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散步,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健身方式。有些年轻人喜欢跑步给自己带来的快感,有些老年人因为身体不便,以及某些慢性疾病的原因,更愿意选择散步。
关于这两种运动方式,哪种更伤膝盖呢?今天就用实验告诉大家运动背后的真相。
不管是上了岁数的人,还是对于年轻人都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而各种方式下,运动是生命的基础,可给身体带来多种益处,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帮助大家延长寿命。
但也有人发现,自己每天都去运动,膝盖的压力会承受很大的力量,如果是快速的跑步,相比于缓和的散步方式,伤膝盖更大。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跑步是更伤膝盖的。
确实,经过相关的实验上证明,从人们跑步开始,对膝盖的冲击力就会非常大,而散步的速度低,对膝盖的冲击力小。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并非是所有的情况都是跑步更伤膝盖。
尤其是对于每天都会有运动计划的人,如每天跑步5公里,每天散步5公里。在同等的距离下,结果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据调查的实验显示,跑步的速度往往会比散步的速度多出至少1倍,使用的时间要比散步少一倍。在人们同等距离的运动下,反而是跑步对膝关节的危害最小。
另外,如果我们注意跑步的正确方式,更建议大家每天都进行这项有氧运动,可大幅度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对预防呼吸道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都有益处。
那我们应该跑步能减少对膝盖的伤害呢?
首先,大家应该注意的是跑前的活动。可能很多人上来就直接跑步,这种方式没有让肌肉充分活动开,在运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肌肉损伤。
反而我们在运动前做好准备工作,如做些简单的跳跃性运动、负重性运动、伸展运动,可以让身体都活动开,让身体感觉到发热后,我们就可以跑步了,可减少人们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感。
其次,在跑步过程中,选择对压力最小的方式,使用前脚掌着地、昂首挺胸、身体略微向前倾,最后落地的重心不超过身体整个的重量,膝盖保持弯曲状态,可降低膝盖压力,同时对于人们提高速度还有一处。
最后,跑步后我们同样要做些让肌肉放松的动作,如简单的伸展动作,可以帮助身体更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