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兰州都市圈1小时交通核心圈,并快速通达周边地市,构筑城乡一体化功能空间。环兰州城际铁路建成后,将形成高标准、快速度、无缝换乘的城际交通动脉。
将极大的缩短兰州与各市县之间的距离,加强兰州都市圈核心城市与兰州新区、白银、定西、临夏等节点城市和中小城镇的联系,缓解交通运输紧张,增强大兰州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环兰州城际铁路串联的9区18县包括兰州市5区3县(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红古区、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兰州新区、白银市2区3县(白银区、平川区、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
以及定西市1区5县(安定区、临洮县、通渭县、渭源县、陇西县、漳县),临夏回族自治州1市6县(临夏市、永靖县、东乡族自治县、广河县、康乐县、和政县、临夏县),武威市1 县(天祝藏族自治县)。
今后,甘肃省城际铁路网将形成“一主轴、两横、两纵、一环”的“1221”路网格局。其中:一主轴为陇海-兰新主轴(宝兰高铁、兰张高铁、兰新高铁);两横为:兰州—定西—平凉—庆阳(兰州至平凉至庆阳城际铁路),兰州—临洮—天水—汉中(兰州至临洮至天水城际铁路);
两纵为:白银—兰州—临夏—合作(中兰高铁、兰合铁路、西成铁路),庆阳—平凉—天水—陇南(新建天水至平凉城际铁路、新建天水至陇南城际铁路);一环为:环兰州城际铁路环线,即中兰高铁、兰合铁路、临夏至临洮至会宁城际铁路、会宁至平川城际铁路。
随着这些城际铁路网的建成,将极大地满足大兰州经济圈城际运输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缓解区域交通运输紧张的状况,推进城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提高甘肃省中部城镇群对外交通发展水平,整合综合运输资源优势,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
与此同时,这些铁路将大大助力建设以兰州为核心城市,实现以主要客流走廊城际铁路为主轴,覆盖城镇群内主要经济据点,形成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城际铁路网络,为助力甘肃省经济发展,实现大兰州经济圈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以高速铁路网格化发展为契机,发挥高铁集聚高端资源要素和促进产业融合的作用,抢占“一带一路”枢纽制高点,坚持“枢纽要强、通道要快、网络要全”的总体发展思路,加强规划衔接匹配,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打造大兰州枢纽核心区辐射带动兰州中心城区、兰州新区、榆中生态创新城,构建“一核三圈”高铁经济发展结构
2.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6)规划建设大兰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强化兰州市区、兰州新区、白银市快速交通联系,推动大兰州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一体化发展,依托西客站、中川机场枢纽等铁路客运站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公铁联运型综合客运枢纽,加快兰州全国性铁路物流节点城市建设。
加快推进兰州-兰州新区、兰州-榆中市域铁路建设,形成以兰州中心、覆盖环兰州经济圈的一小时快速交通圈和辐射兰西城市群的两小时快速交通圈。
(8)提升航空枢纽承载力。以打造西北重要的航空枢纽、欧亚航路机场、航空公司基地机场和具备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功能的国际航空港为目标,全力加快建设中川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将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打造成为集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有序推进榆中夏官营军民合用机场前期工作以及兰州通航机场落地。
发展“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依托国际货运班列和跨境物流节点网络设施,构建开放共享、辐射“一带一路”、服务于全球贸易和营销网络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
(21)加快兰州新区建设。完善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推进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物流、电子信息和现代农业等产业集群在新区集聚集中发展。
加快兰州新区工业集中区建设,完善城际间交通等基础设施,加大城市大气污染和黄河兰白段水环境治理,实施沿黄生态修复工程。规划建设国家战略性石化基地和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2.培育兰州高铁枢纽经济区
(22)规划建设兰州西站高铁枢纽经济区和兰州新区高铁枢纽经济区。加快推进西客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建设兰州西站中央商务区,加快推进西客站南北广场、西客站北广场商业中心、商贸办公休闲商圈、旅游文化商贸带等项目建设。
围绕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和兰州铁路开放口岸,加快推进兰州新区高铁经济区建设,大力发展物流、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
(27)打造兰州新区对外开放战略平台。加强以兰州新区为枢纽平台的国际化大通道建设,引领全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对接德、法、韩、新等国家,以合作共建国际特色专业园区为抓手,全面推进国际经济交流合作,深化国际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尽快形成规模效应,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发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作用,配合兰州海关推进兰州铁路口岸新区中川北站作业区与国内其他口岸的大通关合作,打造高度开放的西部国际物流中心,构建亚欧大陆桥铁路物流集散的重要节点。
3.推动跨区域经贸产业合作
(30)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工程。发挥兰州新区国家政策支持优势,加快企业出城入园和产业集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推进兰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依托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加强与中西亚国家在能源资源开发、装备制造、新能源、特色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对接合作。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积极拓展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加强与俄罗斯、白俄罗斯、阿联酋等国家城市旅游互动,开展“丝路新区、魅力新区”系列推介活动,开辟丝绸之路出境旅游业务,开发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游客的以丝绸之路精品游、黄河风情游、民俗风情游等为主题的旅游精品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