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还有另一个名称,叫做木芍药。牡丹属于落叶小灌木,它的植株非常端庄,花姿优雅,颜色很绚丽,并且有多种颜色,牡丹还有清香,被称为国色天香。
人们常常用雍容华贵来称赞牡丹,说它冠绝群芳,一直被誉为花王。在我国,牡丹的栽培的历史已经超过一千年,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地区,都有广泛的种植,经济价值也非常高,并且有相当广的销路。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牡丹的繁殖方法。牡丹一般采取分根法,这样做可以保持原品种的特性,成活率也比较高。分根的时间最好选在秋分到寒露期间。这时牡丹的地上部分已经停止生长,养分开始向地下部分集中贮存,气候比较干燥少于,分根后伤口易于愈合,气温也不低,分根后仍能生长出新根来。
分根反之要选三到四年生的植株,将全株掘起,去掉附土,用快刀将根的连接部分切开,伤口处要立刻涂硫酸铜或者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切开的每个新株上都要有根,栽植时使植株上所有的根全部舒展开,不可扭曲,并要四周分布均匀。将土填满,并连续灌几次透水,使土沉实并与根密切结合,便于新株成活。立冬前后,将新栽植株用土整个埋起,准备越冬。到了第二年春季的三月份,牡丹开始发芽,这时将埋土去掉。春末夏初生长健壮的枝芽便可孕蕾开花,这时可带盆出售。
除了分根法,还可以采取嫁接法繁殖。一般以芍药的根茎作为砧木,选牡丹一年生粗壮枝条作为接穗,在九月中下旬即秋分前后进行嫁接。
嫁接时,一般取用三到五厘米长的接穗,用快刀把它茎部削成三角楔形,再用快刀将已经掘出土的芍药根茎距土面五厘米左右处削平,然后在平面正中向下纵切一刀,深三厘米,立即将接穗嵌入砧木的切口中,使其吻合,用麻皮缚紧,再用泥封上,最后将整个植株埋入事先挖好的坑中越冬。第二年三月将埋土去掉,嫁接苗即能发芽抽出新枝。培育得当,当年就能孕蕾,开花,出售。
牡丹喜阳光而不宜太阳直射;喜温暖,而忌酷热,喜欢凉爽气候,又不耐严寒,喜肥沃、湿润的土壤,但是不能积水。栽培牡丹最好选有大树的花阴凉处,气温保持在15-20摄氏度为好。牡丹喜肥,在春、夏、秋三季都应施肥,用发酵腐熟的麻酱渣、豆饼粉等均可。
牡丹为肉质根,不宜浇水大,春季扒开埋土时,和秋季埋土时各浇一次透水,其余时间不干不浇水,保持突然湿润即可。雨季要注意排水。栽植牡丹应该注意经常松土,这是养好牡丹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土松弛暖,牡丹苗才能生长健壮。春季牡丹萌动之后,应注意及时“拿芽”,促进生长和开花。用于观赏的牡丹,应在三月中旬进行修剪,一般只选留健壮的枝条,每个小枝上只留二、三个花芽,其余的全部除掉。开完的残花应及时剪掉,以减少养分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