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有条件留学国外。然而随着出国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也有太多的人才一去不复返。尤其是一些顶级名校的留学生,更是人才流严重。虽然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选择,但是每每看到祖国人才的流失,多少都会令人有一丝心痛。
在过去,那些留学不归的人才多是因为国内的科研能力不足。然而随着祖国的发展,这一短板已得到了不小得不补足。可即便是这样,却还是有一些人留在了国外。不过,近些来也有一些人才拒绝了国外的高薪,选择了归国。就比如现任同济大学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庄晓莹。
很多人在看到庄晓莹第一眼的时候,很难认为穿着时尚、长相乖巧的她会是一名土木工程师。可是就是这样的看似不可能,却成就了现在的庄晓莹。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大量的高楼、大桥拔地而起,而这些深深地吸引到了还在读高中的庄晓莹。于是,她不顾家人反对选择了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学院。
众所周知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的存在。因此,在这里她不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她的硕士论文《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无网格法研究》更是开辟了她之后的研究道路。在同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庄晓莹选择了出国深造。
在英国全额奖学金的支持下,庄晓莹留学的第一站是英国杜伦大学。英国的杜伦大学是当时全英综合排名第六的大学,在这里求学的人都是各个国家的青年才俊。不过,年轻的庄晓莹在这里却更加出类拔萃。在杜伦大学,她不仅获得了英国计算力学辛科维奇最佳博士学位论文奖(年度唯一)以及欧盟的优秀论文提名,而且还在2010年拿到了杜伦大学的博士学位。
在拿到杜伦大学的博士学位后,庄晓莹并没有放弃学习的步伐,而是选择了继续深造。从2011年开始,庄晓莹便在挪威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的方向是计算力学、岩石力学领域,并在这些领域上,庄晓莹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
提起庄晓莹,那就不得不提一个科研界的超级大奖——索菲亚·科瓦雷夫斯卡亚奖。这个大奖的名字虽然有些拗口,但却含金量十足,并且还有着极高的奖金。而庄晓莹依靠在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在2015年摘得了该奖项。
拿到奖项后的庄晓莹不仅获得了巨额的奖金,而且还开启了她研究的绿色通道,获得了在德国汉诺威大学的研究机会。由于庄晓莹所研究的材料能运用到多个领域,因此她也备受德国重视。通过她所从事项目的研究,庄晓莹已经可以直接在德国招收博士后和博士生加入研究团队。而这样的机会,如果是在国内,庄晓莹还要等上几年才会有资格。除了能够独立的带研究团队,庄晓莹还受到了很多国外企业的高薪聘请。不过面对这些国外的诱惑,她却做出了让很多人认为不可思议的选择,她选择回到了她的母校同济大学,放弃了所有的高薪,成为了一名大学的硕士生导师。
那些出国不归的人,有不少都是抵不住高薪的诱惑,然而庄晓莹却选择归国成为了老师。这样的选择一方面能够称得上伟大,一方面也会让人不解。既然如此,那么她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在一次采访中,她这样说到,我们的国家已创造了很好的科研条件,同时也让中国学者走向了世界。而她们做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要转化为国家的核心科技竞争力,现在我们离科技强国还有着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崇洋媚外,赤子之心。两种不同的选择,虽然都是个人的选择,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像庄晓莹这样的赤子之心。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