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亿元国内首支区域协同创新母基金,助力京津冀科技产业投资与转化

2019-11-25     科学加

记者/李鹏 新媒体编辑吕冰心

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有望得到越来越雄厚的资本力量支持。

11月21日-22日,在北京举办的以“资源融合·数据驱动·创新共享·聚力发展”为主题的2019年京津冀科技资源信息共享与协同发展论坛上,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姚胜利披露,中关村发展集团已经设立了总规模为100亿元的国内首支区域协同创新母基金,主要进行科技产业投资、促进科技转化和产业化。在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这100亿元母基金将有望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姚胜利表示,为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中关村“要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指示和要求,助力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关村发展集团联合中交建、招商局设立了中关村协同发展公司,主要承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落地,并联合15家地方政府,设立了总规模为100亿元的国内首支区域协同创新母基金,主要进行科技产业投资、促进科技转化和产业化,此外还成立了中关村信息谷公司,主要通过轻资产运营的方式进行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培训服务。

下一步,中关村发展集团将围绕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智能网联、人工智能等科技产业领域,链接产业渠道、建立产业数据、研究产业模型,并围绕高精尖产业链,拓展空间链、延伸技术链、强化资本链、提升服务链,重点打造产业飞地、协同资本和智慧运营三大业务,为京津冀科技资源信息共享与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为了在京津冀之间形成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创新要素自由流通的合作新格局,发挥科技创新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天津、河北有关单位搭建了京津冀科技资源创新服务平台。

该平台以“科技资源+数字地图+情报研究+平台服务”为模式,集信息查询、可视化与分析、综合评价、辅助决策等功能于一体,面向三地政府、企业、科研人员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具有跨区域科技资源信息综合服务功能。

并且依托该平台,现在已经构建起了京津冀鲁“3+12”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合作网络体系,可以通过设立平台分中心实现科技信息的汇聚、共享共建,为京津冀协同创新提供扎实的科技数据基础。

在11月21日的开幕式上,还进行了有关大数据成果的发布。京津冀科技资源智能问答服务平台、物流机器人及核心模块技术、智慧门诊便民服务平台、合享智星大数据平台、智慧城市综合管理解决方案、智慧城市+互联网双引擎大数据人才培养“羽林计划”等多项大数据应用成果被予以发布。

本次论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办,北京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河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联合承办。论坛的召开,将加快三地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助力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重大战略实施。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朋友圈转发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

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阅读更多权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动,请下载“科学加”客户端。苹果用户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安卓用户可以在应用宝、360手机助手、豌豆荚、华为、小米等应用市场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_5-oW4BMH2_cNUgLBTR.html