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汪发现多数教师认为教师待遇偏低,但非教育行业的人又大多认为教育待遇很不错,教师应该知足。
老汪认为,教师待遇到底是偏低,还是很不错,要以当地房价为主要参照。如果月薪能购买当地商品房一平米,那么教师待遇一般就很不错。反之,教师待遇就偏低。
教师待遇是否好,要客观看待
近年来,教师待遇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任正非先生认为,要让最优秀的人从教,教育才有希望。"最优秀的人从教"得有个前提:教师待遇要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未来教育改革中教师待遇的调整将是极为重要的内容。老汪斗胆建议:让全国各地的普通教师月薪高于当地商品房一平米的价格,让精英教师月薪高于当地商品房二平米的价格。
教师待遇的高低要参照房价
老汪简略地陈述理由。
古人说"安居乐业",安居是敬业、乐业的前提。今人说,住房是人的基本生存权,是生存质量的基础。古往今来,能"居陋巷"而"不改其乐"的圣人毕竟是极少的,能达到安贫乐道境界的人也是极少数。我们不能用圣人的境界来要求多数平凡的人。对于多数人而已,安居方能乐业。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
房子对于我们中国人的意义又格外地大。中华文化的源头是农耕文明。安居是农耕的基本保证。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使我们无法像西方人那样能安于四处租房的生活。西方文化的源头是游牧文明,安居对于游牧生活并不是很重要。很多中国人一辈子都在为房子而奋斗。父辈们一辈子在盖房子,我们则是一辈子在买房子。房成了绝大多数国人一生的必需品,当然也是最大宗的商品。
近二十年来,各地教师的工资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要去掉物价上涨所带来的货币购买力下降的因素,才能判断工资到底上涨了多少。老汪认为房价是判断货币购买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以老汪所在的城市为例,教师月薪是二十年前的5倍,但房价却是二十年前的10余倍。二十年前的月薪能购买我市均价房0.9平米,今天的月薪只能购买当下我市均价房0.5平米。正因为如此,老汪认为这二十年我市教师工资并没有大幅度地提高。也正因为如此,哪些早年没有购房的教师和新入职的教师为了买房,其生活用"水深火热"来形容并不为过——郊区的房子都快3万一平米了,而我们的月薪还不足1.5万。看着他们的生活,我不禁想起《我的叔叔于勒》中对底层人贫困的经典叙述: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不少教师的贫困生活很符合小说的叙述
据老汪粗粗地观察和计算,如果家中只有一名教师工作,若月薪能购买一平米商品房,一般需要10年左右能购买两居室;如果是教师双职工家庭,5年左右就能购买两居室,甚至三居室。若能如此,前者生活就能基本小康,双职工的后者就能过上相对轻松和较为富足的生活。老汪以为,若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月薪能购买1.5平米,甚至2平米的商品房,教师行业或许就真能吸引"最优秀的人从教"了。
老汪再来谈谈当下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情况。
一线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若早期已经购房,多数教师的待遇是相当不错的;若早期没有购买,就是上文所说的“水深火热”。
二线城市情况和一线城市相似,但教师月薪普遍只有大约一平米房价的二分之一,教师待遇偏低。
三线、四线城市和多数县城,教师月薪普遍只有大约一平米房价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教师待遇偏低。
某些西部地区的县城和乡下,由于国家对教育的补贴,教师月薪普遍相当于或高于一平米房价。教师待遇很不错。我岳父就在这样的西部地区乡下任教,去年退休。其月薪接近当地一平米房价的两倍,生活相当滋润。
小结一下,中小学教师除了一线城市、沿海发达地区早期已经购买房子的教师和有国家教育补贴的某些西部地区教师,其待遇的确很不错,绝大多数地区的教师待遇偏低。
老汪期待, 未来的教师待遇调整,一定要参照当地的房价。让我们普通中小学教师月薪能购买一平米以上的商品房,精英教师月薪能购买二平米以上的商品房。如此教师行业才能成为让人羡慕的行业,才能吸引最优秀的人从教。
老汪也希望,这篇小文可以让非教育行业的人士对教师待遇能有更客观一些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