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困扰我们的并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而是我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直播中提到的这句话,让我们感慨良多。
春光向好,天朗气清。3月26日下午,法报君联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腾讯云、视联动力公司面向全国开展第三期全国远程心理健康培训,本场讲座有4位大咖重磅联手,吸引530万人收看!
随着全国疫情形势向好,我们面对的问题也慢慢发生了转变。如何正确进行心理重建?如何赶走面对复工、复学的焦虑?如何化解疫情带来的矛盾纠纷?在讲座开始,主讲人樊富珉教授就表示构建积极心态非常重要,这也是开展本期《构建积极心态 共建和谐家园》讲座的原因。
樊富珉教授在心理健康培训讲座北京总部主会场
4位大咖阵容,
530万人收看,
讲座究竟有哪些干货?
下面
法报君就将本次讲座知识点
分享给你
什么是积极心态?
要想学会构建积极心态,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才是积极心态:
心态是我们对待客观事物一种稳定的态度和心理反应,积极心态是指乐观的、快乐的、自信的、充满希望和关爱的心态。
在讲座中,樊富珉教授指出积极心态就是能够勇敢的面对问题,即使眼前情况不佳,也始终有坚毅的信念,会积极调节心态并保持对未来的希望。在此次与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武汉人民自发组织的开窗“大合唱”在网络上刷屏,那一声声“武汉加油”让我们十分动容。武汉人民用这种方式展现着自己面对疫情的信心,这就是一种积极心态。
积极心态有什么意义?
心态和情绪与身体机能息息相关。据以往研究发现,积极心态对免疫系统有正向帮助,面对重大灾难时有助于帮助人们渡过难关。而且积极心态能够极大提升人们对于健康、道德、意义、幸福等的感受,能极大激发人的主动精神、集体主义、英雄气概和乐观态度。
樊富珉教授讲到,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积极心态也帮助了很多患者安心接受治疗。在方舱医院中,我们看到很多患者会随医护人员跳舞、演小品、锻炼身体等等,在治疗过程中用积极心态彼此关怀、相互理解,提升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最终等到了自己的顺利出院和方舱医院的“关门大吉”。
如何调节保持积极心态?
“真正困扰我们的并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而是我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在讲座中,樊富珉教授引用的这句话,让我们知道了一些所谓的困扰,其实只是一种心态。想要保持积极心态主要有保持积极情绪状态、善用人的性格优势、培养乐观解释风格、拥有和谐人际关系4个方面:
1.保持积极情绪状态。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危机事件发生时,不要过分沉浸在消极情绪中,可以用运动、冥想、与家人朋友倾诉等方式排解心中负面情绪;
2.善用人的性格优势。在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数据对比中,发现自疫情发生以来,人们的情绪确实变得消极、幽默感下降,但成就感、投入感和意义感三个维度及多项品格优势都有显著提升,我们要多关注自己的性格优势,才能拥有更多的希望;
3.培养乐观解释风格。面对新冠肺炎,有些患者会出现懊恼、焦虑的情绪,会反复纠结“我到底是怎么感染上的”等等,而有些患者会觉得感染这件事不是个人能决定的,由此释怀安心治疗。培养乐观解释风格,能让我们面对困难时,更容易摆脱消极情绪;
4.拥有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离不开“感恩”两个字,我们要与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等积极沟通、传递关怀,这样更有利于保持积极心态。
连线互动,疑惑直答
在樊富珉教授讲完构建积极心态的一系列问题后,讲座现场连线了支援湖北专家姜长青、西英俊,还特邀到了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张起淮教授,几位专家针对各地基层干部、一线防控人员的“烦恼”进行了解答。
姜长青、西英俊两位专家在湖北武汉分会场
张起淮教授在北京总部主会场
广州白云何屋社区: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好转,居民疫情防护两极分化的状况严重。一部分居民过于警惕,外出一定要穿防护服等;另一部分居民过于放松,不配备任何防护装备。两部分居民在社区极易产生冲突,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答: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因为人接受信息的渠道不同,意识和心态也就不同。社区应该加强对居民的沟通和宣传工作,要明确告知居民不必要过分防护引起内心焦虑,同时要劝说过于放松的居民。目前疫情防控还未完全结束,仍需保持警惕。另外可以通过手机建群等,让发生冲突的居民沟通彼此意见,有些时候矛盾误解就是因为获取的信息有偏差。
宁夏沙坡头政法委:由于疫情影响,群众在家的时间比较长,致使家庭矛盾出现、有离婚情绪的人非常多。这种情况下,我们工作人员应该怎样正确指导?
答: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由于长期在家改变了之前规律的生活,由此产生了一些烦闷、焦躁的情绪是很正常的,家庭矛盾增多也可以理解。我们工作人员要学会多去倾听,在与群众的沟通中,了解事情经过,帮助其梳理矛盾。可以帮助其分辨感情的破裂是因为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是在暂时的压力情绪下所产生的冲动,使其平复情绪后再冷静决定。
河北石家庄赵县政法委:随着全面复工复产的开启,我们应该如何将工作和生活分开,避免不良情绪影响我们的家庭和工作?
答: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是调控自身的情绪。要学会接纳、体验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总想着强硬的去控制和摆脱情绪,我们面对很多事情的反应都不相同,要学会正确认知。在工作的时候如果想着先调节好情绪,再去完成工作,可能会深陷情绪中不能自拔,可以试着专注于手头工作,随着进入忘我状态情绪的反应也会随之淡化。
山西吕梁政法委:随着近期复工复产,不可避免的要与人群接触,那么在这个时候,如何调节大家的情绪?
答:人在一定焦虑、压力的状态过后,难免产生应激状态。但是这种状态是很正常的,一般随着生活逐渐规律后就会好转。面对复工复产出现的焦虑情绪,我们要积极宣讲,时刻把民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打消他们的顾虑。另外,可以让大家在复工、复产后将生活规律调整到从前的样子,越是和以前相同越容易让心态放松。要学会转移注意力,通过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去缓解焦虑情绪。
四川宜宾市政法委:在国内疫情趋于稳定,国外疫情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减轻国内民众的恐慌情绪,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答:恐慌可能是面对一些错误信息或者未知想象出现的情绪。我们要号召大家正视疫情准确信息,不要去听信非权威信息后产生恐惧情绪。另外,疫情信息定时关注即可,不必过多关注,要学会分散注意力放松心态。目前国内的情况,大家只要做好必要防护即可,不必过度防护引起焦虑。
河北石家庄正定综治中心:在日常走访工作中,经常遇到很多过度紧张的群众,只是简单的感冒,却担心自己被传染了肺炎,我们该如何疏导?
答:这类反应属于对于疫情的应激反应,应表示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好转,同时也要保持定期回访,必要的时候到精神卫生专科医院进行综合评估和后续的诊疗。
培训反馈,各方点赞
培训结束后,参与培训的各地分会场也发来了积极反馈:
山西永济市政法委负责同志表示,此次培训非常及时且很有必要,为大家带来了指引和方向,今后会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引导社区群众建立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开展多种多样有益于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彻底战胜疫情做出新的贡献。
湖北恩施政法委负责同志表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长时间抗疫产生的厌战情绪具有很好的疏导作用,利用积极的心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和问题,对打赢抗疫攻坚仗意义非凡,特别是心理健康辅导专家在线答疑解惑非常到位,给基层一线防疫人员释放防疫心理压力和做好防疫工作指明了方向。
湖北黄冈武穴市下关社区党委负责同志表示,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受益良多。在全球性的疫情下,保持乐观的情绪能增强身体抵抗力,帮助解决疫情中遇到的各类困难。构建积极心态不仅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河北省承德市政法委负责同志表示,通过心理健康培训和现场连线的解疑答惑,学到了很多方法,也对做好疏导化解心理压力,培养阳光心态起到了指导作用。
本期讲座的完整要点,
你学到了吗?
从第一期开始到第三期完结,
相信你一定有很多收获。
欢迎大家踊跃留言,
共同分享在这系列心理讲座中的收获哦!
往期链接:
战疫情 强信心!首期远程心理健康系列培训讲座引百万人同步观看!
300万人听课!这场超超超火爆的讲座到底说了些啥?
来源:法制日报(作者:李一鸣)
编辑:韩玉婷 张博 岳铼
让一线医护人员成为明星,这次做得对!|这注定是一场必胜的战“疫” ㉕
靴子落地,有效监督机制是疫情防控重要保障!
限期离境,被注销居留许可!该!
醉驾!致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员一死一伤的犯罪嫌疑人被批捕
这些“魔性点评”,你一定眼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EmgHXEBnkjnB-0zeds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