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建立的“华龙一号”核电站其主体工程结构已经顺利完工,接下来便可进入到试验阶段。该核电站位于巴基斯坦的卡拉奇郊区,自其建设以来就备受关注,尤其是其压力容器部分引得不少人垂涎,它的重量竟达到了400吨,年供电量可达180亿度,可极大地缓解巴基斯坦地区的电力紧张情况。看着如此庞然大物在巴基斯坦成功落地,不少国家纷纷开始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其中包含英国、日本等国家,他们都表示出想与中国在核电领域合作的意图,再一次让中国制造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我国之所以对巴基斯坦如此慷慨大方,与两国之间长久以来的友好交流密不可分。到目前为止,我国与巴基斯坦建交已经有了60多年的时光,在这期间内,两国之间就军事技术、民用技术等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两国之间一直是互帮互助。
想当初,美国曾向联合国提议制裁中国,却因为巴基斯坦的据理力争而不得不放弃这一举动,这才使得中国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而我国同样在巴基斯坦经济紧张之际倾尽全力帮助,尽管当时并不富裕,但仍然借给了巴方5亿。中巴之间的友谊在时间的见证件不断升华,“巴铁”的称号足以说明一切,让其它国家羡慕不已。如今,“华龙一号”的核电站项目为两国之间友谊的再添实证。
众所周知,如今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远胜从前,并且在多个领域内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其中包括核电领域。而巴基斯坦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工业设施建设方面稍微有些落后,据悉,其国内电力缺口仍有30%之多。尽管巴基斯坦的核能比中国起步要早,但是却缺乏相对主流的轻水堆核电厂,也没有丰富的核电站建设经验。于是,巴方不得不通过拉闸的方式来限制电力的使用,比如说伊斯兰堡就每日定时停电,更遑论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其每日的电力使用时间也就区区4小时不到。为了帮助巴基斯坦解决电力供应这一难题,我国便决定在巴基斯坦境内为其建设一座核电站。
其中,巴基斯坦是“华龙一号”的海外首秀之站,自2014年3月动工以来,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的目光。幸而,经过20多年海外核电项目的经验积累,“华龙一号”的建设步伐一直处于稳定状态。据悉,它采用的是双层安全壳设计,其中,外层壳穹顶由63块预制单元体构成,重约366吨,旨在为内层结构提供更好的保护,同时也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这是“华龙一号”在施工过程中的一种创新技术,除此之外,e型翻转支架、钢覆面模块化等均为建设过程中的技术创新,这无疑为我国第三代的核电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国除了在建设方面给予巴基斯坦帮助之外,同时还不忘在技术方面给予巴方支持,毕竟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是,两国之间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经过中方的培训之后,巴方拥有了一批高级核电技术及管理人员,现在他们已经成为核工业体系中的骨干力量,为核电项目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之,“华龙一号”在巴基斯坦的成功落地,不仅进一步增强了两国间的关系,同时将中国制造再一次推向了世界舞台,打开了核电项目的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