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赏菊过重阳

2019-10-07   焦作气象

每年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因月、日两九相重,九为阳数,故称“重阳”,也叫重九节、踏秋节、晒秋节。又因“九九”与“久久”重音,古人认为这是值得庆祝的日子,取亲情、友情、健康、长久之意。

重阳节是一年中天气最好,最飘逸的日子,此时秋阳灿烂柔和,凉风习习,甚是清爽。重阳节没有特别的仪式,没有束缚,而是走出桎梏,走出喧嚣,和大自然尽情拥抱,让心情得到释放,得到怡乐。

九月,因阳气衰退,气候变寒,草木开始摇落,古人对四时变化有着特殊的敬畏。因此民间有重阳登高的风俗,家人朋友一起登临畅游,能够避灾解厄。

立于山巅,把酒临风,百般滋味也涌上心头,定会有感而发。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中感叹: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图一| 皖风徽韵

菊花有着清淡高雅,凌霜不屈的花格,自古就被认为是君子象征。重阳之日菊花遍开,人们赏菊、戴菊、饮菊、食菊,可以说“无菊不重阳”。古时人们在街巷两侧点菊灯,搭菊花山,傍晚在灯下赏菊,别有一番重阳味。

清·恽寿平画

任何良辰美景都离不开酒,重阳必饮菊花酒,菊花酒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长寿酒。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空服九华”就是以菊花瓣泛酒。

重阳时节,满眼黄花,多么希望采一枝,邀上三两好友泛花共饮。就像孟浩然和他的老朋友,相坐与窗下,一边举杯对饮,一边拉着家常,看到窗外的青葱的菜园和打谷场,不觉询问起年景的好坏,待到来年重阳日, 还要来饮酒赏菊花。

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尤为盛行,古人认为在重阳这一天,插茱萸可避难消灾。人们或将茱萸插在头上,或佩戴于手臂,也可做成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

于是,“遍插茱萸”成了重阳亲朋好友团聚,其乐融融的象征。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感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图片来自网络

重阳食花糕是很重要的传统,因“糕”与“高”同音,吃重阳花糕能百事俱高。九月九日天明时,母亲以片糕搭儿女额头,口中念念有词,祈愿子女健康平安。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饵就是古代花糕。菊花糕、万象糕、食禄糕,重阳花糕色彩斑斓。人们用五色装点花糕,在花糕上插小彩旗,以五色驱灾辟邪。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九九重阳,吃一块花糕,登上高处,看秋叶红遍山野,浓了季节,也化了乡愁。

图片来自网络

每个节日都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中华民族崇和美、贵人伦

追求天人合一

于是我们在节日里祭祖拜天

探亲、巡游、锣鼓竞赛

尽情释放内心的情感

表达美好的愿望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今又逢重阳

采一束菊的淡香

鞠一捧柔和的光阴

拾一抹牵念

书一笺柔情

祈盼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