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发这种信息!”深夜11点,班级群的1条消息,让家长忍无可忍

2019-09-30     爱知教学园地

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也为了家长能够更了解学生情况,以便辅助老师对孩子的教育,班级群则顺应当下的科技发展,自然成了日常家长、老师之间最常用的沟通方式。

有了便捷的班级群,无论是家长想要了解孩子平时在学校里学习情况,还是老师通知家长要完成的一些辅助工作亦或是参加学校活动,交流沟通也会慢慢的多了起来。而当沟通过了起来之后,矛盾却也会日渐凸显,甚至导致双方日常交流的不愉快。

张淼是刚刚接管二年级的班主任,也是班里的语文老师,平时性格温温柔柔的,对家长的各种问题也非常有耐心。虽然班级群里的家长多达几十人,但是因为平时只有单方面的信息通知,发而群里并不是非常热闹,再加上刚开学不久,大家尚且还不熟悉,自然也不会在群里多说什么。

但是当圆圆的家长连续3天都选择在深夜11点往群里发消息之后,却让其他家长产生了不满甚至恼怒的情绪。原来孩子虽然上了二年级,但是彼此之间还是会出现一些小打小闹、磕磕绊绊的事情,譬如说你越过了那条“三八线”、你没借我橡皮用,都会成为学生之间不愉快的原因。

当张淼了解这些原因之后,在当下就处理了问题,甚至让双方都能达到和解,所以在她看来完全不是大事的这些摩擦,自然也不会凡事都跟家长说个明白。但是圆圆回家之后,在妈妈的询问下,仔细回想了当天的全部事情之后,自然将这些小摩擦也说了出来,在孩子都不认为是大事的情况下,家长却认为老师没有事事禀报的做法,不太妥当。

连续3天都在群里表达不满的圆圆家长,终于让群里的其他家长忍不住说了话,并且表示:“以后请不要再发这样的消息到群里。”

在其他家长看来,孩子之间发生一些小摩擦非常正常,尤其有些事情还是圆圆主动“挑事”,责任并不在其他孩子,而且孩子本人都不在乎的小事,家长何必事事都要去询问,甚至拿这些小事来当做大事,每天都要“投诉”?

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有些家长虽然懂得要尊重孩子自身的交友圈,甚至想要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教育,但是却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却选择一味的溺爱。学会正确的对待孩子所遇的“挫折”,摆平自己的心态,也是父母自我教育中的重要一课。

更多学习内容请关注:【爱知教学园地】微信公众号(aizhi2020)。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zPemG0BMH2_cNUghg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