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高校频道3月20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侯智)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华侨大学团委号召全校广大青年学子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特色、富有成效的疫情防控工作和活动。
一、战疫团旗飘起来,青年志愿者冲锋在前
广大青年志愿者社区(村)报到。该校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响应校团委的号召,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同时,主动请缨,挺身而出,为战“疫”献出了一份力量。733名志愿者投身境内外“战疫”志愿服务,身体力行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其中,一线社区志愿者共306名,线上志愿者共427名。
社区志愿者根据当地社区的安排部署,有的帮助登记排查,核实住户的安全信息,有的参与社区执勤,有的在社区进行防疫宣传,有的拍摄专题纪录片,用镜头记录疫情下的无名英雄......他们不辞辛劳,奔波于大街小巷;他们耐心宣讲,为的是守护社区居民平安健康。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代表团旗所向,展现了青年的温度与力量。
疫情防控青年队积极行动。华侨大学团委在全校范围内组建了一支以临床医护人员与医学专业青年师生为主的“华侨大学疫情防控青年队”,主要开展一线医护、思想引领、科普宣传、秩序维护、物资募集等防控工作。华青防控队积极开展了线上诊疗、线下诊治、义务献血和新冠肺炎漫画说等活动,并在厦门团市委公众号上宣传。共推出防疫专栏6期。
“战疫”志愿服务队守好大门。校团委联合学生处、保卫处、后勤处发起 青年“战疫”志愿服务队组建活动。首批服务队共招募17名青年志愿者,于3月14日上岗。其中,有4名硕士研究生,8名来自缅甸、印尼等国家的境外学生。服务队队员按班轮值,协助校门安保工作,对校门出入人员进行身份核查、出入信息登记以及体温测量。除此,在人流密集的场所,如食堂、校内大道等,负责巡查的志愿者们还将督促师生佩戴口罩,宣传防疫知识,增强校内师生安全防护意识。
二、境外资源用起来,发挥侨校特有“战疫”力量
在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战疫中,华侨大学境外生为疫情防控倾情献力,展现了该校青年学子勇于担当的魄力与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其中,6名学子积极参与线上防疫宣传,5名学子参与境内社区防疫工作,8名学子参与留校志愿服务项目。还有3名香港学子坚持奋战在香港战疫一线,为群众派发防疫用品。多国留学生录制视频,纷纷用各国语言表达对中国、对武汉的祝福和注意防疫的提醒。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华侨大学香港校友公益队创始人发起“齐齐抗疫,战胜疫情”的快闪公益活动,联合其他5名校友对香港观塘社区的低收入家庭、孤寡老人等,派送“爱心防疫袋”。他们在深水涉和观塘社区留下动人的身影。华侨大学泰国官员班校友联谊会也录制视频为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加油。
华文学院2015级华文教育专业的泰国籍本科留学生在得知国内口罩缺乏的现状后,自发捐资购买7000个口罩。他的这一举动,既彰显华侨大学海外留学生支援疫情的热情与爱心,也体现中华文化对海外学子的深刻影响。
三、思政课堂学起来,战“疫”青年增强责任与担当
华侨大学团委指导和组织各基层团委、团支部先后开展“网上主题团课”、“线上主题讨论”活动,开展了学习讨论习近平总书记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精神;在“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后,校团委及时组织团员团干部展开学习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四、全媒体融起来,奏响战“疫”主流舆论“最强音”
华侨大学团委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架起组织与青年学子的“连心桥”,全方位宣传防疫相关信息。疫情期间,青春华大公众号共推送49篇推文,华侨大学团委微博共发布221条微博。推送内容丰富而深入人心,既宣传疫情防控的科学知识,又落实该校防控工作推进情况,展现学生深入一线参与防疫志愿的风采。
其中,“‘疫’无反顾华园情”系列推文8篇,“八闽同心共战疫”系列微博46篇,医疗卫生战线家属专访3篇。还有“侨言侨语”、“我们身边的正能量”、“我们学网课”等专项主题宣传。宣传新闻先后在多家媒体发布。
充分动员青年学子发挥文创特长,书写战“疫”篇章。截止目前,该校学生累计创作各类主题作品560件,经新浪微博、东南早报、华侨大学网站、各学院官微等陆续刊发专辑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