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和普通技校,你会如何选择?他选择了后者,原因让人深思
在中国,清华北大是无数学子所追求的目标,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一提及清华北大,人们往往将它和“高材生”、“前途无量”等字眼挂钩。在人们的认知中,只有因学业差被清北劝退的学生,不可能有人主动想从清北退学。那么今天,就让笔者带大家去见识一个主动从北大退学的高分学霸吧。
他叫周浩,2008年高考,他凭借660多分的优异成绩挤进青海省理科前5名,这样的高分(对青海省而言)几乎可以去全国任何一所高校。
周浩想去自己心怡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从小动手能力就强,喜欢拆分机械,家里的电器都被他重新组装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很多实用性的课程,而且北航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更是国家品牌,这比较对他的胃口。
然而周浩的想法却遭到了父母和班主任的一致反对。父母认为这么高的分数不去北大清华简直就是浪费;而班主任认为他是学校的名片,也希望他去一所更好的学校。
遵从父命上北大,却对专业没兴趣
父命难违,周浩最终还是妥协了,填报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专业。
对此毫无办法的周浩,只能顶着8月的骄阳和带着心底的苦闷,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本以为到了北大能有一个新的开始,但事实证明,周浩他错了。
周浩从小便喜欢动手和实操,而生命科学却是一门微观的学科,比较侧重理论和分析,操作性不是很强,至少在大一、大二阶段不会有很多实践课。
因此周浩在北大过的十分压抑,对专业的不感兴趣和繁重的理论课让周浩痛苦不堪,就连作业都不再认真完成了,每次都是敷衍了事。
周浩开始尝试转专业,但是在北大转专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周浩所在的生命科学学院与他想要转到的院系八竿子打不到一起。转专业失败后,他更加的压抑了。
休学一年去工作,体验人情冷暖
面对大一时的痛苦与失败,周浩的内心有些逃避,他决定大二休学一年。他来到了深圳,他想静下心来认真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在休学期间,他当过电话接线员、做过流水线工人,然而没有一技之长又不擅长交际的周浩很快就遇到了挫折,没有人会因为你是大学生就尊重你,就多给你一次尝试的机会。
后来回到校园的周浩以为,自己在感受到社会的残酷和尝过了人情冷暖后能静下心来学习了,能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了。然而事实是,他比以前更加的不适应。
转校成功重获学习热情,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周浩想转学,他想转到一所技师学校。从北大退学去一所技校!所有人都以为他疯了。然而没有人知道,这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只有周浩自己才能懂得他内心真正的热爱。
他对数控技术比较感兴趣,为此还特意翻墙去德国的相关网站收集资料,在德国很多技术工人都是拥有高学历的知识技能型复合人才,而这样的人才中国非常缺乏。周浩想成为一个这样的人,他选择的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在业内属于顶尖水平。
从令人羡慕的北大高材生到一个普通的技校生,从未来的科研人才到如今的一个普通技术工人。有人说周浩十分愚蠢,还有人说他浪费了国家宝贵的教育资源,对自己、对学校都极不负责。
没有人能给成功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人生的每一种选择都意味着未知。如果当初周浩选择在北大读完本科,缺乏热爱的他或许会一事无成;但从技校出来的周浩,说不定未来能成长为一名大国工匠。未来会是怎样,谁也不知道,因此每一次选择都变得尤为重要。
周浩做的对也好,错也罢,这都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在这里笔者要给大家提个醒,尤其是我们中国的父母,孩子的人生路要靠他自己走,不能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前行。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尊重孩子的决定就是尊重孩子的未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关注小编哦,我们会持续为您提供有价值的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