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天下农书”随时随地掌握科技!
“立春”时值公历二月上半月,一般在“春节”前后,习惯上认为是春季的开始。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因此,“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著,不能适用全国各地。但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实际,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温度渐升,土壤由下层开始化冻,冻土层变浅。天气仍然干寒,风向多变,蒸发量增大,降水量一般在3~5毫米,有1/3的年份无降水。
立春时期的主要农事活动
制订全年生产计划;
春地运肥,耙耢保墒;
检修农机具;
做好春大麦播种准备工作,麦田镇压、保墒;
加强大棚瓜菜管理;
看管好林木果园;
搞好畜禽饲养及疫病防治;
管好鱼塘。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无论2020开头多么艰难,相信阳光终会到来!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