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为什么会出现“水中毒”?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喂水最好?

2019-07-22   浓情番茄Nutritionn

妈妈们在喂养宝宝的时候,大多会选择用母乳喂宝宝,但是有的妈妈产出的母乳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用奶粉去喂宝宝。那么,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与用奶粉喂养的宝宝,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区别吗?

宝宝喝水太多易致“水中毒”

据了解,“水中毒”的情况一般好发于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主要是因为婴幼儿的肾脏功能要到1岁以后才能到达成人正常的标准,一旦宝宝摄入水分过多,肾脏将无法及时排出体内的过多水分,而水分积聚在血液中导致纳离子浓度被过分稀释,造成低血钠,引起水中毒。

“水中毒”的宝宝会有嗜睡、烦躁不安、厌食、呕吐、体温降低、全身性痉挛,甚至昏迷、死亡等表现。

Tips:对于喝配方奶的宝宝,家长在沏奶时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比例冲泡,以免奶水过稀导致宝宝摄取水分过多,引发水中毒。宝宝怎样喝水才科学

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如何喂水?有何不同?

儿科医生通常建议

一般不需要给6个月以内的婴儿喂水、果汁、菜水,母乳中或配方粉中80-90%左右的水,婴儿可以从乳汁中获取足够的液体量。 只要进食正常,不应单独给孩子喂水。(声明,此处不是小编原创观点,亲们勿喷,以下就此观点进行解剖分析!)

实际喂养与医生建议可能有所不同,应掌握喂水量,不能过度!

1、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母乳充足的情况下,通常不需要补充水分。

  • 母乳水分含量已经足够满足宝宝成长所需的。如果过早、过多喂水,会抑制新生儿的吸吮能力,使他们吸取的乳汁量减少,不利于生长发育。
  • 但是部分家长可能喂养中有的也会喂水的,如果非要喂水,一般每次10-15ml,具体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2、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家长想要喂水,则可以在两顿喂奶粉之间喂一次水,宜两次喂奶之间喂水20-30ml,但是不能太多以免影响吃奶!

  • 牛奶中的蛋白质80%以上是酪蛋白,分子量大,不易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含量也较人乳少,这些都容易导致宝宝便秘,给宝宝补充水分有利于缓解便秘
  • 而且不同妈妈冲调比例可能存在差异,奶液浓度不同,则含水量也不同,因此不建议家长故意增加奶粉浓度,一定按照冲调指南避免奶液中含钙磷等矿物质成分过高,增加孩子肾脏负担。

宝宝具体每日饮水量如何计算?

年龄、室温、活动量、体温、奶水或食物中的含水量等因素,会影响宝宝对水的需要量。可以喝奶粉后间隔1小时后让孩子喝白开水,最好不要同时喂,或是不要先喂水,会导致孩子饱腹感,降低食欲。

0-6个月宝宝:一般不需要额外喂水,或可少量喂水(特殊情况或家长根据经验选择)。

母乳喂养宝宝可以在母乳喂养后给宝宝喝一两口水进行清洁口腔,者宝宝特殊情况下或家长根据育儿经验选择少量喂水。

奶粉喂养的宝宝每日约需要110-150ml(部分观点认为跟母乳一样,无需额外补水,以实际情况为准),每次20—30ml水,母乳喂养一般不需要额外补水,特殊情况除外。

6~12月的宝宝的饮水量

宝宝所需的水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季节、温度、湿度、宝宝的体重、饮奶量、辅食、活动量、宝宝是否爱出汗等等。一般情况下:

  • 1岁以内宝宝每天需要液体量:120~160 ml/千克体重;
  • 2~3 岁宝宝每天需要液体量:100~140 ml/千克体重。
  • 此处饮水量=奶粉或母乳中水+额外补充水分。

宝宝大多数都添加了配方奶粉和食物转换期食品,每日活动量及外出的时间也比较多,每日喝白开水4~5次,每次100~150毫升,每日总饮水量在600毫升左右,要参考季节、气温,出汁多少而定,灵活掌握饮用原则一日总饮水量应分次喝、每次量不在多,可以饮多次,切不可勉强。

混合喂养的宝宝,在两次喂养之间,可以添加水,占奶液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如何判断宝宝体内是否缺水?

每日排尿大约6~8次,尿的颜色为淡黄色或清色,嘴唇不干、前囟平(前囟门未闭合者些都是饮水量充足的特征。

家长可采用以下简单方法来判断宝宝是否脱水:

  1. 宝宝口唇发干、不断用舌头舔嘴唇;
  2. 经常苦恼、烦躁、难以入睡;
  3. 换尿布时没有尿或尿色深黄;
  4. 大便变得干燥,硬结;
  5. 前囟或眼窝与正常相比有所凹陷(严重缺水);
  6. 哭闹时眼泪相对减少,或是没有眼泪(严重缺水)。

什么时候应该给宝宝补水?最佳时间!

1、两顿奶之间:在两顿奶之间,可以适当喂宝宝一点水,尤其在天气炎热的夏天,或是干燥的秋天,或者宝宝出汗多、咳嗽、鼻塞时,需要多补水。还能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2、吃辅食时:在吃辅食的时候可以给宝宝喝一点水,但是要注意量,不能影响到宝宝的食欲,而且最好是白开水,这样就不会影响宝宝吃正餐了。

3、长时间玩耍以后:宝宝在经过长时间的玩耍以后,通常都会觉得口渴,这个时候妈妈应该给宝宝补充一些水分。特别是对月龄大的宝宝,运动量比较大,流失的水分也就更多。

4、外出时:尤其在干燥炎热的季节,外出很容易流汗,所以妈妈应该随身准备一些水,在宝宝口渴的时候及时给他补充。

5、大哭以后:哭泣可是一项全身运动,宝宝经历了长时间的激烈哭泣以后,不仅会流很多眼泪,还会出很多汗,所以需补水。

6、洗完澡以后:洗澡对宝宝来说也是一种运动,会出很多汗。所以洗完澡以后应该给宝宝补充一些水。

宝宝非常时期应该如何补水?

对于比较小的宝宝,肠胃发育尚不健全。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还是应该到医院由专业医生来判断电解质水、葡萄糖的补充,不要在家盲目补充。

1、腹泻·呕吐

腹泻容易造成宝宝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造成脱水休克。宝宝腹泻以后,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应补充水,可以适当喂一些电解质水,或是糖盐水,加速吸收。

2、感冒·发烧

感冒以后,由于体温升高,身体会流失很多水分,婴儿比成年人更容易脱水,所以一定要注意补水。母乳或者奶粉还是要正常喂,里面都含有宝宝需要的水分。另外,多给宝宝喂一些白开水,补充水分,有助于退热。大一点的宝宝,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稀释后的果汁。

3、炎热干燥的季节

在炎热干燥的季节,温度高、湿度低,宝宝比平时更容易流失水分,所以要特别注意即使补水。每天多喝些温凉的白开水,能迅速为人体补充水分,调节体温,帮助身体散热。喂水要少量多次,不要在饭前给宝宝喂水,这样容易稀释胃液,影响消化功能,降低食欲。

什么样的水最适合宝宝?更安全更健康?

1) 白开水是宝宝较佳的选择。

白开水是天然状态的水,经过多层净化处理后,水中的微生物已经在高温中被杀死,而其中的钙、镁等元素对身体是很有益的。但要注意给宝宝喝新鲜的白开水,因为暴露在空气中4小时以上的开水,生物活性将丧失70%以上。

多少度的水最适合宝宝喝?

过冷或过热的水,都会损伤宝宝娇嫩的胃黏膜,影响消化能力。一般夏天宝宝较好饮用与室温相同的白开水,而冬天则饮用摄氏40度左右的白开水最适宜。

研究发现,煮沸后冷却至20-25摄氏度的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它与宝宝体内细胞液的特性十分接近,所以与体内细胞有良好的亲和性,比较容易穿透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并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

2) 宝宝相关其余水:

自家鲜榨果汁:用应时新鲜水果压榨而成,现榨现吃、营养得以保留。给宝宝饮用时要稀释3-5倍、避免过甜,而且建议不要天天喝煮

水果水:如苹果、 梨、枣、桔子等都可以洗净、切开后煮水喝,现煮现喝,清洁卫生、含有少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可久存。

蔬菜水:新鲜蔬菜洗净、切碎、放入适量水中煮开10-15分钟,凉温后饮用,其中含有一些矿物质[钙、锌、铁]和少量维生素,现煮现喝。一部分青菜中含有较多草酸,进入体内易与钙离子结合,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如菠菜、苋菜、菜等,这几种菜在煮水前应焯-下、去掉焯菜的水,再加水煮水喝。

葡萄糖水:可以用,但是应该限制量和次数!建议医生指导下使用!

经常饮用萄葡糖水作为饮料,会使宝宝体内糖分过高,血液内糖分过高会影响宝宝食欲,没有饥饿感,影响奶的摄入量,减少了对身体发育非常重要的蛋白质的吸收,会对宝宝的体格和智力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宝宝体内摄入过多糖分,有可能转换成脂肪而积存起来出现肥胖;萄葡糖会在口腔内发酵、影响牙釉质的发育。

蜂蜜水:3岁以后才能用!蜂蜜可以润便、促进肠蠕动,其中含有萄葡糖、果糖、蔗糖,食用过多,也会引起食欲不振、影响正餐进食量,且蜂蜜中可能含有生物激素,在花粉采集过程中,可能会把含有农药、致敏因子带入蜂蜜中,故3岁内婴幼儿慎用。

宝宝喂水注意事项:

1、饭前不喂水:饭前给宝宝喝水, 会填满他们的小胃, 影响食欲。 另外白开水还会稀释胃液, 不利于食物消化。 正确的方式是在饭前半小时, 给孩子喝适量水, 这样可以增加唾液分泌, 帮助消化

2、睡前少喝水:刚出生的宝宝在夜间深睡后不能完全控制排尿。如果在睡前喝水多了,很容易尿床,即使不尿床,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3、少饮多餐:为新生儿补水的方法要正确,要经常让宝宝喝一定量的水,做到少“饮”多餐。不要等到孩子渴了才想起为孩子补水,因为孩子口渴时表明体内水分已失去平衡,身体细胞已经脱水。

4、切忌渴后暴饮:极度口渴时,应该先让宝宝喝少量的水,休息一会儿,等身体状况逐渐稳定后再喝。不要等到渴极了一次喝下过多的水,因为宝宝的机体在短时间内喝下太多的水,会使体内的血液浓度急剧下降,从而增加心脏的工作负担,甚至可能会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