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家学宝”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
家学宝主笔团 | 涅槃
今年高考放榜的时候,各地学霸纷纷亮相登场,分数也是一个比一个高,“别人家的孩子”总是让人这么羡慕。
但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学霸中的学霸,他获得的奖项,随便拿出一个,都是重量级的,许多人可能奋斗很久都不一定能拿到。
这个超级学霸叫尹渭博,是一名华裔移民二代,他的履历真的能吓死人。
(图片来自网络)
尹渭博的成绩长期占领年级第一,获得的知名奖项也是数不胜数,如英特尔国际大奖赛亚军、谷歌国际科学奖、全美写作大奖、国际钢琴比赛大奖等等。
由于表现优异,他受邀到诺贝尔颁奖典礼现场进行观礼。
此外,他还是美国中学生最高奖—总统学者奖得主,被六所常春藤名校及斯坦福、麻省理工大学抢着要。
(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拿下杜克大学全额奖学金之外,他还两次斩获在全美仅有20个名额的戴维森奖学金,直接搞定了大学学费……
说实话,谁家要是出了这么一个孩子,真是做梦都要笑醒的,那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仙教育,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孩子呢?
尹渭博的父亲尹永义博士分享了自己育儿过程中的四个要点,值得好好参考一下。
关注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尹永义经常对儿子说:
“结果好不好、成功不成功都没有关系,关键是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你做了多少努力,是否发现了问题,总结出了经验。”
在尹永义看来,结果是很多原因导致的,包括个人和客观条件等因素,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努力,把个人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其它的你也控制不了。
不以结果论成败对孩子而言能减轻不少的压力,将专注力放在做的过程中,轻装上阵,反而更容易出成绩。
曾看过这样一个暖心的视频。
一家人正准备吃晚饭,母亲问两个孩子期中考试的成绩,哥哥Jack成绩向来不错,便很自豪的公布了自己的分数:
“数学90、英语85……”
(图片来自网络)
坐在旁边的弟弟Sam偷偷望着自己只有60分的成绩单,默默低下了头,哥哥突然从他手里一把夺过成绩单,惊呼:
“你完了!妈妈可能会杀了你!”
(图片来自网络)
弟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当妈妈看到孩子不堪的成绩单,正准备爆发时,突然想起孩子平时努力学习的样子,经常写到很晚都不愿意去睡觉。
“虽然成绩不好,但起码在很用心的努力着,这就足够了。”
想到这,妈妈微笑着帮Sam夹菜,夸他很棒。
本来情绪低落正准备挨骂的小男孩得到这突如其来的理解和夸赞,欢欣不已,笑容终于回到他的脸上。
有教育专家曾说:
“对于孩子来说,分数多高这个结果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付出了努力,是否为了他想要达到的那个结果而付出了努力。 ”
所以,明白过程中的努力比结果重要这一点,实在是对孩子莫大的鼓励了。
从小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当一件事成为习惯,做起来自然不会费力,学习也是如此,让孩子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才能学得不费力,家长也轻松。
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这几个方面:
1. 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有计划才能做到心中不慌,做时不乱。
孩子的计划应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等等。
制订计划时,要让孩子参与进来,发挥其积极性,父母适当提出建议就可以了,之后要督促孩子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可做适当调整。
2.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该学时学,该玩时玩,不能三心二意。
另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年纪越小,时间越短,父母根据情况做调整。
可以教孩子上好闹钟,按定好的时间作息,父母以鼓励为主。
3.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父母要鼓励孩子多提问多请教,对同一题尝试不同解法,还要学会使用工具书自己寻找答案。
4. 阅读的习惯
阅读多的孩子,在写作上占有天然的优势。
平时在家要营造出阅读的氛围,少玩手机和电视。有空了带孩子去图书馆,让孩子找自己喜欢的书看。
尹永义博士认为:
“四年级之前是孩子养成对学习的兴趣和习惯的黄金期,因为这时候孩子比较听话,抓住这个教育的黄金期,将会受益无穷。”
所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越早开始越好。
(图片来自网络)
生活与学习融为一体,
教育可以无处不在
孩子学东西不能局限在课堂上,学问不只是文字,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可以学到知识,这就是大教育家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认为:
“教育应该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脱离的,不应死守着书本。”
他当年在晓庄当校长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们学好生物课,就跑南京夫子庙请来两位捕蛇人,来教大家捉蛇。
捕蛇人带着孩子们以大山为课堂,在捉蛇过程中教会孩子们怎么样不会被咬到,蛇没有脚为什么跑得快,没有耳朵怎么听得到声音等等知识。
几天后,就连最胆小的女孩子也敢捉蛇了。
陶行知“随时教育、随地教育、随人教育”的理念,让枯燥的学习变得无比生动,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尹永义博士也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处处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他带着儿子经过穿衣镜时,会让儿子思考镜子的成像和光走直线的原理;刷卡坐地铁时,思考钱是怎么被转走的等等。
这种将学习和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往往能让孩子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还能发散思维。
建立有效的亲子沟通
作家温·卡维林曾说:
“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
可见沟通是多么的重要,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沟通,父母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
有效的亲子沟通要注意三点:平等尊重、抛开大人权威;多倾听、让孩子多说;适度引导、解决孩子面对的问题。
来看看尹永义博士是怎么做的。
尹渭博跟很多人一样,从小爱玩游戏,但尹永义却从不强力阻止,反而也跟着一起玩,想看看游戏为何能有这么大吸引力。
玩了一段时间后,尹永义发现玩游戏对孩子智力是有帮助的,还能结识许多新朋友。
因为玩游戏,父子俩有了许多共同语言,当儿子敞开心扉,尹永义就顺势提出了建议——控制玩游戏的时间,把握好一个度。
因为有了顺畅的沟通,尹渭博自然也接受了父亲的建议。
此外,尹永义每天会拿出15分钟,与孩子交流他生活及学习中发生的事情,了解他的想法,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至今。
亲子间如果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会让孩子的沟通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当孩子与外界交流时,自然会得心应手。
(图片来自网络)
培养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掌握好方法,才能事半功部,少踩许多坑。
尹永义博士的四个教育秘诀无法保证让你的孩子也成为学霸,但用这些方法培养出来的孩子,肯定不会太差,不妨试试。
家学宝编辑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原创图文、音频、视频和测评内容,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家学宝——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