杆菌会使所有受感染的人患上胃部炎症(胃炎)。然而,只有10%~20%的被感染者表现出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些临床表现和相关的疾病包括:
经常性的恶心,以及非溃疡性的上腹部疼痛、呕吐、腹胀和打嗝。
除此之外,还有数十种胃外疾病和他相关。
幽门螺旋杆菌从何而来?
Hp感染者的粪便、呕吐物、唾液中均可带有不同量的Hp,幽门螺杆菌已经从粪便、唾液、牙垢中培养获得,主要通过粪--口、口--口途径传播。
其感染者存在家庭或其他群居人群中聚集发病的倾向,要特别注意预防家庭内Hp的感染传播,提倡分餐或使用公筷。患者通常是在儿童时期感染上幽门螺杆菌的。护士和胃肠科医师属于高危人群,因为细菌可通过消毒不严格的内镜传播。动物:家猫等宠物中均可携带Hp。
40岁之前除掉幽门螺旋杆菌益处最大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改善胃黏膜炎症反应,阻止或延缓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可逆转萎缩,但难以逆转肠化生。
所以,在胃萎缩或肠化生前根除幽门螺杆菌,阻断了Correa模式"肠型胃癌演变"进程,几乎可完全消除胃癌发生风险。
已发生胃黏膜萎缩或肠化生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延缓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进展,也可不同程度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最佳年龄为18~40岁。
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减少幽门螺杆菌的传播。
饭前便后要洗手;
生冷食品要洗干净才能吃;
集体用餐时最好用分餐制,给人夹菜用公筷;
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要给他准备专门的碗筷;
成人不要用嘴去触碰婴儿的奶瓶、勺子,更不要嚼碎了东西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