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村将对抵京人员和访客实名登记并查验健康码!境外进京人员隔离期满,再延长7天居家观察

2020-04-21   劳动午报

4月21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北京已连续五天实现双零增长

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说,昨日北京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和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北京已连续五天实现双零增长,全市有15个区已连续28天以上无本地报告新增确诊病例。截至4月20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74例,治愈出院病例110例;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419例,治愈出院病例406例。

北京这个区已累计6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发布会上,房山区委常委、副区长吕晨飞介绍了房山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构筑群防群控严密防线的相关情况。

吕晨飞说,房山区作为首都的西南生态屏障,多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爱国卫生运动,与“疏整促”专项行动、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接诉即办等工作统筹推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良好格局。

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房山区坚持把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抓手,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爱国卫生运动进村社、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形成了全面动员、群防群控、共建共享爱国卫生运动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区累计6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会上,吕晨飞介绍了房山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构筑群防群控严密防线的相关情况。

吕晨飞说,房山区广泛组织动员,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围绕“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主题,区委区政府统筹部署,制定了《房山区2020年爱国卫生月活动方案》,区领导亲自带头,部门协调联动,属地责任落实。各级党员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形成了党建引领、社区管理、群众参与的良性机制。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出动人员40万余人次,清理四害孳生场所8万余处,完善防四害设施3000余处。全区302个家医服务团队主动公示联系电话,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开展个性化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

市住建委:项目复工后3日内应进行现场防疫检查

发布会上,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二级巡视员王鑫介绍,目前全市2130项规模以上在建工程已于4月9日全部复工,复工率100%,实现规模以上工程应复尽复目标。全市市级续建重点工程复工175项,实现能复尽复目标。截至今日,全市在建工程到岗40余万人。

新开复工项目复工后3日内进行检查

王鑫介绍,各区住建委对新开复工项目仍应在复工后3日内,对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复工上岗率等进行检查。其它项目按照监督执法检查计划、“双随机一公开”、差异化监管、专项检查等方式开展日常检查。

建设项目复工不再签订自查承诺书

王鑫称,本市建设项目复工不再签订《施工现场复工自查承诺书》,工程参建单位按照《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实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恢复施工前自查报告制度和假期施工前自查报告制度的通知》(京建法【2015】3号)履行五方责任主体自查报告制度,即可复工。

住建委:对企业一对一服务指导

王鑫还介绍称,住建委开通了“建设工程复工服务保障直通车”服务热线,提供7*24小时在线服务,统筹协调解决建设工程复工中遇到的防疫物资、建筑材料、劳务人员运输、建筑垃圾消纳等各类困难和问题,积极帮助指导企业复工达产。截至目前,我委累计解答劳务人员返京、建材供应等各类问题近3000个,工程造价问题176项,均已及时解答。

社区村将对抵京人员和访客实名登记

查验健康码

发布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表示,当前形势下,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爆发式上升态势,全面复工复产达产还在深化推进,人民群众渴望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近期,北京出现了境外输入居家聚集病例,部分省市也出现了家庭、医疗机构聚集性病例事件,这些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对首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坚决落实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要求,清醒地认识到首都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更加突出落实好严谨、科学、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重点落实“三防”。

一是防松劲。外防输入是北京最大的风险,内防反弹是最紧迫的任务,疫情防控工作要做到强调再强调、坚持再坚持,一点马虎不得、松劲不得、懈怠不得。要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精准落实到复工复产复商复学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通过最近发生的境外输入聚集性疫情病例分析,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首都疫情防控的特殊重要性和社区防控工作的复杂性,越是到这个时候,越要慎终如始,必须增强工作韧劲,坚决防止厌战情绪、松懈心理,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始终保持奋斗的精神状态和姿态,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

二是防漏洞。在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形势下,我们更要有敏锐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要通过复盘问题案例来查找漏洞,通过更加精准的筛查来发现漏洞,通过更加完善的机制来堵塞漏洞。在对近期部分省市聚集性疫情的复盘情况看,都暴露出防护疏漏、扎堆聚集、吃饭聚餐、院感防控薄弱等链式传播问题,我市近期境外输入家庭聚集关联病例,也暴露了我们在防控中措施有但不到位,问题在但不敏感,致使小漏洞变成了聚集性疫情,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举一反三,在防控工作中没有例外、没有侥幸,要在每个细节上下功夫,要继续落实好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坚持“四早”,抓实抓细针对性严格措施。特别是盯紧境外输入这一重点群体,形成筛查—诊断—报告—隔离—观察—解除环环紧扣的细化衔接,落细落小从境外到国门、从国门到家门的闭环管理措施。要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发现和排查防控中的问题,对排查出的问题实行销账处理,适时开展“回头看”,紧盯社区、隔离点、卫生服务站等关键环节点,加强统筹部署,弥补短板,堵塞漏洞。

三是防反弹。要综合施策,巩固和强化各项防控措施。

一是在外围防线上要加强卡口管理,继续发挥公安检查站“关口”作用,持续保持公安检查站最高等级查控,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密切和周边省市协作配合,坚持“数据支撑、严管严控、分类处置、闭环管理”,坚决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核、逢人必测,全力筑牢首都疫情防控外围防线。同时进一步加强信息共享,做好第一入境点集中隔离期满人员赴京的后续服务管理,严格执行社区防控各项政策要求。

二是在筛查的防线上要强化监测管理,推进落实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方案,对新冠肺炎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发热门诊就诊人员、急需住院治疗患者、经北京口岸入境人员等8类人群做到“应检尽检”,对其他人群做到“愿检就检”,全面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和水平,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建立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防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工作机制。

三是在家园的防线上要强化社区管理,常态化机制下,社区管理要持续三个方面的深化。

  • 一是在社区防控的力度上深化。持续落实小区、村封闭式管理,坚持全天候值守、出入证实名制管理、抵京人员和访客信息登记、查验健康码等措施,在规范和标准上深化,高度关注境外进京人员隔离期间的健康管理,隔离期满后,再延长进行7天的居家健康观察,明确1名健康监测联系人,电话提醒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围绕社区防控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弥补短板,一盯到底。

  • 二是在严格居家管理的规范上深化。社区要与居家观察人员签订居家观察承诺书,张贴服务卡,实现“人防+技防”管理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确保“足不出户”。每日进行健康监测,指导观察人员定时通过“京心相助”小程序上报体温,做好室内通风消毒等工作。同时,为其提供生活用品代购、生活垃圾处理、日常药品代开等基本生活服务保障,解决居家观察的后顾之忧,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

  • 三是在推动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上深化。社区要在严格管控的基础上,坚持立足常态、管放并举,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推进快递、外卖、鲜奶配送、家政、房屋中介、设备安装、维修、搬家等事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人员进入小区,有序开放面向群众需求的生活服务业和公共场所,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

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全市上下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控,扎牢织密防控网络,固牢家园意识,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坚守坚定落实“四方责任”,细化防控措施,才能巩固来之不易防控成果,社会经济生活才能回到正常的轨道,才能彻底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整体战、阻击战。

北京确保初高三如期开学完善“一校一案”

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北京市要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各类商户防疫管理,严防校外因素可能引发的输入风险。做好各项防御准备工作和初高三开学准备工作,确保初高三安全有序如期开学。

北京市最新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指出,外部输入是北京最大的风险,“内防反弹“是最紧迫的任务,首都疫情防控要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精准落实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徐和建表示,北京市要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各类商户防疫管理,严防校外因素可能引发的输入风险。做好各项防御准备工作和初高三开学准备工作,确保初高三安全有序如期开学。

发布会上,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主任李秀兰介绍,该区强化部门协同,为开学保驾护航。其中,部门协同进行健康排查,建立师生员工假期行踪和健康台账,做到“一人一档”,不让“可疑人员”进校门,确保所有返校人员符合规定条件。对学校所有教职员工均要求核酸检测合格方能上岗。同时,从安全、交通、食品卫生等方面全力做好开学保障。

她表示,由区教委、区卫健委(区疾控中心)、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执法局、公安分局、交通支队、街道办事处等严格进行开学评估,指导学校堵漏洞、补短板,20日已完成所有高中校的第一轮评估。

她指出,要把好第一道门,坚决阻断疫情进校园。3月31日前已为该区120所中小学幼儿园安装测温帐棚及红外测温设备,并正在为21所初、高中学校加装AI人脸识别仪。各学校建立校门口不少于4人组成的联防联控工作组,所有学校制作出入证。同时,发挥5支“护花队”(家长志愿队、教师护导队、保安防卫队、老街坊志愿队、交通协管员)作用,有序组织学生上下学接送管理;建立交通副校长制,为每所学校配备一名交警;完善“一校一案”,错时上下学、划定接送区域,实现即接(送)即走。

李秀兰表示,还将家校协同发力,助力学生备战中高考,尤其是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解决方案和实际帮助。

不仅是石景山区,北京市各区均积极为初高三开学做准备。其中西城区为确保初高三年级开学平稳有序,为32所学校安装了红外线测温仪。此外,西城区成立初高三年级开学工作专班,制定《西城区 2020 年春季学期初高三年级开学工作方案》,就防疫、教育教学、校园安全与应急等多个方面形成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开学后,西城区将实行小班教学、错峰下课、错峰就餐、错峰上下学(班),教室内学生之间前后左右的距离要求保持在1米以上。此外,西城区教委建议各学校将上午上课时间暂定为 9:30,下午放学时间暂定为3:30。中、高考前两周结束本学期课程,进行居家复习。

记者:陈曦

编辑:刘亚静

【“温暖武汉”活动链接】

凝聚爱心、奉献温暖,传递爱心,互帮互助,携手前行!

  • 一图看懂!2020年北京工会工作这么干!
  • 今年养老金上涨5%,从1月1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