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上学,在校门口听家长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多喝点水啊!”。我自己也常常跟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这样说。孩子头也不回地冲我们挥挥手,装在书包侧兜里的水杯随着孩子的脚步一晃一晃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家长选择把“多喝水”作为分别时对孩子的叮嘱呢?怕孩子缺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吗?
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对居民日均推荐饮水量是1500-1700毫升(约7-8杯水),而在上一版即2007版中,推荐量为1200毫 升(约 6 杯)。
一边是推荐饮水量的调高,而另一边则是实际饮水量的明显不足。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在接受南方都市报的采访中说,
“根据我们的调查,中国人水摄入量还是不够的。
以学生群体为例,北京疾控中心2015年曾公布监测结果,近2/ 3的中小学生饮水量不足,女生饮水不足比例高于男生,郊区高于城市。”
饮水不足对孩子的身体有什么危害?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只喝水,不吃饭,人能存活35天左右;但如果只吃饭不喝水,人只能活7天左右。
水不仅滋养身体,还负责将人体内的营养物质运输到细胞中。缺水不仅会让人鼻子干、嘴唇干、皮肤发痒,还可能引起便秘和结石等问题。
美国F.巴特曼医学博士认为:人体的许多疾病,比如各种疼痛、高血压、糖尿病等都跟慢性缺水有关。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如果饮水量不够,会引起大脑灰质的缩小,从而增加大脑进行思考的难度。青少年如果长期或严重缺水,直接影响其认知能力。这对于像海绵一样,处于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的孩子来说,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喝水这件小事,实则意义重大。作为父母,提醒孩子多喝水,绝不只是进入秋冬季要防止干燥这么简单。那么,如何能让孩子把“多喝水”这件事落到实处呢?
(一) 有些家长把“在学校多喝水啊”作为跟孩子道别的习惯性用语,它更像一句口头禅。
这句话就像中国人常问的“吃了吗?”或者像外国人彼此之间时会谈论天气,父母只是说一说,孩子也就只是听听而已,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
如果你是属于这种情况,建议将喝水的要求说得再具体一点。比如,今天孩子有体育课,运动量大,你可以告诉孩子:今天放学前,请在学校喝两杯水。
当指令足够清晰,并且有数量和时间的要求,而且这个指令时不时会有变化,孩子在接收信息时才会在大脑中留下印记,才有认真对待的可能。
(二) 孩子在家有喝水的习惯,但在学校喝水少,该怎么办?
父母如果发现孩子在家喝水很正常,但一到上学,给孩子装好的一杯水回家多半还有剩余,而且问过孩子,他中间没有在学校续过水,那么家长其实就可以确认了:孩子在学校的喝水量不足。
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只是在上学时嘱咐孩子多喝水是没有用的。一定要多跟孩子交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小飞就有一段时间是这样。妈妈注意到后问起原因,小飞说,担心老喝水就要去上厕所;又怕上厕所需要排队或者耽误时间过长,回来上课迟到遭老师批评。
小飞一向乖巧可爱,也很在意老师的评价。所以,对于这一类的孩子,父母首先要重新帮助孩子建立价值排序。
小飞妈妈就跟小飞说,你看,你们班主任多次强调不能带病到校,如果身体不舒服一定要在家休息,是不是这样?这说明,老师和妈妈一样,也认为你的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有了健康,才能更好学习。而喝水,就是在为咱们自己的身体健康服务。
其次,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孩子扫清障碍。
小飞妈妈告诉小飞,下了课一定要尽早起身去厕所排队,不能快上课了才出门,这样就能避免回来过晚的状况;
另一方面,也承诺小飞,让她先试试看,如果这样做了还是会晚回来,妈妈会主动联系老师,说明情况,保证老师不批评小飞。
事实上,小飞按照妈妈的建议做了,正常喝水,及时去厕所,并没有出现晚回来被批评的情况。小飞放心了,喝水也正常了。
所以,了解孩子不喝水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是关键。
(三) 孩子在家就不爱喝水,到了学校自然也喝水少,试试这么办
这种情况与其在孩子进校门前千叮咛万嘱咐“多喝水”,不如在平常多花心思帮助孩子爱上喝水。
有一位妈妈用让孩子养植物的办法治好了孩子不爱喝水的毛病。妈妈陪着孩子从市场上买来绿色盆栽,枝繁叶茂,根茎挺拔。特意好几天不给植物浇水。孩子亲眼看着叶子发黄,一片片往下掉。妈妈说:“你看,这句是缺水的后果!人要是不喝水,也会跟它一样!”
妈妈鼓励孩子每天给植物浇水,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全权负责,由孩子亲自早晚各浇水一次。植物慢慢挺拔,重新“活”了过来。这个过程让孩子印象深刻。
至于我自己的女儿,是在探望做了胆结石手术的爷爷后才对喝水这件事产生足够的重视。
她亲眼看到爷爷在病床上的样子,听爷爷说手术碎石的痛苦,也亲耳听到医生跟爷爷说要多喝水,这一切,都对她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她不仅自己主动喝水,还会提醒爷爷和家里其他人喝水,成了全家名副其实的“饮水监督员”。
在清华大学的体育场上有一条醒目的标语,叫“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我想,这个标语也可以送给你的孩子。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多喝水的习惯,身体不缺水,学习有活力。祝每一个孩子都健健康康!
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妈妈,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关注孩子的心智成长。我相信,做父母是需要终身学习和不断修炼的。如果您也认同,欢迎您关注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