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警惕隐形感染链 须严防“第二波”

2020-04-23   欧洲时报

【欧洲时报综合报道】疫情肆虐数周的欧洲和北美,日前均看到好转迹象,解禁和复工也被提上各国议事日程,德国等国已经率先迈出有限解禁步伐。但在各国疫情仍有波动、“群体免疫”遥遥无期的背景下,这隐藏着疫情反扑的很高风险。虽然各国对“第二波”疫情理解各有不同,但多国医学专家和世卫组织都疾呼,疫情还远未到终点,在疫苗尚未问世之际,仍须严防死守。

截至22日,全球范围内疫情致死人数已经突破18万人,其中欧洲占三分之二。西班牙当日的新增确诊数和死亡数比前一日均有小幅上升;意大利的新增死亡数虽然进一步下降,但确诊数也出现反弹;法国则相反,确诊数继续下降,死亡数却小幅反弹。

德专家:警惕第二波疫情来袭

随着德国各地本周起开始放松部分防疫限制措施,并继续讨论“解封”的步骤计划,各界对第二波疫情反弹提出警告。

据德国之声报道,从21日开始,德国部分行业及面积较小的商店获准重新营业,部分州的中学毕业班学生将重返学校。逐步“解封”后,人员流动和人际接触必将有所增加。总理默克尔呼吁国民继续保持社交距离,遵守各项防护性规定,否则可能面临疫情反弹威胁。

默克尔说,“我们还远没有越过疫情的顶峰”,现在部分商店重新营业,“会对感染数字产生何种影响,14天后才会见分晓”,因此她呼吁人们保持“警惕和自律”,并警告说,如果届时感染数字出现明显回升,就不得不再次采取包括“封闭”在内的严格的限制措施,尽管这是政府想竭力避免的。

德国病毒研究权威、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的德罗斯滕(Christian Drosten)教授也表达了对疫情反弹的担忧。

他指出,随着病毒传播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会出现感染者在年龄和地域分布上的“分散化”,即疫情初期人们看到的地区性爆发、感染者以中青年居多的情况在发生变化——病毒逐渐扩散到更多地区,感染者中老年人比例增加,加上无症状感染者占有一定比例,使得病毒继续传播而没有被注意到。今后新的感染链会更多出现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等到传播规模的扩大反映到了确诊数字的增加上,“第二波感染”往往已经向人们袭来:病人会在全国各地出现,其中的老年人比例也会上升,这将给医疗机构带来新的冲击。

美国:第二波恐和流感季重合

虽然美国疫情呈现好转趋势,但美国疾控中心(CDC)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21日警告称,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造成的危害或更大,因为它很可能与流感季重合。他说,同时暴发两种呼吸道疾病将给卫生保健系统带来难以想象的压力。CDC数据显示,2019年,流感至少导致3.42万美国人丧生,大约有3550万人患病。

雷德菲尔德同时指出,美国联邦和州官员需要利用接下来的几个月来为即将发生的事情做准备。随着“居家令”的取消,官员们需要强调持续保持社交距离的重要性。此外还需通过大规模检测来提高识别感染者能力,并通过追踪密接人员防止疫情再次暴发。

世卫:新冠病毒将长期存在

世卫组织22日警告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还远没有结束,而且在大多数国家,蔓延才刚刚开始。总干事谭德塞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病毒将在很长时间相伴我们左右。”

针对美国和巴西等地出现的反隔离现象,谭德塞表示,人群聚集只会导致疫情蔓延,他呼吁各国政府和当地社群进行对话,尤其是通过当地著名人物或宗教领袖加以劝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